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一家人,一輛車,一個揹包,帶上相機和一顆說走就走的心,只要有夢,總能擠出幾天時間,自駕之旅就會擁有屬於自己的定律:在路上看的是風景,在人生中回味的是經歷!一段旅行,因為短暫,所以美好、永駐!

人生的路,看似漫長,可又是那樣的短暫,從童年到中年,彈指一揮之間,都把過往的時光遠遠拋在了記憶之中。翻出那次壩上草原之旅,即興從幾百張圖片中,整理出了一篇遊記,在回味中重溫那些天所走過的路,所看到的景色,所遇到的人,所經歷的事情......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從石家莊到廊涿高速的交匯點,全程220公里用時不足兩個小時。右轉到廊涿高速行駛30多公里後左轉就上了張涿高速。全線基本上都蜿蜒盤旋在大山之中,隧道36座,其中特長隧道是分水嶺隧道,全長6891米,是華北最長的高速公路隧道。張涿高速的隧道美,映入眼簾的山巒景色更美,行進在隧道之中,好像穿越時空一般。下午三點多行駛在這段高速路之上,天空時而陰雲密佈,時而黑雲滾滾,時而又是傾盆大雨,可穿過了一條長長的隧道之後,迎接我們的又是晴空萬里,白雲飄飄......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沿途的景色太美,時不時的在服務區停車駐足欣賞。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下午6點30分,我們正式進入了張家口市區。下圖中車輛前面就是個十字路口,右轉約10分鐘車程就到了張家口市大境門,。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就是一個門,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下午七點以前,我們順利來到了張家口大境門,我們邊遊覽,邊對小屁孩講述關於大境門的故事。

大境門是漢蒙交界的最外部藩籬,是長城之外的外長城重要關口,是張家口標誌性建築,與山海關、居庸關、嘉峪關並稱為“中國長城四大名關”,被譽為中國“萬里長城第一門。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不瞭解大境門和它歷史淵源,多數人都會大失所望,能看到的僅僅是個破門洞子和破門子,以及裡面的大土堆,殊不知,這裡是雄關的最外關口,重要性和歷史的厚重感,絕對不是簡單的破門洞、破門子和破磚碎瓦所能夠詮釋的 !張家口是一座古老的城市,歷來是內地向蒙古、西北地區通商、交通的重要關口,是蒙漢交往的歷史重鎮。在春季漫天的沙塵黃風中,在秋季深藍天空的高爽清風裡,綿綿不斷的馬隊、駱駝隊踏著張庫大道(張家口到庫倫)的塵土蠕動著,南北商品在塵土中流通,當年張家口城中商賈雲集,貨棧林立,很是熱鬧。現在老城中殘留一些青磚老房,門洞、門墩依稀可見當年的輝煌。

張家口,有青山綠水,也有大漠孤煙,只有走進張家口,才能感受到這份蒼勁與宏偉。大境門位於張家口市區北端,高聳入雲的東、西太平山之間,是一座聞名遐邇的長城關隘,扼邊關之鎖鑰,形勢險要,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

