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做完作品集

投了4、5所院校

拿到offer滿心歡喜,一看:

F**k!不是自己最想去的那所!

當你面對這種尷尬時,你會作何選擇?

這種情況不在少數,事實上,80%的人在權衡時間成本的投入後會選擇接受,接受一個不太滿意的offer,並認定這是命運的安排;20%的人會接受這個時間沉默成本,然後堅持為上內心中的理想院校而“二戰”。

今天的文章,與大家分享一位勇於接受沉默成本,堅定選擇後者的“少數派”的故事:

01 二戰經驗:沉默成本&項目重建

“原有項目如何提取精華”

L同學初到漢藝報名時,時間已經到了當年的10月,當時她已經有了一份作品集,也已申到了加拿大某校的offer,但這並不是她心目中最理想的offer,心有不甘的她百般糾結後,仍然毅然決定換機構,重新開始

初次對L同學作品集進行評估時,我發她是一個很有想法的同學,而且通過之前的作品集也可發現,L同學瞭解基本創作邏輯,也可以看到她對於各種材料和表達形式的嘗試與應用。但對於申請倫藝甚至英國方向而言,她的作品集中也存在一個“致命”問題——作為一份平面設計的作品集,裡面基本看不到學生對平面設計的理解和表達:

L同學的四個項目中,三個比較側重於手工製作和雕塑,而另一個則是結合了刺繡和書法,去表達中國文化,但對於各種材料、媒介和形式在平面設計中的應用卻並未有太多體現,這樣的作品集只能展現學生部分實力,卻沒有表現出最基本的認識和表達。

而英國“佔位”的事情已然是公開的秘密,10月份開始到deadline時間已然十分緊張,因此全部項目推翻重做的方法並不適合L同學,於是在第一次課程之後,我與教務老師及L同學溝通後,為他確定了專屬的作品集創作方案:

依據L同學個人興趣及所長,新做一個VI設計的項目,原有的四個項目中,主要進行三個方向的改變:

摘取部分內容,重新發散,做成新項目——抑鬱症項目納入“鬼壓床”主題的版式設計中,將原有的部分圖片作為來源,同時增加許多新的視覺元素。

進一步主題拓展深入——“活著”主題的裝置設計需要進一步的拓展,並將其與平面設計做更好的結合;

規整手工製作感較強的作品,放到Other Works中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02 二戰經驗:突破既定認知的枷鎖

“從項目創作中,瞭解真正的表達”

對於國內藝術生而言,兩個難關必然要過:藝考、高考,為能入學國內名校,每位同學基本都要經歷半年以上封閉式魔鬼訓練,而這個漫長且重複性的標準化繪畫學習過程,使得很多同學談畫色變,對於繪畫十分牴觸。

L同學便是其中一個代表人物——在面對版式設計以及字體設計需要用到手繪元素的部分,她都表現的很是抗拒和為難。但事實上,繪畫的基本能力也是貫穿在平面設計的諸多方面的,且對於申請國外本科,尤其是倫藝等頂級名校而言,展現手繪能力是必須要有的步驟。因此,幫助L同學建立起繪畫的信心便成了創作的當務之急。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為了消除L同學對於繪畫的隔閡,我挑選了大量風格各異,且與大眾認知中“手繪好”的插畫大相徑庭的作品,仔細與它講解了當代繪畫審美風格,對於材料運用、造型和色彩間的關係,以及形式和表達的重要性。並在之後逐漸讓她為我講解一副作品的風格和優秀之處,幫助她學習自主思考。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之後在L同學繪畫時,已經明顯有突破,不再是之前的排斥感。我建議她結合主題和繪畫能力,選擇一種合適的工具去表達自己,比如說圓珠筆,並要求她不要去在意畫面是否夠沒,而是要求他去畫出一種“粗礪、生澀”的感覺。

最終L同學克服了繪畫難關,且打開了新的思維領域,勇敢接受新的繪畫方式,大膽突破自己對於繪畫的既定認識,不斷嘗試新的形式和表達。而最終的效果,offer已然做了回答。

03 二戰經驗:排版見真招

“我是最瞭解自己作品的人”

關於排版,很多同學不會太放在眼裡,往年也有過同學項目做完就去海外旅遊的例子。更多同學第一想到的便是淘寶,幾十塊的價格,看似省心又方便,卻不知吞掉了多少頂級院校的offer。教研團隊經過多年的教研經驗發現,淘寶排版的劣勢在於——你永遠也無法讓一個靠淘寶過活的賣家,用心體會你的項目做出來有多不容易。具體解釋:

1. 有很好的設計想法,但排版邏輯出現混亂,沒有將設計表達出來,而且十分印象作品集觀感體驗。

2. 作品完成質量屬於中上等,但排版卻過於精緻,從字體選擇到版式都很好,但和項目風格或審美有著較大差異。

最瞭解大家項目和作品集的人,只有同學們自己,項目那個地方更為出彩,那個地方需要適當弱化都是大家最清楚,與其花錢讓自己做監工,自己成為排版者才是最理智且高效的辦法。這也是我與L同學在創作之初便講清道明的部分。

所以作品集創作階段,L同學還上了一段時間的Photoshop軟件基礎課,重點了解了一下在Photoshop中各種調色和製作特殊效果的技術,並將它們應用在了她的拼貼和手繪作品中。以其“鬼壓床”項目為例,L同學便在排版及PS老師的幫助下,將圖像數字化處理,進一步加強了作品中“不和諧”的視覺味道,通過大膽地對比和衝突去闡釋她對“鬼壓床”的理解和感受。

當申請完發現拿到的offer都不想去時……我做了一個艱難的決定

04 導師總結

對於還在準備申請的同學而言,從別人的成功案例中借鑑到對自己有用的東西比什麼都重要。比如總結一下L同學的成功經驗,我們更應該從中得到如下思考:

1. 相比功底,你的抗壓能力有時更重要。每個人都想追求名校,誰不想上top1呢,但是面對不夠理想的結果,卻不是誰都有魄力接受那樣的沉默成本,接受自己之前的付出付諸東流。咬牙堅持or就地放棄,常常就在一念間如果自認抗壓能力一般,唯一的辦法就是早點準備。

2. 你的導師來自哪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可以做到對哪都很熟悉。哈佛的畢業生也不是100%就意味著好老師,這不是邏輯對等的代名詞,卻更像是心理安慰劑,對麼?而實際上,老師教學實力的高低最根本的取決於是否有持之以恆的教研分析,正如L同學的主帶導師雖不是倫藝出身,但不影響他對倫藝的瞭若指掌和準確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