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

什麼叫文明?首先是有高端的文字,用文字來記錄高端的事情、處理高端的事情。代表擁有高端文字的標誌,是擁有經、史、子、集。(關於何謂經史子集,我就不解釋了,不懂的人自己去百度)

一個國家,如果擁有經、史、子、集,必然進入了高端智慧指導生產生活、治理家國社會的時代。至於什麼神廟建築、巨石陣、金字塔之類,自然是屬於小兒科了。反之,一個國家,如果經、史、子、集缺少一樣,那麼,其智慧必然是不健全的。

不知從何年何月起,至少三四千年前,中國就進入了職業化的修史時代,用今天的話來說,史學成為了一個專業。國君的衣食起居、一言一行,國家每天發生的每一件大事,都會被史官記錄下來,作為修史的第一手資料,存入檔案。由此,史官們編撰出“某皇帝實錄”,進一步整理為“某朝實錄”,再進一步,才會出現《X史》。僅僅清朝宮廷的檔案,至今,還沒有整理完呢。

除此之外,省有省志,府有府志,縣有縣誌;還有不可窮盡的家族譜志。為啥中國文獻浩如煙海?文獻資料實在太多太多。多到什麼程度?一個人生下來就識字,開始讀書,活八輩子,也讀不完。

中國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

啥叫高端文化?啥叫文明?這才是。

中國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也許是這樣的。因為,在小人眼裡,天下人皆為小人。

如果寫史的人皆為小人,那麼,歷史當然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可是,古人為人做事,是有底線的,尤其是,古人十分重視造福後人。

古人修史的主要目的之一,是為了後人“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因此,在選拔修史人員時,條件十分嚴格,甚至苛刻,非德才兼備者不足以擔當此任。因此,歷朝歷代,能夠參與修史,那是十分榮耀、足以光宗耀祖的大事。唐代宰相薛元超因為沒能參與這事兒,以為平生憾事,死不瞑目。

某些人以為,“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因此,勝利者必然極端醜化對手,美化自己。

果真如此嗎?

我們先從二十四史的前二史說起。

《史記》、《漢書》,是漢朝人寫漢朝事,而且《史記》所寫的漢武帝時期的事,漢武帝還活著呢。反正,兩部史書都是經過漢朝朝廷認可了的。

在《史記》、《漢書》中,漢朝的開國皇帝劉邦,被美化成盡善盡美的高大上的形象了嗎?恰恰相反,劉邦的各種毛病,被充分記錄下來了。

青年時期的劉邦,有這樣的毛病。《史記》、《漢書》:“高祖為人,……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吏,為泗上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

在起兵造反時,是這樣對待知識份子的。《史記》:“酈食其……乃求見說沛公。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足。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於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上坐。”《漢書》: “沛公西過高陽,酈食其……乃求見沛公。沛公方踞床,使兩女子洗。酈生不拜,長揖曰:‘足下必欲誅無道秦,不宜踞見長者’。於是沛公起,攝衣謝之,延上坐。”

在與項羽爭奪天下時,項羽以劉邦父親的生命相威脅時,劉邦是這樣對待的。《史記》:“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漢書》:“羽亦軍廣武相守,乃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亨太公’。漢王曰:‘吾與若俱北面受命懷王,約為兄弟,吾翁即汝翁。必欲亨乃翁,幸分我一杯羹’。”

在奪取天下之後,大功臣韓信是這樣看待劉邦和自己命運的。《史記》: “上令武士縛信,載後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高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天下已定,我固當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繫信。至雒陽,赦信罪,以為淮陰侯。信知漢王畏惡其能,常稱病不朝從。信由此日夜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漢書》:“高祖令武士縛信,載後車。信曰:‘果若人言,狡兔死,良狗亨。’上曰:‘人告公反’。遂械信。至雒陽,赦以為淮陰侯。信知漢王畏惡其能,稱疾不朝從。由此日怨望,居常鞅鞅,羞與絳、灌等列。”

劉邦本事很大,毛病也不少,對吧?

