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嚴打一線閃光

青春,在嚴打一線閃光

——記聞喜縣公安局青年三等功臣張波

(嘯東)

青春,在嚴打一線閃光

青春,在嚴打一線閃光

青春,在嚴打一線閃光

10月11日,運城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馮養和冒雨來到聞喜縣公安局,親自為青年民警張波同志頒發三等功榮譽勳章。

張波,男,中共黨員,1986年1月生,大學文化,2011年8月參加公安工作,現任聞喜縣公安局刑偵大隊技術中隊技術員,一級警司。

張波同志入警後,先後從事宣傳教育、派出所內勤、刑偵技術等工作,無論在哪個崗位,他始終牢記宗旨,愛崗敬業,恪盡職守,勇於擔當。2016年6月因工作需要調入刑偵大隊技術中隊,從事刑偵技術工作。他憑著高度的責任心、精湛的業務技能、嚴謹的工作作風,秉承“服務基層,服務辦案,服務公安科技現代化”的刑偵技術理念,不斷探索、精益求精,短短一年多時間,就為多起大要案的成功偵破做出了突出貢獻。如:2016年的安某衛系列入室盜竊案、6.02韓某心故意殺人案、9.17吳某彥故意殺人案、2017年1.31趙某官故意殺人案。特別是在聞喜縣公安局嚴打盜掘古墓葬專項行動中,他和隊友加偉等人一起創新工作思路、連續作戰、頑強拼搏,表現突出,為案件的成功告破發揮了重要作用。

2017年1月20日,臨近春節,當大家都忙著置辦年貨,為新年做準備時,張波卻顧不上為家裡打掃衛生、照顧孩子,而是一頭扎進工作裡。當天,刑偵大隊接到群眾舉報的一起盜墓案,接到通知的張波、加偉等技術員迅速趕赴現場,開始進行緊張有序的現場勘驗工作,沒想到現場情況有些出人意料,既沒有發現明顯盜洞,也沒有發現任何痕跡物證,這說明嫌疑人一定是老手,具有一定的反偵察意識,同時也為破案增加了一定的難度。但是張波憑著技術偵查員敏銳的嗅覺和不服輸的倔勁兒,對現場周圍可疑地塊進行地毯式勘查,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硬是憑著這股倔強,最終發現了端倪,找到了作案現場,經過認真勘查,提取了物證。返回後,張波顧不上休息,馬不停蹄地將物證送檢。功夫不負有心人,物證信息直指有盜墓前科的犯罪嫌疑人王某,成功偵破了這起盜墓案。

現場勘查是一項客觀細心的工作,直接關係到案件定性、偵破,作為技術民警,張波對自己要求嚴格,甚至達到了苛刻的程度。在整個案件的偵破過程中,張波克服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嚴格要求,不斷創新,積極探索網上與網下相結合、系統與專業相結合、域內與域外相結合、現案與積案相結合的新戰法,提高了刑事技術在偵查破案中的主動性和貢獻率。

即使在日常生活中,張波也時刻不忘偵查破案,充分發揮技術員注意細節的特點,不放過任何蛛絲馬跡,為案件的偵破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7年2月份,聞喜縣縣城發生了兩起一名“羅鍋”男人以討飯為由,藉機入室實施盜竊的案件,這兩起案件張波均參與了現場勘查,對嫌疑人有個初步的判斷,刑偵大隊民警在全城撒開大網搜尋“羅鍋”。2月18日上午,張波在勘查另一起案件現場結束後,開車返回局裡途經王村路口時忽然舉得好像有個“羅鍋”從車旁一閃而過,他腦袋頓時一激靈:是那個“羅鍋”嗎?趕緊停車從後視鏡觀察,隨時準備下車抓捕。事後證明這個被抓住的細節正是偵破此案的關鍵,此“羅鍋”正是彼“羅鍋”。做賊心虛的“羅鍋”發現一輛車從身旁經過突然放慢了速度,馬上轉身逃竄,張波立即下車追趕,同時給和自己一同出現場、此時正在附近走訪的一中隊民警姜鵬、柴進打電話,又給指揮中心打電話請求支援。不到五分鐘時間,姜鵬、柴進趕來了,李國棟帶領特警隊員趕來了,將“羅鍋”逃竄跑進的回收公司包圍,展開搜索,在回收公司員工的配合下,把“羅鍋”從廁所裡“拎”了出來。經查,“羅鍋”本名盧某成,正是兩起入室盜竊案的嫌疑人。

有努力就會有收穫,有付出就會有回報。六年從警之路,風雨兼程,摸爬滾打,張波把自己的青春和才華奉獻給了神聖的公安事業,奉獻給了自己摯愛刑事科學技術事業,一串串數字記載著他的付出,一張張榮譽證書見證著他的的進步。此刻,張波胸前的三等功勳章熠熠生輝,它將激勵著張波同志,激勵著聞喜縣公安局全體民警 :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公正、紀律嚴明!為聞喜公安事業的發展譜寫一曲壯麗的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