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職之前,記得回頭「七看」!

在現今激烈的工作競爭環境下,職能轉換和離職跳槽成為越來越普遍的現象。當你也有這些念頭的時候,不妨回頭“七看”,也許你就會更有對比性去選擇你的公司或者工作。

一、看市場

市場的容量有多大,這決定了公司未來的上限在哪裡。假如你要加入一家共享汽車公司。首先看這個市場還未飽和,是否可能會有壟斷公司的出現。接著就是看公司的成長潛力,是否會發展壯大。一般大公司的人員規模分佈都已經成熟,而你只是在這個賽道里邊激烈競爭。現在是智能化的時代,所以你加入一家人工智能機器人公司,目前這個市場還未被完全霸佔,你還有很好的佔有量。看市場無非就是取決於公司的潛力、行業的新舊、未來的前景等,從而來定奪自己的選擇。

離職之前,記得回頭“七看”!

二、看趨勢

趨勢的力量有多強,往往能看出公司走得能有多遠。好比馬雲創立的馬裡巴巴,打造了互聯網購物的前端食物鏈,得到了一場豐厚的饕餮盛宴。隨之而來的就是促進了物流業的發展,這個趨勢非常浩大有勁。而目前鬧得沸沸揚揚的環保問題,一些環保設備公司和環保工程公司也是非常有趨勢的。如果公司的動力來自行業的決定,那麼趨勢將是最好的因素。如何觀看行業趨勢?從各行業的關聯性、時代的變化性及國家的驅動性來定奪這些趨勢所在。

離職之前,記得回頭“七看”!

三、看用戶

用戶的數量有多少,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公司財源有多雄厚。如果說一個賣麵包的公司和一個賣書本的公司都希望你能加入,它們都希望增加用戶的數量。它們的不同之處:賣麵包的公司可能會走薄利多銷的路線,相對會更為擁擠辛苦;而賣書本的公司可能會走收費制的路線,相對會走得更為寬敞順暢。那麼我們如何分析用戶的好壞呢?看消費的起點、客戶的興趣及受眾的程度才是最基本的核心。因為用戶就是公司的命脈,也是你薪水的來源,所以這點也是要重視。

離職之前,記得回頭“七看”!

四、看老闆

老闆的能量有多強,帶動公司的價值就有多強的效益和號召力。就像新東方教育的創始人俞敏洪,一個曾經的留級生,讓無數學子的人生升級;他從未留過洋卻組建了一支跨國的船隊。他用26個字母拉近了此岸和彼岸的距離。胸懷世界,志在東方。從哪方面看老闆的能量呢?基本的本事、做事的執行力、為人處世的風格、管理的方式等,是否與你的做事方法、三觀是否有不同。如果你們能互補那是最好不過,如果你們衝突很大那就趁早離開。

離職之前,記得回頭“七看”!

五、看對手

對手的較量有多頻繁,才能看得出公司彼此之間的競爭力和動力。就像你如果面試一家自媒體公司,那麼就要了解自己所選行業的競爭對手,在做些什麼新東西,引流的人群多不多等。如何瞭解對手的強弱呢?如果你想領先對手走在前列,就要看對手公司的策略和玩法。宣傳什麼和得到什麼,才是公司最關注的。一些商業性的價值關係產鏈,符合行業的規律與市場的邏輯,都會是很好的良性競爭。不一定所有的對手都是壞人帶來惡劣影響,相反他們能給你壓力迫使你去創新與超越。

離職之前,記得回頭“七看”!

六、看下家

下家的考量有多仔細,這會影響你新公司的全新適應學習和賺錢發展。怎麼看下家公司的發展情況?首先是他們能提供給你什麼?你能在這獲取什麼?這兩個是最現實的。就好比你在一家工廠上班,未來可能會被機器人所取代,而你只能做的是學會技術去操作機器人。如果你沒有為公司增值,你也沒有發現公司為你賦值,那麼這種對等關係將會和平解散。所以說,無論是在你離職之前,還是在選擇下一家公司之前,都一定要先看公司提供的條件與福利,再看公司的發展的空間和走向,才不會使自己有所虧,公司也不會有所欠。

離職之前,記得回頭“七看”!

七、看工作

工作的質量有多優秀,非常直接關係到你在公司的晉升的情況。所謂看工作的質量,無非就是工作內容的基本面,再來就是你從中為公司創造的價值,最後是自己所在這個工作崗位學到的東西。假如你在一家上市公司做HR,每天的工作內容就是按照要求通知邀約面試從而定下應聘者。那麼你首先要學會很多相關的心理學、微表情,才能提高自己的工作質量,來完成自己的任務量。無論你是去面試,還是面試別人,都要使自己優秀,從一些細微的東西得知知識,來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司。

離職之前,記得回頭“七看”!

以上的七處,總的概括為付出和回報的等價值,承諾與負責的對比值。希望大家好好細讀,再去好好思考,結合自己的自身情況,做出一個合理的選擇。

運營者:小V魚,頭條號:心靈小魚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