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成品油“二连涨”毫无悬念,涨幅或超200元

沙特阿拉伯是中东面积最大的国家,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出口国,在世界经济舞台上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中东局势推高油价

11月5日,11名沙特王子、4名现任大臣和11名前大臣因涉嫌贪污被捕。也门向沙特阿拉伯利雅德发射导弹袭击,中东地区紧张局势升级。此后不久,国际原油价格开始急剧变动。WTI达到每桶57.41美元,创下两年来新高。布伦特原油价格触及每桶64.23美元的高点,自6月以来涨幅超过40%。

国内成品油“二连涨”毫无悬念,涨幅或超200元/吨!

10月下旬以来,欧佩克主导的产油国减产协议有延长到2018年底的意向,加之伊拉克北方原油出口减少,美国不认可国际社会和伊朗达成的核协议,欧美原油在波动中上涨。尽管美国石油钻井数量减少、沙特阿拉伯政治紧张推高油价,但是页岩油增长可能抑制对欧佩克需求,国际油价小幅下跌。

截止国内第四个工作日,WTI收于每桶57.2美元,跌0.15美元,布伦特收于每桶63.69美元,跌0.58美元,原油变化率为4.88%,预计上调幅度190元/吨,调价时间为2017年11月16日24时。

在诸多利好因素的提振下,国内成品油市场开启上涨模式。进入11月份后汽柴行情迎来大涨。

11月6日全国柴油均价为6597元/吨,较7月初的最低点大涨1537元/吨,涨幅约30.01%;全国汽油均价为6669元/吨,较7月初低点上涨848元/吨,涨幅约14.50%。

首先,成品油市场持续推涨离不开上游成本的提振;其次,供需基本面提振作用明显;第三,山东地炼的持续推涨给予市场上涨动力。

国内供应方面

从供应面来看,部分主营炼厂逐渐进入检修,为了响应国家采暖季期间针对工业企业的错峰生产号召,部分炼厂已经率先执行,导致原油加工量下降明显。此外,北方转产及置换负号,以及全国范围内普柴升级国五等等一系列因素导致柴油资源调配的不及时,局部地区资源紧张局面升温,给予行情上涨有力支撑。

国内需求方面

反观需求面,自7月份至今,国内汽柴油需求处于恢复及提升状态,其中“金九银十”的提振尤为明显。终端工矿、基建开工率稳步提升,柴油需求状况明显好转。整体来看,成品油资源消耗进度加快,传统需求旺季的提振下进一步助推成品油市场涨势。

山东地炼推涨

山东地炼销售十分顺畅,部分炼厂库存降至低位。国内主营单位外采成本提升以及下半年保利政策支撑下,国内成品油市场迎来一波明显涨势。另外,市场诸多利好刺激下,场内业者乐观预期不断增加,在买涨心态带动下,市场操盘积极性大增,市场成交氛围明显回暖。

总结:近期国际油价仍维持高位区间波动,国内零售价“二连涨”毫无悬念,消息面对市场仍存有力支撑。在这样的风向标参考下,我国成品油调价也只能迎风上涨,只是涨幅有点大,才过短短四个工作日,涨势就如此惊人。当计价周期结束后,是否意味着将超过200元/吨???请大家继续跟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