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你想要什么?看完董卿的回答就知道跟她的差距在哪了!

董卿:10年后,我只要一个院子、一台机器、一本书!

十年后你想要什么?看完董卿的回答就知道跟她的差距在哪了!

很多年以前,岩松采访一位上海音乐学院的教授,问“为什么在今天人们依然需要古典音乐”。
十年后你想要什么?看完董卿的回答就知道跟她的差距在哪了!

那位教授的回答让我至今难忘,他说:“因为人性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对于文字,亦是如此。那些能够触动人心的语句,就会有长久的生命力;而碎片化的信息,虽然可以在几秒钟内被刷出、被看到,但它们的生命往往也只有几个小时。
十年后你想要什么?看完董卿的回答就知道跟她的差距在哪了!

2014年,在美国的校园里经常看到一些学生组成小组,每人带一本书,在草地上朗读、分享。其实在欧美,朗读是一种传统,作家毕飞宇参加完《朗读者》后给我发了长长的短信,说他去荷兰、丹麦参加书展,看到世界各地的作家聚在一起,在酒吧里朗读文章——有人读、有人听,像看电影一样稀松平常。


十年后你想要什么?看完董卿的回答就知道跟她的差距在哪了!
十年后你想要什么?看完董卿的回答就知道跟她的差距在哪了!

他说:“在那些人的世界里,每天的生活似乎还比我们多了一顿饭,耳朵的饭。”教授的话与学生们在草地上朗读的画面,成了我的灵感来源。从美国回来后,我想观众对我是有新期待的,我能做些什么?能让大家看到什么变化?要不要做一个真正自己喜欢的,不管受众有多少,至少能让人看到我所思所想的节目?
十年后你想要什么?看完董卿的回答就知道跟她的差距在哪了!

答案是肯定的:我想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