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听说西方的雕塑艺术非常逼真入画?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下边就来看一下我大中国的雕刻文化吧!

1、石雕

即在石头上雕刻形象、花纹、图案的工艺,伴随着万物有灵观念和石崇拜,来到世间。最典型者,就应该是民间广布镇宅压邪的“泰山石敢当”。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石雕依所用石料有青田石、大理石(汉白玉)、花岗岩、滑石、墨晶石、彩石、卵石、文石、红砂岩等。其中青田石雕刻最为普遍。青田石雕1915年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就将特别奖揽入怀中。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2、骨雕

骨雕,通常是指以牛骨、骆驼骨和乌贼骨等动物骨骼为原料进行雕刻、磨制的工艺。1982年在陕西西乡县何家湾出土的骨雕人面像,是目前我国发现年代最早的骨雕作品,距今约六千多年。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3、砖雕

砖雕,俗称刻砖,与石雕、木雕并称建筑装饰艺术“三雕”。

中国砖雕的制作历史悠久,通常认为,砖雕是由东周瓦当、空心砖和汉代画像砖发展而来的。北宋时形成砖雕,主要用于墓室壁面的装饰品。元代,墓室砖雕逐渐衰落,至明代,代之而起的是建筑装饰砖雕。清代砖雕则具有繁缛精丽的特征。砖雕艺术的这种“象征、寓意”的文化现象,是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4、角雕

角雕,是以牛角、羊角、犀牛角等为原料进行雕刻的工艺。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中国的角雕已改由牛角雕刻唱主角。牛角系用海南的黄牛角和水牛角。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5、木雕

木雕,是以锋利的手工工具刻凿装饰木质物件的工艺。因木头难于保存,使得今天我们很难看到超过千年的传世之作,太原晋祠圣母殿上的北宋缠龙柱当属木雕实物的著名之作。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一般松软的木头易雕,粗硬沉重的难雕。木质坚韧、纹理细密的称之为硬木,如红木、黄杨木、花梨木、扁桃木、榔木等,具有雕刻的全部优点,是雕刻的上等材料。在民间,木匠尊鲁班为始祖爷。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6、牙雕

牙雕,系指在象牙上雕刻各种图案和形象的工艺。当然,并不是象的所有牙齿都适宜雕刻,作为原料,主要是使用象的上腭的两颗门牙。牙雕工艺主要有选料、凿粗坯、刻细部、修光、打磨等工序;技法有阴刻、浮雕、圆雕和镂雕等。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7、竹雕

世界上使用竹制品的国家,中国是最早的国家。竹雕也称竹刻,有竹根雕刻、留青、贴黄之分。竹根雕刻是利用竹根的天然形状和节疤,稍加雕凿即可制成人物或器物;通常运用浮雕、镂雕、阴刻等方法。民间刻竹艺人,多半从刻扇骨开始。用材是刻竹的基础,刻竹人每次入山取竹,采阴坡生长二至四年的竹子。这样的竹子纹理细密,老嫩适中,表面平整,竹斑少。适合雕刻。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8、果蔬雕

果皮雕以葫芦雕居多,若干世纪前,海南人就通过椰雕将椰子壳变废为宝了。果核雕多使用阳刻、阴刻、透雕、火绘、砑花等手法,先在果核上画样做出粗糙的造型,再雕刻细部,经磨光、上蜡、打眼,串连成念珠或加配底座,一件艺术品即告完成。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9、根雕

根雕,是艺术家利用树根的自然生长特点,依形度势、象形取意进行雕凿的一种工艺。有外国评论家称:中国根雕是东方最有特色的艺术。以选材而论,不是随便什么树、什么竹的根都可以成为根雕用材。生长在山石间多年的老树、老竹的根,极其适于根雕。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10、微雕

微雕是微型雕刻的简称,又称“细刻”,且有牙刻、竹刻、发刻之分,为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民间工艺。它以刀代笔,以“精、微”为特征,集书法、绘画、篆刻、雕刻等多门艺术之长于一体,是一门最精细的微观艺术,具有“微中藏世界”之妙趣。

选材是微雕的基础。象牙质地细腻、硬度适中、最适宜微雕。磨制刀具是微雕雕塑的一个难点。微雕要针对不同的材质,适当选择硬度各异的刀具:刀具太软,吃不动;刀具太硬,一碰就裂。有实践经验的人认为,只要刀具磨成了,就等于微雕成功了一半。

西方的“奔放”雕塑神奇?那是他们不了解华夏10大传统雕刻

每天一点文化的故事,带你领略传统的魅力! 下一期,我们不见不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