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官方Twitter「定調」?別拿雞毛當令箭

點第一個航通社可以喜歡作者

點第二個航通社可以⭐設為星標

傳媒| 新聞傳播學觀察

3300 字 / 9 分鐘

《人民日报》官方Twitter“定调”?别拿鸡毛当令箭

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微博 @lishuhang

昨天,因為《人民日報》的官方Twitter帳號發佈了一篇名為《穩定是中國互聯網開放的重要前提》的文章,業界似乎更加確定了谷歌入華獲得“首肯”的信號;而李彥宏也在今天中午通過微信朋友圈回應此事。

《人民日报》官方Twitter“定调”?别拿鸡毛当令箭

不過,並不是所有跟《人民日報》四個字沾邊的消息,都足以從中分析出微言大義來。

1 | 原文來自《環球時報》英文版

該《穩定是中國互聯網開放的重要前提》(Stability prerequisite for China’s internet opening up)是以摘要形式出現在《人民日報》Twitter帳號(@PDChina)上,全文則指向《人民日報》官方Facebook頁面。(https://twitter.com/PDChina/status/1026389892316651522)

由於這是《人民日報》的官方帳號,也引發了國內外媒體的猜測。不過到今天下午截稿時,該文的各個版本都已被刪除。

實際上,這篇文章並非出自《人民日報》或《人民日報海外版》,而是刊登在8月5日的《環球時報英文版》(Global Times)。其作者是該報一位經常署名的社論作者Yu Ning(未檢查到中文名)。(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13992.shtml)

《人民日报》官方Twitter“定调”?别拿鸡毛当令箭

該文也沒有在中文版《環球時報》上發佈,這可能因為8月5日是週日,而中文版報紙週日不出刊。翻查前幾天或者後幾天的報紙,也沒發現同題中文版稿件。

如果你同時讀過《環球時報》的中文版和英文版,相信你會對兩張報紙的風格之迥異大感驚奇。不管是發表的故事還是選材角度,《環球時報英文版》有時都可以用“大膽”來形容。

根據維基百科的註解,《環球時報英文版》不僅報道立場較中文版溫和,在話語體系上也有差別。

(https://en.wikipedia.org/wiki/Global_Times)

《環球時報英文版》發表的文章種類多種多樣。中文版發表的社論和“單仁平”系列文章,可能會照單全收地翻譯過去;也有像Yu Ning這樣專門為英文版供稿的情況。在副刊版面,就更能帶人一起了解中國社會的不同側面。

有一次,副刊上的一篇文章,講了要嚴格吃素的“素食主義者”,很難在中國找到一家真正符合要求的素食餐廳的事,令人印象深刻。(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071403.shtml)

但有時此類評論文章也會出問題。2013年,該報《北京副刊》刊登了名為Amulet Mok的作者寫的文章《不要和處女睡覺》(Never sleep with a virgin),引起了許多人的爭論乃至誤解。(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780964.shtml)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你知道這篇文章是出自《環球時報英文版》,而不是《人民日報》,你還會以現在這樣的關注度,來看待和解讀它所發出的“信號”嗎?

更不用說,《人民日報》官方帳號轉發的文章不都代表該報的意見,更不都是“社論”級別,早就應該是網民的一個“常識”了。

人民日報社旗下新媒體矩陣有幾十個帳號,其中“人民日報”法人微信每天會推送很多次,微博發文就更是頻繁,而其中總免不了會有一些轉載自民間作者的文章,涉及職場、家庭、養生這些方面。

《人民日报》官方Twitter“定调”?别拿鸡毛当令箭

不同公眾號之間甚至互相打架。去年9月,豆瓣評分系統遭受質疑,“人民日報”微信號發佈文章《豆瓣、貓眼電影評分面臨信用危機 惡評傷害電影產業》。

而“人民日報評論”微信號發佈評論《中國電影要有容得下“一星”的肚量》。後者的編輯還不得不在留言區回覆“以此為準”。

(https://36kr.com/p/5060544.html)

因此,一條在《人民日報》官方Twitter上發佈的消息,有時可能只相當於國內的“人民日報”微信號,轉了一篇“10萬+”的爆文而已。

2 | 關注者多來自“一帶一路”

