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最近,漢藝收到很多作品集評估的諮詢,其中不乏去年遺憾落榜的同學。教研團隊仔細分析這些同學的作品集後發現1件頗為意外的事情——

部分同學作品細看完成度不錯,但在申請中確實不過關。

造成這個想象的原因,專業作品集老師一眼便可看出:作品集排版和個人實力的不匹配對於一份作品集而言,整體排版本身也是一種設計,排版的好壞直接關乎考官對你的第一印象,而這些同學的作品問題則集中在以下兩種情況:

1. 有很好的設計想法,但排版邏輯出現混亂,沒有將設計表達出來,而且十分印象作品集觀感體驗。

2. 作品完成質量屬於中上等,但排版卻過於精緻,從字體選擇到版式都很好,但和項目風格或審美有著較大差異。

細問幾位同學排版過程,得到回答如下: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排版確實有一定“套路”可言,但有的套路出的東西高級,有的套路做得就是low,選淘寶起碼也要懂得分辨的方法。而這個方法的獲得便是大家對於作品集,對於排版有充分且完備的認知。今天的文章,老師便與大家講解排版的重要性,併為大家提供極為高效的排版方法,幫助大家在創作期間,高效獲得好回報。

01 排版四大認知

“解決你一開始的迷茫不清”

第一,本科作業不適用於作品集申請。想要懂得排版分辨方法,首先大家先要對作品集有個清晰的認知。關於國內課程,大家本科階段自然深有體會:學習是碎片式的,很多專業課程間缺乏緊密聯繫,作業也多是針對一門課程,導致學生的設計作業也呈現碎片化的狀態。

教研團隊發現,多數同學的期末或者poster不會展現太多的概念思維或設計過程,更多是依靠presentation來講述出來。這便造成部分前期概念和設計過程圖紙的缺失,同時缺乏圖紙與圖紙之間的連貫性。

用這樣的方式把本科的作業拼湊起來排版,會在項目的邏輯發展、完整性、連貫性等方面都會存在缺失的現象。

《清華大學建築學院設計系列教案與學生作業》

by:孫詩萌,朱磊,丁利

常見問題1:圖紙無序堆積▽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第二, 排版也是一個大設計。名校申請通道開啟後,數以千計的作品集會出現到考官面前,而教授主要通過ipad,電腦屏幕或投影幾種方式分小組進行評分篩選作品,

每個作品能夠分到的時間5-10分鐘不等。

如果將作品集比作一部呈現在考官面前的個人電影,想要這段時間內被認同且另眼相看,那麼排版便是大家導演和剪輯的過程:

  • 如何在圖紙中用最簡單的組織邏輯闡述清楚設計思想?
  • 如何在設計美觀度和圖紙表現力上體現自己的設計能力?
  • 是否讓考官看到了那個“你想讓他注意的地方”?
  • 如何將控制整個作品集的節奏感?
  • ......

常見問題2:排版混亂▽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第三, 知道應該如何取捨。最近前來諮詢的一位同學(以A同學稱呼)作品集中,便有這個問題的出現。作品集全程DIY,雖然作品完成的不錯,但可以看出作品集圖面控制上有所欠缺。但A同學坦言說,在出圖時,他會經常糾結如何把每張圖畫的複雜好看,把一些比較簡單的圖放棄掉,最後排版出來後,自覺成就感爆棚。

而這樣一種國內圖面評判思維,在申請過程中,卻讓A同學碰了一鼻子灰。對於院校申請而言,相比於滿目複雜圖像,信息得到有效傳遞更為重要,而一堆無重點的圖像堆砌除了造成考官的疲憊感外,沒有什麼額外收穫。如果大家也存在這樣的問題,以下問題請大寫加粗提醒自己去注意:

如何將設計分析圖和表現圖搭配?

如何突出表達的設計重點?

如何在單張圖紙中展現信息的多重性?

什麼時候需要出現關鍵圖紙?

