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八戰略」看蒼南:山海共融,開啓美麗「南大門」

提示:請點擊上方"蒼南發佈"↑關注我們

“八八战略”看苍南:山海共融,开启美丽“南大门”

溫州日報截圖

迷人的海灣,優雅的沙灘,還有蜿蜒的海岸線……盛夏的驕陽似火裡,這一切格外令人心動。

以龍港新城為起點,沿著全長168公里的“黃金海岸線”,我們出發!一路上,山巒層疊,樹影婆娑,海風涼爽,浪花朵朵,山海相融的迷人風光讓久居城市的身心瞬間放鬆,似乎連空氣都是快樂的味道。

一帶舞動,全盤皆活。“168黃金海岸線”串聯龍港新城、炎亭鎮、大漁鎮、金鄉鎮、赤溪鎮、馬站鎮、霞關鎮、沿浦鎮等多地,是蒼南傾力打造的全域旅遊精品線, 更成為當地振興鄉村、致富百姓的經濟黃金線。

“八八战略”看苍南:山海共融,开启美丽“南大门”

現代化蒼南縣城新區宜居宜業。望秋嘆 攝

美麗海岸線僅僅是蒼南深入實施“八八戰略”的一個生動實踐。近年來,在“八八戰略”的指引下,蒼南始終緊緊圍繞“1+5”發展目標定位,以全域旅遊助推鄉村振興,以地域優勢全面對接海西,以山海資源發展特色經濟,以改革先行領跑中國……一任接著一任幹,一張藍圖繪到底,蒼南探索走出了一條具有特色的加快發展新路子,各項事業呈現出良好的發展態勢,成功摘掉了“欠發達縣”帽子,並連續兩年成為中國縣域經濟百強縣,浙江美麗“南大門”已呼之欲出!

“蒼南將繼續堅定奏響改革開放最強音,加快實現高質量發展新跨越”,蒼南縣委書記黃榮定說。

全域旅遊山海融合開啟“兩山”通道

當“青山綠水就是金山銀山”的理論思想遇上一望無垠的藍色海洋,將醞釀出怎樣的實踐,又將結出怎樣的碩果?

山呼海應、全域旅遊、振興鄉村——蒼南的作答擲地有聲!

2016年,蒼南正式提出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模式轉變,並被列入首批浙江省全域旅遊示範縣創建單位。基於此,沿著蔚藍的海岸線,一條貫穿南北的“168黃金海岸線”橫空出世——改造提升環海公路,夯實旅遊基礎設施;佈設蜿蜒曲折的岸線,串聯沿線自然風貌、人文古蹟、碼頭漁港、旅遊風景;撬動資本進入,引進業態各異、功能多樣的大項目完善服務……

短短兩年時間,“黃金海岸” 的雛形初顯。上個月,黃金海岸線上的“馬站霧城旅遊綜合體”項目整體方案通過專家評審,進入施工設計實施階段,該項目總投資達15億元,成為蒼南單體投資最大的旅遊招引項目。

蒼南礬山鎮打造礬礦工業文化旅遊區塊,連片帶動附近筆架山生態旅遊和鳳陽畲族文化旅遊;橋墩鎮打造山地生態旅遊區塊,連片帶動周邊矴步頭特色鄉村旅遊;金鄉鎮打造濱海衛城文化旅遊區塊,連片帶動附近炎亭濱海特色小鎮旅遊……以點帶面、全面開花。如今,蒼南旅遊正由“盆景”漸成“風景”,全域旅遊別開生面。

而當生態優勢被源源不斷地轉化為發展優勢時,這片青山綠水釋放出的巨大能量令人刮目。2017年, 蒼南遊客接待量首次突破1000萬人次, 同比增長33%; 旅遊總收入102億 元 , 同 比 增 長 46% , 佔 GDP 比 重 達 到10.2%。

“八八战略”看苍南:山海共融,开启美丽“南大门”

五鳳茶園開啟百姓致富路。孫新尖 攝

當越來越多的遊客慕名而來,當老百姓的口袋越來越鼓時,蒼南縣委縣政府不禁有了更多的思考。去年,經審慎研究,蒼南叫停大漁灣圍墾工程,保留下39公里原生態海岸,同時也放棄了2.48萬畝規劃中的圍墾土地。一時之間,“保護還是發展”的選擇題再次引發全國熱烈討論。而蒼南用行動響亮回答:既要保護,也要發展。得益於這一寶貴的覺醒,大漁灣圍墾工程已被“藍色海灣”項目取代,將開展海岸線整治修復,發展生態旅遊和休閒漁業。

城鄉融合百姓生活更有獲得感

到百年狀元橋上觀塘河兩岸風光;在中心湖旁觀白鷺翩翩紛飛起舞;去博物館裡品讀千年甌越文化;“宅”圖書館裡自由翱翔知識的海洋……這是大一學生陳欣欣在朋友圈裡記錄下的暑假生活,配上高顏值的家鄉蒼南縣城新區圖片,收穫不少點贊。

與“高大上”的新區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低小散”的老城區——逼仄的房屋、狹窄的街巷、擁擠的店面、熙攘的人流……早在2000年的時候,蒼南縣委縣政府就已經看到了老城區的滯後和瓶頸:空間小、功能弱、環境差,老城區已經無法承載未來的藍圖。

建新區的想法順勢誕生。蒼南縣城新區規劃總面積25.88平方公里,其中核心區6.78平方公里,東擴區2.8平方公里,江南山水城16.3平方公里,集行政辦公、科教文衛、商貿金融、體育休閒、度假旅遊和生活居住等功能於一體,憑著立址新、理念新、架構新、功能新、前景新的特點,成為不折不扣的“新城”。人民大道、車站大道、玉蒼大道等城市主幹道筆直延伸;中央公園、體育館、游泳館、文化館、醫院、學校等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五星酒店大型商場接連進駐……徜徉新區,會讓人有種置身大城市的錯覺,感嘆城市讓生活更美好。

