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平凹《山本》是山寨版《白鹿原》?批評家的說法你同意麼

賈平凹《山本》是山寨版《白鹿原》?批評家的說法你同意麼

|楊光祖(西北師範大學教授、評論家)張亭亭(西北師範大學研究生)

賈平凹是當代文壇罕見的高產作家,自《廢都》以來,他基本是兩年,就出版一部長篇小說,每部都40萬字左右。我們都知道他一直是用筆寫作,每部修改、抄定一般要三遍,這樣每部下來就一百多萬字。想一想,都不由得欽佩他的勤奮,這得需要多大的體力呀。但每部讀下來,卻大都不滿意,也不得不慨嘆文學創作真是需要靈感降臨,不是簡單的體力勞動,不是挖土方。魯迅說,寫不出來時不要硬寫。又說,選材要嚴,開掘要深。都是至理名言。

《山本》是他的第16部長篇小說,試圖為秦嶺立傳,為近代中國勾勒記憶,是奔著史詩而寫的。但讀完後,發覺從人物設計、結構安排、思想內容,甚至書名,都有著濃厚的《白鹿原》影子。甚至可以說是向《白鹿原》的致敬之作,或者山寨版。其實,他的《廢都》後的長篇小說,都有這種倉促而成的拼湊現象。這種高產恐怕是以他不自信的心態為基礎的,也是機械複製時代、消費社會消費寫作的典型現象。其實,從《廢都》開始,賈平凹的小說就有了明顯的娛樂、消費特徵了。他是敏感的,也是聰明的,他知道時代需要什麼。費夫爾說:“隨著20世紀的發展,娛樂加速取代了藝術,成為我們主要的、活的文化產品——而且是惟一真正主要的產品。只有最古怪的人還會認真地追求藝術創造力,而不感到窘迫難堪。”其實,就《山本》而言,可以看出作者內心的某種黑暗,可惜作家沒有深入挖掘,而是逃避了。

賈平凹《山本》是山寨版《白鹿原》?批評家的說法你同意麼

梅耶說:“作為新的部落神話,消費已成為當今社會的風尚。它正在摧毀人類的基礎”。有學者甚至認為,當今的西方世界中只有一個意識形態,就是消費。人類第一個遇到了一個巨大的深層次的變化,就是人類第一次達到溫飽了。那麼,隨之而來的就是空虛、無聊。於是只有消費。人類真正進入了消費社會。“何謂消費社會?就是消費成為其最主要活動的那個社會。……冠名為消費社會,是因為消費成了該社會的主要特徵,消費對該社會發生了支配性影響。……消費不僅成了最主要的活動,而且成了最主要的價值觀,人們即使不能充分得到它,也心嚮往之,並服膺這一價值觀。”

消費社會的消費觀會影響到文學藝術,一些文學藝術家也開始把自己當做商人對待,把自己的作品當商品看,於是,複製,迅速複製,娛樂,娛樂至死,並大肆做廣告,努力擴大自己產品的銷售,就成了他們的唯一目的。而且只有不斷地刷存在感,他們也才能安心,作品也才能不斷佔據市場。至於作品的質量,那就是次要的了。這就是形成了當下流行的消費寫作。

賈平凹《山本》是山寨版《白鹿原》?批評家的說法你同意麼

陳忠實

賈平凹的小說,從《廢都》開始,確實在認真學習明清小說的敘事藝術,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無意之中,由於趣味、文化修養等因素,他似乎更喜歡《金瓶梅》,《紅樓夢》那樣的高貴的寫作,得到的精髓卻並不多。如放肆的性描寫,一種迎合市民低級趣味的寫作趨向,和那種瑣碎的敘事方法。一句話,就是一種商業經濟衝擊下的消費寫作(骨子裡和他早期迎合政治的寫作,都是一種虛假寫作)。而《金梅瓶》裡那種深刻的思想,那種對官商界的嚴厲批判,他的小說裡卻沒有。而《紅樓夢》那種對美好生命消逝的哀悼,一種高貴的精神的追求,他的小說裡也沒有。

賈平凹以《秦腔》為代表的生活流的瑣碎寫法方式,《山本》也是沿用此法,據他說,是學習《紅樓夢》《金瓶梅》。確實,猛一看,真有點像。但細讀下去,就不是那麼回事了。他只是模仿了人家的寫法,但人家的功夫,他卻沒有。《紅樓夢》的高貴氣質,豐富的細節,虛實結合的高超技法,賈平凹更是望塵莫及。《金瓶梅》刻畫人物,那是功力了得。裡面對幾位女子,如潘金蓮、李瓶兒、龐春梅等的描寫,栩栩如生,如在眼前。尤其那些對話,極具個人性格。她們之間的勾心鬥角,甚至你死我活的殘酷鬥爭,都寫得讓人毛骨悚然。那真是一種雕塑般的描寫能力。而且他對官場的描寫,也是入木三分。西門慶從一個潑皮無賴,到一個攀結太師的人物,官商通吃,那些豐富的細節描寫,沒有對官場的深入瞭解,是寫不出來的。但我們讀賈平凹的《山本》,雖然也是生活流的寫法,但明顯沒有骨頭,只是一堆肉而已。他對人物的刻畫,歷來是弱項。“賈平凹小說裡的人物,幾乎都不會說‘自己’的話,也不會‘自己’‘說話’,都在說著賈平凹的話。老在那裡‘賈平凹’‘賈平凹’著。不管什麼人,不管他們說什麼話,都是賈平凹的話。”也可以說,《山本》的這種寫法,僅得其形之幾分,而神卻沒有。用某學者的話說,還是一地雞毛,難以卒讀。(節選。原文同步刊發與《文藝理論與批評》)

賈平凹《山本》是山寨版《白鹿原》?批評家的說法你同意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