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歲加入紅軍,建國女兒官至正國級,女婿成總理

楊振德(1876.8 -1940.11.18),曾用名寶峰、夢醒,出生在湖南省長沙市的一個仕宦家庭。祖父是位經商的大業主,到父親這輩家道中落,幾個兄弟中,要算楊振德的父親還有些出息。她14歲時父母相繼去世,是個獨生女。親人的不幸,激奮著這位少女酷愛讀書,發誓學醫。

楊振德25歲時,與一位廣西武官鄧廷忠結婚。當時鄧廷忠死了妻子、有3個兒子(長子鄧元聖成年後去世,另兩子早夭),楊振德做了他的續絃。鄧廷忠當時官至廣西南寧鎮臺,可以說一夜之間,楊振德有了榮華富貴的生活,但她頭腦十分清醒:丈夫帶來的榮華和權勢都是靠不住的,最可靠的還得是自己。婚後,她繼續潛心研究中醫,給當地民眾施醫診病。上至官員夫人,下至貧窮百姓,無論是誰找到她,楊振德都一視同仁,懸壺濟世,她醫術高超,療效很好,在當地民眾中取得了較高的威望

57歲加入紅軍,建國女兒官至正國級,女婿成總理

1904年,振德生了一個女兒,取名鄧玉愛,學名文淑,也就是後來的鄧穎超。但是他的丈夫重男輕女要把自己的女兒送掉。楊振德死活不同意,拿著菜刀對丈夫說:“你要把女兒送人,就先殺掉我!”最後丈夫答應收下這個女兒

日子雖然清貧,但楊振德卻絲毫沒有放鬆對女兒的教育。1915年,鄧穎超虛報2歲,又連跳兩級,考入天津直隸第一女子師範學校預科讀書。在天津鄧穎超還遇到了一個非常有才華的年輕人,這個年輕人,名叫周恩來。兩人第一次見面時,周恩來21歲,鄧穎超17歲,正是花樣的年紀。

1925年,穎超和恩來在廣州結婚,楊振德為了不影響女兒和女婿的精力,獨自一人去廣東省找了一份教師的工作。 鄧穎超和周恩來結婚後,楊振德和他們生活在一起。1926年12月,周恩來離開了廣州到上海。

57歲加入紅軍,建國女兒官至正國級,女婿成總理

後來女兒鄧穎超受新思想影響,走上革命道路,楊振德非但沒有阻攔,還在背後默默支持著。1932年已經57歲高齡的楊振德,跟隨女兒女婿來到了中央蘇區,加入了紅軍隊伍,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軍醫。在之後的幾年內,楊振德為革命做出了卓越的貢獻,曾一度被敵人抓住,但是始終不動搖自己的信念。

1937年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時,國共談判,提出釋放被捕的政治犯,需有人出保才能釋放。楊媽媽不願連累別人,對敵人講:“我無親無故,沒人出保,你們要放就放,不放就算!”直到反省院關了門,她才最後一個被放出來,住在九江一個尼姑庵裡。恩來得知後去看她,並將這個消息寫信告訴了正在北京西山養病的穎超。以後,侵華日軍進逼九江,佔領了蕪湖,人們紛紛逃難,黨組織想方設法把楊媽媽接到武漢。那時,穎超已到武漢八路軍辦事處工作。

57歲加入紅軍,建國女兒官至正國級,女婿成總理

1939年武漢形勢緊張,楊媽媽同武漢的工作人員一同轉移撤退,幾經周折,1940年才到重慶。幾十年勞累成疾,楊媽媽的身體已經很衰弱了,加上環境險惡,老人家經不住折騰,終於病倒了。1940年冬天,楊媽媽在八路軍駐重慶辦事處病逝,享年65歲

她的女兒鄧穎超,在建國後官至全國政協主席,成正國級領導,而女婿周恩來則成國務院總理,備受百姓愛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