觀察近幾天的《人民日報》官方海外社交媒體帳號,可以發現該賬號的文章由幾個部分組成,包括:

翻譯《人民日報》社報系文章;轉載梨視頻等地的圖文或視頻,報道中國發展成就和社會趣聞;和國內同步的微博直播。

例如,其以 #YangtzeRiverStories (#長江故事)作為主題,向國外讀者譯介最近的一個重磅系列報道《大江奔流——來自長江經濟帶的報道》。

英文翻譯和中文原文相比,最大限度保留了中文報道包含的關鍵信息,但採用了海外讀者喜聞樂見的短平快的文風,去除了部分偏抒情式,富有文采的表述

例如《中國“光谷”在武漢閃耀》(China’s Optic Valley shines in Wuhan)一文,是編譯自國內報紙的《武漢,再造綠色新動能》。(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8/0807/c1001-30212507.html)

原文以“船到武漢,極目楚天舒”開頭,洋洋灑灑,飄逸大氣;而翻譯後的版本平鋪直敘,僅保留了文中提到的關鍵數字,向海外讀者提供最核心的信息。(https://www.facebook.com/188625661189259/posts/2047111418673998/)

如果你有興趣更進一步翻看《人民日報》在海外社交媒體上開設的帳號,你會發現更有趣的情況——也許外國讀者讀到的,是一份以西方話語風格重新書寫過的報紙,根本不用擔心他們“不愛看”。

有知乎用戶發現,《人民日報》海外社交媒體賬號的熱度背後,都有真實的用戶關注和點贊作為支撐,“中國人非常少,美國人也不多,主要是中亞、非洲、中東地區的關注者比較多。”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35099769/answer/61319189)

《人民日报》官方Twitter“定调”?别拿鸡毛当令箭

圖 / 知乎用戶 Xiao Zhang

以《人民日報》、新華社和央視新聞(CGTN)為代表的國內主流媒體,在海外開設社交賬號有兩個明顯的優勢:

其一,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們都是外國人瞭解中國幾乎唯一的窗口(梨視頻和抖音只是最近一兩年的事)。

其二,相應地,其它國家基於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網絡的媒體機構帳號眾多,彼此之間競爭激烈,其用戶群體自然也會被攤薄。

在此基礎上,人民日報社2015年就宣佈Facebook帳號粉絲數達到460萬,在全球媒體中排第二,僅次於《紐約時報》;(http://www.techweb.com.cn/internet/2015-06-27/2168445.shtml)

到2017年7月31日止,人民日報Facebook粉絲數3800多萬,Twitter粉絲數380萬。

(http://media.people.com.cn/n1/2017/0819/c14677-29481194.html)

也許,隨著梨視頻(Pear Video)和抖音(Tik Tok)為代表的更多介紹中國的社交產品登陸海外,官方社交賬號的傳播優勢會受到一定的挑戰。

但是比較起來,前景還是很樂觀的——因為官方號最大的“吸粉”利器,是天天發熊貓

(https://www.guancha.cn/Celebrity/2016_05_23_361406.shtml)

《人民日报》官方Twitter“定调”?别拿鸡毛当令箭

圖 / 微博 @罐裝米米

在人民日報、CGTN、新華社New China TV等YouTube帳號按照視頻熱度排列,排在最前面的除了中國的一些超級工程,突發事件報道之外,最多的就是各種各樣的滾滾。

而央視更是為了滿足全球觀眾的好奇心,專門設立了“熊貓頻道”(iPanda . com),用十幾路直播攝像頭把四川大熊貓基地展現得一清二楚。

所以,在這麼一個比熊貓還“雜食性”的,包羅萬有的社交媒體帳號中,挑出一篇文章就認為這是對谷歌入華等問題的“官方表態”,可能還真的是過分緊張了。

他們怎樣玩轉社交網絡?

《人民日报》官方Twitter“定调”?别拿鸡毛当令箭

歡迎隨手轉發到朋友圈。尋求轉載授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航通社 (ID:lifeissohappy) ,並在後臺留言輸入關鍵字轉載。轉載時請保留版權信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