什麼時候簡單幹淨的圖紙排版遠勝於堆疊羅列圖紙,什麼時候字體加得過多會造成圖面的繁雜?

常見問題3:圖紙過密▽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第四,邏輯必須要清晰明確。很多同學並不瞭解如何講述自己的設計作品,而和淘寶店家討論如何排版時,也很難將最有效的信息反饋過去,這樣得到的作品集排版會十分混亂,跳躍性思維的排版會擾亂教授的思路,甚者直接跳過這個項目。

考官為你的作品集留的時間並不多,因此如何用作品集講故事顯得尤為重要。之前康老師曾寫過關於建築方案表達邏輯的文章,將其放於此處,大家對照個人情況具體學習:

  • 創意百分百,為什麼方案一出就剩一半?

常見問題4:排版邏輯混亂▽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02 排版出圖法

“將作品集創作效率提高20%-35%”

那麼如何在作品集中展現設計的思維邏輯?如何引導教授在不同項目中體現每個項目的關鍵點和概念?如何在整個作品集中體現不同項目之間的起承轉合?經過教研團隊歷時2年的實驗、改進,從作品集項目中後期排版策略中找到了有效解決問題的方法。

按照以往的作品集項目創作順序來說,一個項目的從最初到最後落地完成,大致上會經歷上面的流程,而從順序中我們可以發現,原本“排版”這個步驟是非常後期的一步。之所以排得靠後,是說原本應該等前面所有的步驟完成,等該出的圖都出全之後,再從中摘取必須要呈現的圖,進行視覺優化和排版組合。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而排版出圖法則是根據項目前期發展,先確定最終的排版策略,然後根據排版有目標和側重地出圖。具體解釋如下:

當我們的設計概念確定,設計方案進行過調整優化後,在準備真正動手進行設計實踐之前,先根據最終構想的成品和過程中必須要呈現的步驟進行初步排版規劃,然後再進行設計實驗和按需出圖的過程。簡言之,等於先進行一個規劃,明確我們最終需要呈現什麼元素,實現過程有哪幾步,每一步必須要有多少張xx圖,然後再根據規劃有目的地行動。

這樣做最大的好處是:因為確立了初步排版方式,流程清晰,所以接下來的目標指向會更明確,行動也更高效。在不代做的情況下,可以最大化緩解大家當下時間緊任務重而造成的焦慮情緒,方向感讓同學們得以快速行動起來,並且更專注、更高效。

Z同學,2017屆學員,獲賓夕法尼亞大學,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南加大,哥倫比亞大學等院校offer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G同學,2017屆學員,獲AA、UCL、RCA 等院校offer

項目終於完成了,淘寶排版值得我投奔嗎?

而對於還未開始作品集創作的同學,老師還有兩點需要提醒大家:

1. 千萬不要盲目的開始製作或修改自己的項目,因為在對作品集沒有清晰的認知,且對目標院校作品集要求沒有做過梳理前,所做的努力基本都是徒勞。

2. 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在沒有瀏覽過上百份作品集之前請不要開始修改或者開始自己的作品集。大量的成功案例瀏覽可以幫助大家積累許多作品集創作方向、排版方法、方案策略思維以及審美上的經驗等等。

03 導師總結

正如之前所言,一本具有衝擊性強烈的作品集在視覺上確實會在第一時間吸引考官。但吸引注意力之後,如何通過排版邏輯以及作品質量,在這極短的時間裡留住考官的視線才是同學們在創作中思考的關鍵。

所以,從一開始同學在做設計的時候就要明確自己要什麼,要解決的是一個什麼樣的問題,探討的是什麼樣的可能性。這便需要同學們具備一個清晰的邏輯思維鏈條。而

“敘事“在“感同身受”和“共鳴從生”的基礎上,情節邏輯和戲劇效果都能夠通過你的合理敘述自然地傳達給考官。因此,作為理性與感性並存的建築設計學科,“敘事”也相應成為建築作品集中最常見的設計題材與設計手段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