何以解相思?古人都有哪些定情信物

你是怎樣向心愛的人表達心意呢?

古代人們用各種信物來見證他們的愛情,這些古老而美好的物件,每一件都代表著美好的承諾與誓言。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看看,浪漫的古人是如何借物傳情的吧!

何以解相思?古人都有哪些定情信物

【紅豆】

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

相傳,古時有位男子出征,其妻朝夕倚於高山上大樹下祈望。因思念邊塞愛人,哭於樹下。淚水流乾後,流出來是粒粒鮮紅血滴,血滴化為紅豆,紅豆生根發芽,長成大樹,結滿了一樹紅豆,人們稱之為相思豆。日復一日,春去秋來,大樹果實,伴著姑娘心中思念,慢慢變成了地球上最美滴紅色心型種子——相思豆。

何以解相思?古人都有哪些定情信物

【梳子】

接發同心,以梳為禮。

我國古時候,送梳子有私訂終身,欲與你白頭偕老的意思。古代女子出嫁前有家人為其梳頭習俗,所謂“一梳梳到底,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子孫滿堂”,既包含了家人美好祝願,也有愛意傳遞。因此,不少地方有了七夕送梳子習俗。

何以解相思?古人都有哪些定情信物

【羅帕】

手執羅帕,巧笑嫣然。

古代羅帕多用於傳情,帶著說不清道不盡纏綿之意多有這般場景,一女子面對心上人,含羞斂眉,面飛紅霞,雙手無措,便送帕於手。幾分無助,幾分嬌怯,幾分心喜,讓人憐愛之意頓生。 古書有云“有女子,手執羅帕,巧笑嫣然”,想那女子,佇立於萬花從中,藉著帕角飄忽,暗送秋波。既掩去了露齒尷尬,又可平添幾分嬌媚,更可在轉身之時,輕笑向那失了神男子拋下一句“呆子”,萬般風情俱在其中,勾起他人心底之情愫,便是又引出一段千古佳話或是絕唱,何樂而不為呢。

何以解相思?古人都有哪些定情信物

【耳環】

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

我國女性從很早以前就開始用各種耳飾打扮自己了。最早的記錄見於《山海經》“青宜之山宜女,其神小腰白齒,穿耳以鎼”,《三國志》中諸葛恪說:“穿耳貫珠,蓋古尚也。”可知穿耳從三代時起至今不衰的時尚。清初李笠翁在他的《閒情偶記 生容》裡將耳飾裡小巧簡潔的耳環稱為“丁香”,將繁複華麗的耳墜稱為“絡索”。他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在古人審美觀念中有很重要的地位。

何以解相思?古人都有哪些定情信物

【瓜果】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詩經·衛風·木瓜》中寫道: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講一個男子得到心愛女子所贈送滴木瓜、木桃、木李後決定回贈以各種佩玉,表達永結同心意願。古時候,“男任狩獵,女任採集”,所以“蔬果之屬為女子所有”,女子要向心上人表達愛意,通常會贈送瓜果。

何以解相思?古人都有哪些定情信物

【同心結】

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江邊潮已平。

關於同心結最令人唏噓的當是北宋林逋所作的這首《相思令》,古代民間男女定情,常用香羅帶打成心狀結,送給對方作為信物,表示雙方同心,永遠相愛,但是詩中這對男女分手在際卻“結未成”,暗喻未能定下終身。而最後江潮已漲,船兒揚帆也要遠行。

何以解相思?古人都有哪些定情信物

【頭髮】

青絲一縷隨身寄,妾身如絲永相隨。

女子的發,承載了太多的情思。流雲、堆鴉、雨鬢風鬟……這美麗的文字太多。最早的《詩經》中“自伯之東,首如飛蓬。豈無膏沐,誰適為容”,凌亂的髮絲,那是對遠行的良人的思念;《白髮魔女傳》中,為情所困一夜白頭的練霓裳,雲樣的白髮,是那女子的情傷,亦曾令多少人為之動容。“青”與“情”,“絲”與“思”,青絲,這個詞想想,就該與纏繞有關吧。

中國古代定情物講究“情”而不講究“物”,一塊玉佩、一個香囊、一束秀髮、甚至一枚瓜果,都可以作為定情信物,都可以表達自己對“情”之訴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