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危 机!

患有精神疾病的服刑人员黄某

在吃饭时被食物卡住喉咙,命悬一线

生死危机关头

安徽省淝河监狱医生胡健

徒手取出卡在喉咙里的食物

最终服刑人员被救下!

2017年12月2日,淝河监狱精神病区办公室里,忙碌了一个上午的民警医生们才刚开始吃午饭。忽然,办公室外响起一阵急促的脚步声。门几乎是被撞开的,值班民警金鑫一脸焦急地闯进来:“快,一名服刑人员吃饭被噎住了,现在呼吸都没了,快帮忙抢救!”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民警金鑫口中的服刑人员是精神病区的服刑人员黄某。意外发生的原因是黄某中午就餐时囫囵吞下一颗肉丸卡住喉咙引起了短暂性缺氧窒息,随即发生了心跳骤停。

吃饭被食物卡住窒息?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这在普通人看来匪夷所思,然而对于精神病人来说这是完全可能发生的。精神病人由于长期服用精神药物,导致饥饿感强烈,同时自身的吞咽功能又下降,进食时往往不加咀嚼忙于吞咽,容易引发噎食窒息的危险。

正在值班的监狱医生胡健收到消息后立即赶赴现场。服刑人员黄某躺在地上痛苦地呻吟,胡健和其他民警将他扶起来,拍他的后背,并观察食物的位置。

“我发现服刑人员黄某的生命体征越来越差,意识昏迷,自主呼吸已经完全消失,瞳孔放大,对光反射消失。”胡健说,当时的情况非常危急。

见胡健无法用肉眼观察到被卡肉块,外科医生张洋当机立断,利用喉镜协助胡健打开黄某的呼吸道。此时黄某满嘴都是食物残渣,并混合着大量分泌物,用普通持物钳根本无法清除。

生死时刻

胡健直接将手伸进服刑人员黄某嘴里

抠除异物并辅助呼吸

其他民警也轮流帮助胡健

……

异物逐步被清除,服刑人员黄某的呼吸阻塞得到了缓解,通过静脉的及时用药,呼吸在慢慢恢复,生命体征开始趋于平稳。经过近4个小时的观察治疗后,黄某脱离危险。

紧 张!

就在胡健徒手取食物时

服刑人员黄某疼痛难耐

不仅不配合胡健

还咬伤了胡健的手指

黄某患有梅毒!

抢救完服刑人员黄某后,胡健才发现他的右手出现出血、破溃现象,其他医生的手部也在施救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刮伤。而黄某身患传染病梅毒,不必多说,身为医护人员的他们更明白,这意味着伤口已被服刑人员黄某血液沾染。

“因为在抢救过程中没在最佳时机处理伤口,目前也不知道是否被传染。” 胡健说,过后他打了预防针,梅毒潜伏期有三个月,他需要每个月检查一次,如果三个月没有问题,也就没事了,但这几个月特别难熬,也特别担心 。

即便如此,胡健说,医生抢救病人时,根本没时间也顾不上考虑其他问题。至于职业风险,淝河监狱的每个同事几乎都遇到过。曾有一位前辈,他的眼睛被艾滋病服刑人员的血液喷溅到。胡健刚入职时,也曾心生顾虑,但随着工作时间长了,慢慢地不再畏惧。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人物名片

胡 健

1988年出生

2011年参加工作

现任省淝河监狱第十三监区科员

上次的经历让胡健记忆犹新,胡健说:“当一名病犯通过治疗,身体疾病治愈、思想转变了,那种成就感让人感觉一切的付出都值了”。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安徽淝河监狱

安徽淝河监狱又名安徽省监狱总医院,主要职能是收治安徽省患有重症的在押病犯,也是安徽省唯一一所收治艾滋病服刑人员的监狱医疗单位。

监狱在押服刑人员500多人,其中300多人都是重症病人。其中,相当数量的艾滋病、肝病、肺病和精神疾病在押病犯让民警的改造和治疗工作充满了危险和困难。

这里的民警拥有“双重身份”,既是监狱警察,又是医护人员。2016年9月考入淝河监狱的胡健,就是其中之一。

胡健每天需要面对的服刑人员们非常特殊,精神病监区的服刑人员多数自理能力较差,时常还会有突发情况出现。就连吃药这种普通的事情,胡健和同事们都需要再三仔细地对待,他们需要看着病犯服下药物,再检查是否吞咽。胡健说:“因为他们精神失常,有人吃过药会故意吐出来或者藏起来,有的因病导致吞咽功能下降,没能把药吃进去,所以我们要一个一个检查。”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除了“医身”

胡健还有一项工作就是“医心”

在忙完治疗工作后,胡健还要抽空和心理咨询师民警一起给服刑人员做沙盘治疗,指导服刑人员往沙盘里还原自己在梦境里看到的画面,并以此做分析。胡健说,这种沙盘治疗须在服刑人员神智状态清醒稳定的状况下开展。“通过沙盘治疗,可以了解他们近期的情绪波动,释放压力。”

「人物微故事」一位救人性命的监狱警察!

这就是大墙内的白衣天使们

他们长期与患病服刑人员朝夕相处

克服各种困难

用惊人的毅力、意志和爱心

治愈着服刑人员的身心创伤

为冰冷的大墙带来了阳光与温度

……

供 稿:安徽省淝河监狱

整 理:温 馨

编 辑:张 倩 何 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