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几分钟读懂360的营销理念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读书笔记--几分钟读懂360的营销理念

我的互联网方法论

【后面的数字表示所在页数,无数字为序言部分】

你跟别人不一样,那你才有存在感。

实体店变体验店。

360所激发的市场竞争不是价格战,不是比卖点,而是一次颠覆性革命,颠覆传统的旧规则,建立起一套新的游戏规则。

有人说,360是通过免费做起来的,不对,360是通过一步一步踏实地解决网民安全问题做起来的。

安全问题永无止境。

大公司失败不是因为愚蠢,实际上他们有很多聪明的人才,而往往是因为自大,大公司看不懂新的模式,他们又不愿意放弃既有的业务收入而错失转型的良机,而这个小公司足够的发展时间和空间。

在新的互联网时代,把原来的用户群成功的转移到新的竞争战场。

互联网革命,消费者拥有了更多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用户为什么要用这款产品?这款产品能为客户解决什么问题?这款产品与竞争对手的产品到底有哪些不同?

要打开市场,最终要撬动用户的心,这是一个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找不到,所有战略都是空气。

互联网让信息更加透明,让信息流动更快,消费者有更多的方法找到真实的信息,消费者越来越主动。

很多创新不是从企业自身的角度出发,而是从改善用户的体验出发。 028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能解决问题的产品才是好产品,能方便,快速地解决问题的产品,那就是一流产品。 029

他们把杀毒软件搞得很复杂,十大功能,八大亮点,于是我们反其道而行,把杀毒软件搞得很简单,像个玩具,用户一看就明白,一用就上手。 029

我们的使命是帮助用户解决问题,而用户不需要了解我们使用了什么技术。 030

产品之道,大同小异,只要你是做消费类产品,是直接面向消费者的,把产品做的简单易用,用户就喜欢,做互联网,首先要感悟到这些道理,并身体力行站在消费者的立场思考问题,可以改善用户体验的机会,改善用户体验,意味着创新的开始。 030

互联网之所以能够免费,因为一款产品用免费获得海量用户基数后,它的边际成本趋于零,然后通过广告和增值服务的方式赚钱,实际上是创造了新的价值链。 031

商业模式的基础是用户,商业模式不是赚钱模式。 031

商业模式的核心是产品,是通过产品为用户创造价值,商业模式还包括寻找需求最强烈的用户群,用聪明的推广方法接触这些用户,在接触的过程中不断把产品打磨好,等你有了巨大的用户基础,是一定能赚到钱的。 031

商业模式至少包含四方面:产品模式,用户模式,推广模式,收入模式。 032

商业模式就是你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给什么样的用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在创造用户价值的过程中,用什么方法获得商业价值。032

产品模式:所有商业模式都要建立在产品模式的基础上,没有对产品和用户的思考,公司是不可能做大,所以,你提供的产品是什么?能为用户创造什么价值?你的产品解决哪一类用户的什么问题?你能不能把贵的产品变成便宜的,甚至是免费的,能不能把复杂的变成简单的,我认为,这是一个创业者在研究商业模式的时候,首先要考虑的问题。 032

用户模式:一定要找到对产品需求最强烈的目标用户。如YY对于游戏公会的人,感受最强,需求最强。

推广模式:这就是以怎样的方式接近目标用户群,真正的推广模式是要根据你的用户群和产品,去设计相应的推广方法。砸钱式推广,往往给人带来错误的判断,真正的推广是对产品不断完善和提升,在推广过程中,你要研究市场,跟目标用户打交道,了解用户真正的需求,了解用户使用产品时遇到的困惑和问题,再反馈到产品上进行改进,由此不断调整和完善,这样,即使推广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但是通过推广,你发现产品的问题,了解真正的用户需求,发现新的用户群,这些收货远比单纯的产品安装量要有价值的多。 034

收入模式:通过产品获得巨大用户基数,在此前提下考虑,怎样获取收入。 034

没有用户价值,没有商业价值。 035

如果把一件事做成功,一定要重视用户价值,一定要把用户价值放在公司的收入之上。

4D:产品 价格 渠道 促销

很多传统企业在向互联网转型的时候,也只是简单地在互联网卖东西,把原来跟客户打交道的这套方法搬到了互联网上。 044

让用户感知到你的存在。 044

微信把运营商打成流量管道,要理解互联网思维,那就要有用户的概念,人们在网上缴话费,觉得自己跟各个互联网公司打交道,而不是跟运营商,运营商的服务价值除了通话质量和网速,根本没有体现出来,所以微信让运营商跟中国几亿给它交话费的人隔绝了,运营商不再接触到用户,不可能理解用户的需求,不再推出新业务,变成纯粹的流量商。 045

互联网思维,如果没有造纸厂,印刷厂,报纸能造出来吗?在新闻生产链条里面,印刷厂有价值,但作为读者,谁在乎是谁印的报纸,所以,印刷厂的价值在这个价值链里被边缘化了。 046

用户的定义在我看来,是那些你能长期提供一种服务,能长期让他感知你的存在,能长期跟你保持一种联系的人,只有在互联网上积累了足够多的用户,才有能力把其中一些用户转成你的客户。 046

