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塑《艰苦岁月》的故事

导 读

开启有温度的记忆,重温有故事的经典。经过时代淘洗的艺术作品,其魅力不会因时光而递减,它久久地停驻在人们记忆深处,散发着光芒与力量,潘鹤的《艰苦岁月》就是这样一件作品。它亮相于庆祝建军30周年美术作品展,众多将帅围着它追忆往事;它登上了小学课本,唤起了一代代人对革命前辈艰苦奋斗的敬仰之心;它走进军事博物馆,成为承载人民军队光荣记忆的艺术经典。

红色记忆 | 雕塑《艰苦岁月》的故事

著名雕塑家潘鹤

红色记忆 | 雕塑《艰苦岁月》的故事

雕塑《艰苦岁月》

欣赏雕塑《艰苦岁月》,不自觉地就会被作品抒情诗般的艺术风格打动。老红军一身破旧的军装,脸上深刻的皱纹,磨砺得粗大的双手,精瘦却十分有力的筋骨,寓示着他饱经战斗风霜的身体和不平凡的生活,他情真意切地吹奏着笛子,旁边的小红军入神地倾听着,信赖而亲密地依偎着,目光投向远方,似在凝思遐想,神态中流露着期冀和向往。一老一少的年龄对比,一高一低的位置对比,沉着与纯真的情绪对比,简单质朴而富有流动之感,真切地塑造出置身艰苦环境的红军战士形象。褴褛的衣衫,艰苦的环境,不能阻碍红军战士寄情于悠扬辽远的笛声,不能隔断他们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据潘鹤先生回忆,1956年解放军总政治部为了庆祝建军30周年筹备美展,向全国各地美术家征集作品。下达给他的创作任务是用油画表现第四野战军解放海南岛的辉煌战果。潘鹤走访搜集创作素材时,了解到海南游击队在孤岛奋战20多年的事迹,深为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所震撼。根据最打动他的情节,潘鹤创作了一幅油画素描稿,表现衣不蔽体的战士睡在暴风雨的树林间,醒来凝望着织网的蜘蛛。但这幅素描后来被否了,原因是不应表现革命的低潮,不应表现失败的环节,更不应表现个别现象及个别人物。

红色记忆 | 雕塑《艰苦岁月》的故事

1956年,潘鹤创作《艰苦岁月》

但潘鹤却决意坚持从艰苦场面来表现,而不是浅白地表现战争胜利场面的创作思路。不让表现失败,可以去表现对将来胜利的信心。表现在艰苦岁月中革命战士的坚定信念和达观胸怀,必将更为振奋人心。最后,潘鹤决定以琼崖纵队老战士王业熹事迹为原型创作雕塑。王业熹是特委领导之一,随部队转战期间,始终随身携带一支竹笛,每逢战斗间隙,王业熹都要拿出竹笛吹奏。战斗最紧张的时候,也不肯把它丢了,依然乐呵呵地唱海南民歌。受此启发,潘鹤顺着这个思路,在广州中山纪念堂附近借来一间单位的厨房做为雕塑室,经过二十多天的紧张创作,完成“老战士吹笛子、小战士偎依身旁倾听”的造型,体现艰苦年代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就是雕塑《艰苦岁月》。

红色记忆 | 雕塑《艰苦岁月》的故事

《艰苦岁月》面世后获得广泛好评,没有受批判,让潘鹤一直很困惑。直到后来,他偶然看到有一幅描写彭德怀、陈毅、邓小平等将帅兴致勃勃围着《艰苦岁月》追谈往事的油画时,才恍然大悟,人们可能以为《艰苦岁月》表现的是长征时的艰苦岁月,引起了对往事的追忆。可见,即使脱离开具体的时代背景,这件作品也能告诉观众,无论多么艰苦的环境都不能磨灭人类生活的情趣,而人的精神一旦被唤起,其力量将是无穷的。这也是这一作品后来又多次被放大、翻制,在国内享有极高声誉的原因所在吧。

1960年,军事博物馆开放,潘鹤得知《艰苦岁月》被陈列在红军长征展区,他曾跟博物馆的同志交流过,希望能按照他当时的创作意图,放回到海南游击队的陈列展区,但出于种种考虑,这个建议没有实现。潘老后来接受采访曾表示,“我当时想不通,现在想通了。因为艺术不是局限于一个情节上面的,应该更广阔”。

在军博,《艰苦岁月》是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一个细节足以证明了它的受欢迎程度:赤着脚的老红军脚趾头高高跷起,时间不长,这几个脚趾就被摸得褪去了外面的颜色,露出内里的铜色。为此,馆里得经常重新修复涂色。

红色记忆 | 雕塑《艰苦岁月》的故事

《艰苦岁月》在军博展厅展出

《艰苦岁月》的艺术化呈现,那满怀希望、追随信仰、战胜艰险的勇气和坚定,感动了中国几代人,它超越了具体事件,超越了时空,凝固成永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