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武山|古茶山中有王后

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优质普洱茶的发祥地和原产地,分布在澜沧江两岸,所以又有江内六山、江外六山的说法。而江内六山中的易武茶山,因其面积之大、产茶之多而闻名遐迩,素有“茶后”之美誉。

“茶后”之源

“易武”一词源于傣语,意为美女蛇居住的地方,“茶山中有一花蛇洞,故名曰‘易武’”。作为云南著名的古茶区,易武茶山在普洱茶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易武种茶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有濮人(布朗族、佤族、哈尼族等)在此种茶。作为贡茶乡,易武所出产的普洱茶在清朝时便“瑞贡天朝”。

至清道光年间,倚邦、莽枝等茶山逐渐衰退之际,易武茶山迅速崛起,成为古六大茶山所产茶叶的集散地、生产地和茶马古道之源头,从而开创了普洱茶的易武时代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易武也成为了普洱茶史的一个转折点。那个时候的易武茶区,山山有茶园,从六大茶山中脱颖而出,声名远播。[1]

易武山|古茶山中有王后

“茶后”之裳

易武古镇在西双版纳州勐腊县西北,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紧靠中老边境,因海拔差异大,气候呈立体型,土地肥沃、温热多雨的生态环境亦极利于茶树生长。[2]

易武茶山的面积约750平方公里,现已查明的古茶树约7000多亩,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的茶山,曾有“六大茶山易武占一山半”的说法。因面积较大,也有人将易武茶山称为易武茶区。

易武茶山的古茶树种群较为单纯,大都属普洱茶种,较有代表性的古茶树有:易武村落水洞——高10.33米、基围1.32米、树龄约七百多年的茶王树;易武村铜箐河——高14.52米,基围1.8米、树龄约四百多年的大茶树。

此外,落水洞、刮风寨、桥头村等地都生长着大茶树,树龄数百年,基茎围140~160厘米不等,树高达23米左右,小片成林。[3]

易武山|古茶山中有王后

成片的茶园成为易武古镇最华美的衣裳,静待其享誉天下。

“茶后”之韵

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深厚的历史底蕴,甚至华美的茶园衣裳,毫无疑问是易武存活至今、并远近闻名的三大法宝,但其作为“茶后”的韵味,或言其根本缘由,则是因为易武山头出的茶口感细腻,像温柔的皇后。以下介绍三种易武古茶:麻黑茶、落水洞茶、高山寨茶。

麻黑茶

麻黑是易武著名的茶山之一,麻黑茶是易武茶价的风向标。易武几大山头出产的茶料历来受到普洱茶迷的青睐,而麻黑又是易武中最具韵味的茶。

易武山|古茶山中有王后

茶品以香韵沉稳,浓郁的蜜香,阴柔细腻为易武茶的标榜。

特点:汤糯、柔、清、雅,花果香,蜜香;早春香气极好留杯时间长,汤色油光透亮,口感宽广饱满,柔中带刚,绵密,细腻,韵致精深。

落水洞茶

落水洞茶属于矮化的古树茶,植被较茂密,生态茶园的很多大树茶是纵向生长。

易武山|古茶山中有王后

特点:树型乔木,叶水平状着生,叶呈典型的条索状,叶脉10对,芽叶色泽绿、茸毛多,适制红绿茶、普洱茶。汤糯、柔、清、雅,花果香,属于香气高扬、汤水柔和、刺激性较低的茶品,同冰岛、班章相比苦底没有那么强。

高山寨茶

易武虽已有1700于年历史,但在易武扮演重要角色的却是外来商人,高山寨的人则是易武最早的原著民之一。此处茶树树龄100多年,属乔木型,叶大而肥厚,长年不修枝,不使用任何肥料,茶叶是有机生态茶。

易武山|古茶山中有王后

特点:汤色金黄,香气浓郁,入口比较滑润,回甘快,十分耐泡,且该地的茶叶有很高储存价值和收藏价值。

除以上三种古茶之外,易武古茶还有刮风寨、丁家寨、三合社茶等,这些古茶使易武不仅具备了茶后之形,更是增添了其“后”之韵——细腻温柔。

[1]《西双版纳十二座著名古茶山一易武山》茶山历史、古茶特点,新浪博客

[2]《易武古茶山——易武古茶山介绍》地理概况,中国普洱茶网

[3]《一篇文章搞懂易武茶区的山头普洱茶》茶园、茶树,360doc个人图书馆

[4]《西双版纳十二古茶山之易武(漫撒)古茶山(图文详解)》,说茶网

版权说明:本文稿系麒龍茶典独家首发的稿件,如需转载,请标明文章出自「麒龍茶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