当传统企业进军互联网的时候,当然客户的钱还是要赚,但是要想想谁是你的用户。 046

传统企业转型互联网,不要一上来就想怎么去赚消费者口袋里的钱,以前卖手机,卖出去以后买方就跟你没关系了,他交钱成为你的客户,但不是你的用户,因为你根本不知道他怎样使用手机,要与客户发生联系。 047

互联网盈利的三总模式:

1.利用互联网卖东西,卖真实的商品,叫它电子商务,卖股票,基金等理财,叫它互联网金融,卖虚拟服务,餐馆打折券,叫O2O,即以互联网为平台,做传统生意,只发挥了互联网的特点,就是网聚人的力量。

2.靠广告收入,就是当你的服务不能赚钱的时候,有足够多的用户,向他们推荐其它的产品和服务,实际上这是广告,跟免费看电视里面有广告一样。

3.以网游为代表的增值服务,人民币玩家。 049

在360,我们判断一款产品好不好,不是看它能帮公司赚多少钱,而是看能帮用户解决什么问题,更进一步,在为用户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户是不是感到简单,方便,甚至能获得一种愉悦感。 051

一款好的互联网产品,并不是把产品卖给用户就完事了,互联网产品的本质是服务,产品本身,所以,既然是一种服务,软件和网站都是一个载体,一座桥梁,这个窗口,你把服务传递给 用户,用户的需求在不断改变,你能感觉到,就要随时调整。 058

好的互联网产品有两个特征:

1.它要能在一个点上打动用户。

2.它一定在持续改进,持续运营。

这是互联网产品的一个魅力。 058

无论你的想法高明与否,我认为都不如用户的选择高明,想法要拿到市场上验证,对了,马上能看到增长,不对,你调整的成本也很低。 060

用户记不住那么多,用户关心你是什么,所以要有鲜明的定位,要告诉用户为什么用你的产品,能得到什么样的好处。 061

这个时代,做产品一定要做减法,一定要找对一个点,在这个点上做到极致,否则你什么功能都做了,最后什么功能都不突出。 061

创新的三种形式:

1.发明

2.商业模式上创新,把贵的东西做成便宜的,收费的做成免费的。

3.体验上创新,复杂难用的东西变简单,把笨重的东西变成便携。 065

苹果用户体验简单到极致 067

用户选择产品 075

让消费者对产品有感知 084

颠覆性创新都是从细节入手,从不起眼的地方出发,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不断完善。 084

小公司必须从大公司没看到或者看不起的地方起步,才有可能做大,才有可能颠覆。 085

iPod→iPod Touch→iPhone→iPad

乔布斯的战略不是大跨步的战略,而是一步一步地走,每一步都在不断捕捉当前的用户需求和市场状态。 091

只要给用户带来比别人更好的,一流的体验,那么就是在创新,这种创新与做出核心技术同样重要。 093

技术是手段,结果成了目的。 094

《定位》 系列 《创新者的窘境》 《创新者的解答》 《柔道战略》 099

痛饮狂歌空度日,飞扬跋扈为谁雄。 107

免费,free

免费是互联网的重要精神,有三层含义

1.含义是免费,我不挣老百姓的钱,但免费可以为我带来最大的市场份额,带来忠诚的用户群,带来品牌知名度和价值。

2.含义自在,便利,无论做软件还是做服务,都应该让人感到网络生活的自在,便利。

3.含义自由,在互联网上,你要放开了去创新,想到了就做,而不是模仿他人。 107

真免费和假免费,免费看病,存话费送手机,假免费是一种营销手段。 108

当一种互联网软件以趋于零的生产成本和同样趋于零的流通成本抵达海量用户的时候,它的价格自然也趋于零。 用的人越多,互联网成本越低。 110

凡是每个人都需要的,都应该是免费的。 113

羊毛出在猪身上,学术说法,第三方补贴。 113

超出预期的体验,不一定是给用户1万块钱,而是超出用户的期望,才能获得用户更高的满意。 150

先创造用户价值,然后再创造商业价值。 156

做产品的时候,要忘掉那些概念,忘掉那些大趋势,尽量去观察用户。 164

我把这两点称为微创新的规律:

1.从小处着眼,贴近用户需求心理。

2.小步快跑,快速出击,不断试错。 178

用户不会因为你做了一个平台就接受你的产品,最忌讳就是一上来就冲着宏大的平台化思维做,说服用户使用你的产品,不需要吹嘘十大功能,只需要一个突破点就可以了。 186

互联网里的平台不是做出来的,都是积累起来的,是在为用户服务的过程中形成的,最开始都是从一个点做起。 187

概念都是正确的废话,概念正确并不意味着消费者一定用你的产品。 199

解决问题,不是空谈理想。 199

战略必须落地到产品。 204

不管战略规划得如何宏大,最终要落地,就需要打开市场,而要打开市场,最重要的是打动用户的心,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切入点,这个切入点找不到,所有的战略都是空气。 204

做战略规划时,一定得具体到产品。 206

用户想到的,你帮他做到,用户没想到的,你也帮他想到。 212

从用户吐槽中看到产品最真实的问题。 223

扁平化与小而美,拆分成各个小团队。 237

不在于管理流程而在于答案本身。 251

所有管理流程都是为公司业务服务的,如果抛弃了业务的目标,变成了为了管理而管理,天天在那搞架构,搞流程,但一旦脱离了产品,实际上就脱离了市场,脱离了用户需求,这种公司基本上就是靠惯性在发展,很快就会被市场颠覆。 25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