大境門 ,就只是一個門,但它建於清順治元年(公元1644年),具有350多年曆史,大境門門楣上“大好河山”四個顏體大字是察哈爾都統高維嶽——當時的地方軍政首腦於1927年書寫的,至今依然蒼勁壯觀。四個大字下面的三個小字“大境門”是清順治皇帝六歲時的親筆題字。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這就是個門,真的就是個門,千萬別抱著太多期望,一個門能有什麼好看的呢,不過也太難為這個“門”了, 出了大境門就到蒙古民族的疆域了,意義大於形態。 遠眺塞外蒼莽的大好河山,懂它的人們,閉眼彷彿依然能夠聽到北風嗚咽,能夠看到當年的金戈鐵馬,呼嘯滄桑,戰士們的吶喊震天震地……大境門,大氣蒼茫,有著渾厚的歷史感。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也只有能夠讀懂他的人,才能把大境門幾百年的歷史滄桑和悲壯講給朋友和自己的孩子們去聽。它是一座條石基礎的磚砌拱門,門牆高12米,底長13米,寬9米,有木質鐵皮大門兩扇。頂部為一平臺,長12米,寬7.5米。外有1.7米高的垛口。歷史上,張家口是個多民族聚居的地區,北接廣袤的蒙古大草原,“自古為戎馬馳驅之地”。僅漢、唐、宋、明四個朝代,北方部族較大規模南犯的戰爭就達70多次。這裡也是對朔漠(指北方沙漠地帶)用兵的重要據點,清康熙三十六年(公元1697年),康熙皇帝率領大軍第三次平定噶爾丹叛亂時,就是經過大境門向北進發的。遠征迴歸京都,夜經此地,曾露宿大境門外,後建臥龍亭和將軍亭。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大境門炮臺和探出垛口的兩個炮口,它們靜靜的佇立在那裡,像一位忠實的守護神默默守護著大好河山和懷中繁衍生息的兒女們,它身上如同刻著一幅“萬馬奔騰如雷卷,千里烽煙蔽月光”的悲壯歷史畫卷,記錄著那久遠的苦難紛爭、聲聲號角與獵獵旌旗的歷史痕跡,壯士們的如山白骨又怎能不讓我們悽然淚下。風蝕呈坑狀的城牆磚,就像是陪伴大境門的歷史沉睡一樣安靜。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萬里長城所有的關口名字都叫做什麼什麼“關”,只有張家口這裡稱為“大境門”,意味著這裡是邊境之門。“關”字與“門”字在文化上的含義截然不同,“門”字有開放迎客的味道在其中,而“關”字則多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拒絕態度。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大境門長城內側,每隔二三百米,就有一個氣勢雄渾的烽火臺(那個大土堆),讓人聯想起古代烽煙滾滾的戰鬥情景。面對如今的殘垣斷壁,戰爭早已遠去,烽火不再,而歷史滄桑卻讓人感慨萬千。那些人在哪兒?他們誰與誰擦肩而過?我們又與誰在擦肩而過......大境門造型樸實厚重,它所體現的粗獷蒼勁、限而不拘的氣勢,在整個長城文化中是絕無僅有的。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張家口市的文物工作者在對大境門東段長城實施修復過程中,在離大境門100米處挖掘出土了湮沒已久的西境門遺址。遺址的發現,使得傳說中的“小境門”重見天日。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西境門門洞高2.4米,寬1.62米,大小僅可通過一輛牛車。門洞券頂北外沿為保存完好的石拱,券洞內為青磚砌拱,南面的磚拱已坍塌。“小境門”的門道平面已深埋於地下2.7米,緣何被埋地下?結論是大境門北面是正溝,東面是清水河,河水經年累月流淌,河床抬高,修築的堤壩也不斷提升,造成大境門內外地勢高低相差約兩米。

門道平鋪著不規則青石板,石板上牛車碾軋出的車轍印深0.07米。在門道內西側,地面上有可辨的門軸石,磨痕明顯;在門道內東側,有將軍石(門檔),石旁無門軸痕跡,由此文物專家分析西境門為一單扇門。而“小境門”遺址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歷史史實?在一段長城上為何開設了兩道門,為何又一大一小呢?

據史料記載,張家口境內的長城是明成化二十一年(公元1485年)在北魏、北齊長城基礎上修建的。 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明朝增筑西路長城,明萬曆四十一年(1613年),宣化巡府汪道亨巡視上西路長城時發現,大境門長城“半為彪池,半為坦道”、“危垣殘壁,敵可來,我亦可往”。為了鞏固邊防,開始對大境門長城大規模加固修復。由於邊內邊外貿易頻繁,就又在長城線上開設西境門。清王朝建立後,不再依賴萬里長城做軍事防線,停止了修築長城。清順治元年(1644年),清政府應張家口商民之請,在來遠堡西側邊樓開豁建門,即現在的大境門。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在長城線上開西境門,是明朝對長城外遊牧民族政策的轉變,是權衡邊內邊外貿易交流以及戰略安全所做出的決策。隨著遊牧民族與漢族貿易交流不斷增大,清廷又開設了大境門,在挖掘西境門遺址時,門道青石板上牛車碾壓出的車轍印痕,從一個側面佐證了被譽為陸路商阜的張家口曾經有過的輝煌。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一直到天空徹底暗下來,我們才離開大境門。

曾經的金戈鐵馬詮釋著歷史的厚重——大境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