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說的是臺灣作家張大春的《認得幾個字》。他寫過一本很有名的小說叫《聆聽父親》。

這本書是我一個好朋友借我的。當時我正為小孩的學中文感到焦慮(現在依然是)。

一年級讀完,我的小孩對中文學習興趣寡淡,她認識的字不多,分班考試也沒有考進高班,她很愛看書,卻從不會主動選擇中文書來看....這些都讓人沮喪,但還不足以讓我焦慮,真正讓我焦慮的是:她不喜歡學中文。她跟我說:中文真沒意思,就是一遍遍地抄寫,看圖寫話不會寫的字寫成拼音就要被扣分。

作為一個寫字為生的人,聽到“中文沒意思”這種話,真的是發自心底感到悲涼。我試過很多方法,給她讀我好朋友寫的書,和作者的情感鏈接也沒有發生作用;送她去專門唱中文歌的合唱團,”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唱是會唱了,有口無心。

然後我的朋友就建議我讀這本書,對,是建議我這個大人讀,《認得幾個字》。朋友大致的意思就是:我和學校老師引導的方法都不對,完全磨滅了中文的美感,和每個字背後的故事。

就算抄寫千萬行,依然只是機械化認字,根本不會點燃內心想要探究中文的小火苗。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這本書我第一次翻開後,看了整整四個小時。

雖然它看起來像是一個個章節,講的是一個個字,但我不願意稱呼它是”認字書“,它比市面上的”認字書“生活化一百倍,它更像是一個父親寫的隨筆,作者和兩個孩子相處(教他們認字)的畫面大概就是這樣子:

家裡上下樓的臺階上經常被兩個孩子的繪本、玩具堆得亂亂的,用張大春的說法,”把家裡弄得像菜市場一樣“,但更多時候,家裡兩個大人一個大小孩就是手不釋卷,小妹妹看得很羨慕,就養成了無論看什麼書無論看不看得懂都能說出一大套複述的習慣,也是相當可愛。

張大春有一個書房,研墨蘸筆,孩子的一場吵鬧、一句頂嘴、一次考試失利.....都會讓他”計從心來“,大筆一揮在宣紙上寫下一個字的象形、現代寫法,來教孩子認。所以他的認字是相當生活化的。

兩個孩子一個叫張容,一個叫張宜,和在一起起名“容易”的諧音。就像所有調皮的小孩一樣,張容字寫得很難看,張宜很聰明,時刻在哥哥面前要捍衛自己的權益。他們對父親的“講字”有時聽得進,有時聽不進,有時就是“你講完了嗎?講完我們要去看閃電麥昆了。” 但也有時,會問一些很哲學的問題,激發老父親要去翻字典,才能解釋清楚為什麼這個字是這個意思。

超級可愛、也超讓人羨慕的兩個小孩。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圖片翻牌自書內頁

我一遍看完後,覺得自己很沒文化,也覺得自己和小孩一起學中文的方法完全要顛覆。這些字看起來所有的字我都認識,但這些字背後的故事、張大春援引的古詩詞也好,80%都陌生。

我準備暑假做一件事,每天教孩子一個書裡講到的字,用張大春的教法來教,如果我能堅持的話^_^

作者在字裡行間都透露出,現在的教育者、傳播者對漢字文化不好好愛惜的遺憾。講真的,這方面的“追本溯源”臺灣做得可不比我們內地少,張大春這樣的大師還要遺憾,那我們這些整天只聽到幼升小鼓吹“牛娃大班識字3000”的情何以堪啊!

比如他舉例說我們每天在用的“梗”,別人在笑我不覺得好笑,我就會問:梗是什麼,對吧?

