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審,這幾項材料不用交了

6日,湖北省職改辦下發通知,對我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部分申報材料進行了精簡。

《通知》明確,申報個人可不提交《單位公示證明》,此環節是推薦單位必須程序,推薦(用人)單位按照省職改辦《關於做好2018年度湖北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鄂職改辦〔2018〕50號)要求,對申報人員材料進行審查並公示,凡推薦(用人)單位未按要求公示的,出現問題實行倒查追責。

《通知》明確,申報個人可不提交《高級水平能力測試合格證書》(成績通知單)原件。2016年及以後全省職稱系統已建立高級水平能力測試合格人員數據庫,從2018年起可實現合格成績系統自動比對。全省職稱系統仍保留“高級水平能力測試合格證書”(成績通知單)上傳端口,個人在網上可選擇性提交。針對各級審核部門如何比對審核操作,全省職稱系統提供兩種比對方式,一是批量比對,各級審核部門工作人員打開申報人員花名冊,頁面中羅列了每位申報人員的“水測年度”“測試專業”“水測成績”“是否合格”等欄目,水測結果不合格者系統用特別顏色予以區分提示;二是單獨比對,各級審核部門工作人員單獨審核個人材料內容時,點擊需要比對人員的姓名,選中被比對人員所在行,點擊“數據比對”功能鍵,系統即可展示出該人員的“水測年度”“測試專業”“水測成績”“是否合格”等情況。

《通知》還要求,各評委會辦公室要在本專業年度評審材料受理通知上明確精簡材料和要求,特別要強調推薦(用人)單位的審查推薦責任。

鏈接——近年湖北職稱改革頻出硬招實招

多年來,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等現象讓很多人的職稱晉級路走得異常艱難。長江日報記者瞭解到,從2015年開始,湖北職稱改革出臺一批硬招實招,不斷釋放改革含金量。

2015年4月,湖北省職改辦明確將開啟衛生系列副高級職稱分類評審改革試點,在評審過程中將突出對貢獻和業績的考察,減輕論文在評價中的權重,這是湖北省首次在三甲醫院試點開展職稱自主評審。

2016年8月,我省全面啟動深化中小學教師職稱制度改革,我省中小學教師正高級教師評審,注重向基層傾斜。在原有職務系列基礎上增設正高級職稱,是這次改革的一大亮點。

2017年5月,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印發《關於調整我省專業技術人員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政策的通知》,《通知》明確了職稱外語和計算機應用能力考試成績不作為我省專業技術職務任職資格評審的前置必備條件。專業技術人員沒有外語和計算機成績,也能參加職稱評審。

2018年1月1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佈會,湖北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了《關於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實施意見》聚焦“深化職稱制度改革”,包含六個方面19條內容,其中包括改革力度大、含金量高的十條舉措。我省打破職稱設置“天花板”, 正高取消限制條件;取消職稱外語和計算機門檻;專技人才離崗創業工作業績可作為職稱評審依據;打破傳統單一評價方式,為特殊人才開闢“綠色通道”;下放職稱評審權,部分用人單位可自主評審;中小學教師推行評聘合一。

隨後我省連續出臺多項深化職稱制度改革配套措施:4月11日,我省未設置正高級職稱的職稱系列將全部設置到正高級。民辦機構與公立機構的專業技術人才均可申報正高級職稱。

4月15日,我省為高層次人才開闢職稱評審綠色通道,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均可直接申報認定相應級別高級職稱、出站博士後可不受臺階限制直接參評副高。

6月25日,明確部分專業技術類職業資格效力直接等同於職稱。

長江日報記者從省人社廳瞭解到,我省下一步將繼續突出品德、能力、業績導向,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傾向,加快“互聯網+職稱”平臺建設,實現高級職稱個人網上申報全覆蓋,加快推進電子證書,讓專業技術人員在職稱申報中享受更多便利,讓人才更有獲得感和成就感。(長江日報融媒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