請問,某些醉心於編排漢朝“穢史”的人,你們的“穢史”資料,難道不是主要來源於這些史書?既然如此,那麼,“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諸如此類的高論,又是從何而來?

《元史》,確實是勝利者書寫的。那麼,在明朝史家的筆下,元朝帝王形象如何呢?

《元史》這樣評價成吉思汗:“帝深沉有大略,用兵如神,故能滅國四十,遂平西夏。其奇勳偉跡甚眾,惜乎當時史官不備,或多失於紀載雲。”

《元史》這樣評價元太宗窩闊臺:“帝有寬弘之量,忠恕之心,量時度力,舉無過事,華夏富庶,羊馬成群,旅不齎糧,時稱治平。”

《元史》這樣評價元憲宗蒙哥:“帝剛明雄毅,沉斷而寡言,不樂燕飲,不好侈靡,雖后妃不許之過制。”

《元史》這樣評價元世祖忽必烈:“世祖度量弘廣,知人善任使,信用儒術,用能以夏變夷,立經陳紀,所以為一代之制者,規模宏遠矣。”

“歷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嗎?中國歷史是不可以隨意歪解、胡編的,今天歪解、胡編,明天就會被打臉。當年搞“古史辨”的“民國大師”,基本上臉被打腫。

中國的史書的記載是可信的,經得起考驗的。比如,《舊唐書》:“(武德)九年,……(八月)癸未,突厥頡利至於渭水便橋之北,……乙酉,(唐太宗)又幸便橋,與頡利刑白馬設盟,突厥引退。”《新唐書》:“(武德)九年六月,……(八月)癸未,突厥寇便橋。乙酉,(唐太宗)及突厥頡利盟於便橋。”兩《唐書》講述了同一件事:唐高祖剛剛禪位於太宗的武德九年(626年)八月,“突厥頡利至於渭水便橋之北”,唐太宗只好與他們會盟。這麼個細節,在出土的《大唐故右威衛將軍上柱國安府君墓誌銘並序》中,都有更詳細的記述。面對頡利可汗陳兵三十萬於長安城下,通過溝通,頡利可汗同意談判,但是要求唐太宗親自來談,而且不得帶隨從。唐太宗只帶了這位名叫安元壽的衛士,親自到頡利可汗帳中。雙方談了些啥,不得而知,反正突厥退兵了。

“歷史是勝利者書寫的”嗎?其實,二十四史,真正屬於“勝利者”撰寫的,遠不足一半。

當代人所修史書

1、《史記》,西漢史學家司馬遷撰

2、《漢書》,東漢史學家班固等撰

隔代人所修史書

1、《後漢書》,南朝宋史學家範燁撰

2、《晉書》,唐朝房玄齡等撰

3、《宋書》,南朝梁學者沈約撰

4、《梁書》,唐朝姚思廉撰

5、《陳書》,唐朝姚思廉撰

6、《魏書》,北朝齊魏收撰

7、《北齊書》,唐朝李百藥撰

8、《周書》,唐朝令狐德棻撰

9、《北史》,唐朝李延壽撰

10、《南史》,唐朝李延壽撰

11、《舊唐書》,五代晉劉昫等編

12、《新唐書》,北宋歐陽修等撰

屬於“勝利者”所修史書

1、《三國志》,晉朝陳壽撰

2、《南齊書》,南朝梁蕭子顯撰

3、《隋書》,唐朝魏徵等撰

4、《舊五代史》,北宋薛居正等撰(絕大部分內容為修隔代史)

5、《新五代史》,北宋歐陽修撰(絕大部分內容為修隔代史)

6、《宋史》,元朝脫脫等撰

7、《遼史》,元朝脫脫等撰

8、《金史》,元朝脫脫等撰

9、《元史》,明朝宋濂等撰

10、《明史》,清朝張廷玉等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