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大爱才不凡——记常德市桃源县漆河镇中学教师陈晓华

尚一网通讯员 刘小兰

1990年,常德师范学校毕业后,陈晓华便怀揣着儿时的梦想,踏上了从教的漫漫长途,这一干,就是近三十年。近三十年的青春和热血,生命中最璀璨美好的时光便奉献给了三尺讲台,奉献给了满口清纯、天真无邪的学生。

坎坷崎岖为师路,孜孜不倦铸师魂

当老师,是她儿时的梦想,为了实现这一梦想,她毅然舍弃了重点高中的录取通知单,决然走入常德师范学校的大门。决心在那一刻早就下定:这辈子就当教书匠、孩子王了,而且要当个称职的孩子王!可是,现实并不如想象的那样美好,毕业后,她辗转多个学校从教,从初中到小学,最后到现在的桃源县漆河镇中学,总算才稳定了下来。尽管命运多并,但她总是孜孜不倦地追求!每一堂课都精心设计,每一次作业都细致批改。为了提升自身的素质,增强各方面的能力,她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拜前辈们为师,教育专题讲座不知道听了多少,专业书籍不知道买了多少。她是语文教师,特别重视学生学习语文语感的培养,教授给他们读写的要诀,教给学生的识记和积累的方法。她教给学生缩句法记忆的方法深受学生欢迎,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记忆效率。她教给学生的积累方法既朴实又有效,每天积累5个四字词,一句名言,一条感兴趣的广告,都要求理解地记忆。她还身体力行地将每个单元的生字词分类整理,让学生从音形义三个方面比较地记忆,有事倍功半的成效。长期这样坚持的结果,就是她从教的语文科成绩从来都是名列前茅,多次获得县级镇级教学能手的称号,也多次被评为教学质量先进个人。

教书有路心为径,育人无涯爱作舟

从教的近三十年,她都是班主任。班主任历来就是事多而琐碎,而且责任重大,所以很多老师都退出了舞台。她在这岗位上坚守下来了,并且乐在其中好多年。她的名言就是:当老师就是要当班主任,要不,这感情如何培养,乐趣从何而来?是的,她是在用最无私最博大的师爱当这个班主任。期间,对她最依恋,感情最深厚的是那些双差生和那些留守学生,还有孤儿和残疾病患孩子。她记得一届学生中有两个很特别的孩子,一个叫陈波,一个叫万力军。陈波是虽有父母却似孤儿,因为父母离异,父亲抛妻弃子和别的女人远走高飞,母亲是个智障,跟着近八旬的外公外婆生活,很不听话,网瘾很大,经常爬围墙出去上网;万力军是先心病患者,身体极差,瘦弱不堪。对这两个孩子,她倾注了所有的感情和精力。先是把他俩接到自己家里住(两人是寄宿生),晚上给他俩弄宵夜补充营养,还附带给他们辅导学习,晚上将门反锁,防止陈波偷溜出去。就是和朋友出去吃饭也会给他俩带饭回来。就这样将这两孩子带了一年,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两人最终都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本县的一中,现在都从重点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多年了,成了职场精英。说起陈老师,他们都异口同声说:永远也忘不了慈母之恩。

一己苦恼从不诉,收得桃李满园春

她命运多并,她的父母老年得女在她刚刚20岁的时候父亲就过世了,从此,就和母亲相依为命,生活上要照顾老迈多病的母亲,教学上习惯追求精益求精,班主任更是当得无微不至。那些年,她生活得太累太累。也就没有了心思解决个人问题。等到老母去世,她已经三十多岁,终于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成了家。本想稳定下来生一个小孩,可是就在那一年的中考期间,由于连续的劳累和升学的压力,导致她宫外孕大出血,最终被迫切掉双侧输卵管,永远失去了做母亲的权力。医生的宣布无疑给了她沉痛的打击,她夜夜失眠,经常低烧,一天天虚弱。但这些苦楚除了丈夫知道外,她从没和任何人说起,对待工作更加认真,对待学生更加上心。好在丈夫理解她,公婆支持她,领导肯定她,学生热爱她,这给了她继续奋斗下去的勇气。现在的她除了担任八年级语文组的备课组长外,更加踊跃地投人到学习及教学中去。积极撰写论文,一篇获国家级一等奖,多篇获省级市级县级奖,制作的课件和教学设计也多次获奖。这些年来,所获荣誉称号极多,四次被县级嘉奖,两次被评为县级三等功,

多次被评为师德标兵;现在的她已经桃李满园,所教的每一届学生都有十多个考人本县的一中。

她,就这样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这些平凡的事,却犹如凤凰涅桑般赢得她人生的不平凡,也带给她的学生一辈子也忘不了的青春岁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