其實梗完全沒有“好笑”、“可笑”之意。它只不過是“哏”的誤寫,哏就是相聲裡“捧哏”的意思,竟然一錯再錯就當對的在廣泛使用了。這樣的錯變成對,雖然不常見,但也真的滿歎為觀止。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引用幾個印象深刻的:

現在的人要求孩子乖,其實乖以前是說壞,說的是喜歡違背規則做事、離經叛道的意思。所以估計是一代又一代的孩子,鬧騰得不行,睡著的時候,父母感慨一句“真是乖(壞)啊!”才有了乖現在的意思。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作者是個開明的父親,還嘲諷了一下說,乖在以前有背棄遠離的意思,你考察女朋友太精細,她就會跑掉;你管小孩太細緻,他們也要跑掉了!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有時候說的是令人乍舌的新奇事物,有時候也說的是世界的邊緣,即你所理解的世界盡頭。所以很哲學的講,此刻的最不一定是下一刻的最。好像作者說,臺灣人前幾年說101是亞洲最高樓,過了幾年就不是了。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這個字現在理解就是說一個人不聰明咯。但其實它以前的意思是沒有用處而已。中國人太講究競爭中要贏,對於無用之物當然是舍之棄之。所以形容人在某方面沒有用處就是:這個人很笨。

但作者顯然是尊敬“無用”的文人啊,所以當孩子說“我不要成為什麼有用的人”,作者讚許有加:“那你可聰明瞭啊!”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淘汰

講這兩個字的時候,因為兒子說“我可能被淘汰了”,爸爸想給兒子打打預防針,安慰下他的心理。淘汰原來說的是用活水去洗東西,把雜誌洗掉,所以後來就說把一些不好的、或者把對手去掉。

“但是有時候被淘汰的也不一定不好,可能是規則制定得不好。”爸爸準備這樣安慰兒子的,結果兒子說,只是今天和隔壁班打躲避球,捱了一球被淘汰了。

然後妹妹把哥哥和爸爸都數落了一頓:“你總是不說清楚。你,總是窮緊張。”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兄妹二人整蠱老爸,把兩個繩子綁在一起,從三樓樓梯口垂下來,上面壓一隻繡花鞋,等一樓的人拉一下繩子就被鞋子砸到。

然後家裡當然沒人走過去拉,他們就叫爸爸去拉。爸爸說我又不是笨蛋,不會入你們的局。

然後小朋友問:什麼是局?

爸爸畫了一個彎腰馱背的老人,說這就是局的起源,可以說生理老態的人,也是說委屈難伸的精神狀態。然後就開始表示“權限”,有所侷限;再然後,當局、警察局這些就是說行政單位,所以局就是在一個權限範圍內設計一套規則。

爸爸說得興致勃勃,最後問一直耐心在聽的兄妹:懂了嗎?

妹妹給的結論非常乾脆:“你要不要去拉一下?(那個繩子)”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西

西原來不是說方向的。

作者畫了右邊那個西,長得像一個鳥的房子。所以西本來就是說鳥巢,後來人們用慣了西代表方向了,就只好再加一個木,意思是鳥巢在樹上,所以代表回家和定居。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我看這本書的時候,還經常被張大春作為一個父親的脈脈溫情打動。

和孩子解釋震的時候,孩子問還會有地震嗎?爸爸說:當然會,但地震來時我會趴在你們身上。

書裡還有他寫給孩子的詩,還有孩子寫作文時提到和爸爸一起做小報的家庭活動,還有他罵孩子沒長進後哭的情節,因為他覺得其實沒長進的是自己....不一而足,留著大家自己去看。

看完就覺得自己沒文化,寫了百遍還是不識字!

今天既然講到學漢字,我再推薦一個系列的視頻課,叫《字有道理》,和張大春的這本書還有點相通的神來之筆。(此處沒有廣告也沒有購買鏈接,純良心推薦),它是用動畫形式一集講一個字這樣。但也是講的是字的來源和故事,我印象很深的比如有講嶽這個字,這個字我女兒的中文老師已經讓她抄寫過至少20遍依然記不住,然而,當她看到“丘代表山頭,山代表山,山上疊著山,就是超級大的山叫嶽。我們中國只有五座山稱得上嶽。”

從此再也沒忘記。

所以希望我用《認得幾個字》來一天教一個字的大計劃可以實行!有用的話我再和大家來講成果~

iKids(i-Kids)所有文章均為原創,感謝你的閱讀和分享。我們寫過的學校和玩樂推薦,應該是上海最豐富的品質親子生活信息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