生活的美好不僅僅在於硬環境的改變,還體現在軟環境的提升。今年以來,“禮讓斑馬線”的文明行動在蒼南蔚然成風,這場“禮讓斑馬線,文明伴我行”活動於去年底啟動,現已進入攻堅推進階段。通過文明禮讓大宣傳、文明禮讓大承諾、文明禮讓大勸導等六大活動,著力提高全域交通精細化管理水平,提升群眾文明交通意識。

與此同時,一場“垃圾革命”也正在蒼南興起。在農村生活垃圾集中收集處理全域覆蓋的基礎上,科學布點一村一建或多村聯建終端設施,分類、分批推進農村垃圾減量化、資源化工作,農村環境面貌一新。據悉,蒼南已在各個村子全面鋪開垃圾分類工作。

聚焦改革打破機制障礙激發活力

7月4日,蒼南迎來了全省水利系統“最多跑一次”改革現場推進會。會上,率先實施“八個一”創新工程;探索實踐了智慧水利一圖管理雲平臺建設和區域防洪影響、水資源論證、水土保持“三合一”水影響評價改革等“蒼南經驗”一一向全省推廣。

唯改革者進,唯創新者強。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優等生,蒼南向來有創新、改革的傳統基因,寫下了建設中國第一座農民城龍港鎮、開辦全國第一傢俬人錢莊、創辦全國第一家股份合作制企業等完美答卷。

近年來,蒼南把“最多跑一次”改革作為推進全面深化改革的“牛鼻子”,將大刀砍向審批制度。通過緊盯企業投資、群眾辦事中的突出問題,在全省率先實施一站引導、一網通辦、一庫共享、一端服務“四個一”創新工程,打造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浙江樣本、溫州經驗、蒼南標準。數據顯示,蒼南已開通網上預審、網上審批事項710多項,公佈“最多跑一次”事項1406項,累計辦理網上辦件4.8萬餘件、“一次都不跑”審批2.3萬餘件。

“八八战略”看苍南:山海共融,开启美丽“南大门”

濱海漁寮風光。王世民 攝

而以“最多跑一次”改革這一突破口撬動的各領域全面改革,正攪動起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池春水”,成為社會發展動力。

放眼蒼南大地,如今,改革已成為最動聽的音符。你看,龍港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成效被國家發改委全國推廣,即將在新型設市模式上取得突破。你看,“縣管鄉用”全科醫生培養模式獲國家認可,寫入國務院文件,國家教育部、衛健委擬定下半年在蒼南召開全國現場會。你看,首創安全文化示範村成為全國樣板,社會力量辦體育入選全國典型案例,“四化聯動”網絡生態綜合治理新模式成為全國典型經驗。你看,啟動養殖用海“三權分置”改革,在全省走出一條養殖用海規範化管理新路子。

黨建領航打造鐵軍激發幹事熱情

基層組織建設量大面廣,如何最大限度地做好基層治理,最大限度地激發基層活力?“我們深刻認識到,基層事業要發展,關鍵在黨,關鍵在人”,蒼南縣委書記黃榮定說。基於這一深刻認識,一場以黨建領航、紅色引擎推動的行動在蒼南鋪開。

尤其是去年以來,蒼南堅持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深入調研和梳理基層黨建長期存在的“三會一課”堅持難等“十大難題”,針對性採取“集中夜學”等“十個招數”,以“十招”破“十難”,全力推動新時代基層黨建提檔升級,打造了基層黨建“蒼南做法”和幹事創業的“蒼南鐵軍”。

抓黨建,出實招,見實效!

基層管理亂,怎麼辦?組建4個農村專項巡察組,瞄準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和農村“三資”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問題,開展靈活機動的“點穴式”巡察。巡察工作開展以來,共實地巡察藻溪、宜山、錢庫等8個鄉鎮37個行政村,查閱賬冊1200餘冊,走訪工程項目20餘個,接待來訪群眾23人次,召開座談會、彙報會8次,巡察共發現基層黨建、農村“三資”管理方面的問題115個。

農村經濟弱,又該怎麼辦?實施項目造血全覆蓋,堅持“項目為王,項目致勝”理念。通過縣級統籌、鄉鎮聯建、村級自建的多元化運作方式,開展“百企結百村”專項行動,促成村企合作。實施鄉賢助力全覆蓋,今年以來,全縣已新增和優化88個項目,其中48個單村項目,40個抱團項目,涉及597個行政村。建立黨員鄉賢“紅雁迴歸”等招引機制,建平臺,優服務,大力招引在外鄉賢資金迴流、項目迴歸、人才回鄉。實施飛地帶動全覆蓋,縣政府將自持的21萬平方米龍港小微園標準廠房轉由集體經濟薄弱村入股經營,合計為300個村讓利近1.2億元。

來源/溫州日報

記者/夏晶瑩 報道組/薛毓訓 吳合眾

主辦:蒼南縣委外宣辦(縣政府新聞辦)

承辦:蒼南縣新聞宣傳中心

蒼南縣新聞宣傳中心旗下媒體:

今日蒼南:週五八版報紙,發行量3.5萬份

數字報:jrcn.cnxw.com.cn

蒼南新聞網:www.cnxw.com.cn

新浪微博:weibo.com/cnxww

蒼南新聞APP:登陸cn.54sz.com下載

浙江新聞APP(蒼南頻道):各大應用市場下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