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亮揭祕品牌升級邏輯:電咖如何突圍市場?

面對著今年新造車勢力集體的高調發聲,此前一度低調的電咖汽車也按捺不住了。

7月31日,電咖汽車向外界曝光了旗下新品牌“ENOVATE”及其首款中高端車型設計草圖。公司董事長兼CEO張海亮宣佈,新品牌將在下半年擇機正式發佈。

張海亮揭秘品牌升級邏輯:電咖如何突圍市場?

據悉,新品牌首款產品為純電動中大型SUV,計劃於2019年下半年推向市場。在高端品牌ENOVATE推出後,電咖將擁有原先電咖系列產品和ENOVATE在內的兩條產品線。前者定位於打造國民精品小車;後者則主打中高端,對標寶馬和特斯拉等豪華品牌。

“其實,從八九個月前開始我們就開始著手打造高端品牌了。”張海亮向愉觀車市表示,推出高端品牌早就在計劃之中,而之所以有此規劃,一方面是電咖安全有能力去駕馭高端品牌並推出高端車型,另一方面則是市場需求使然。

張海亮的“野心”

電咖汽車前生隸屬於樂視汽車的版圖之一,在這一品牌在誕生之初,電咖的產品規劃就是聚焦於開發A00、A0級經濟型電動車。當時的官方描述是,電咖目標成為實現A00級純電動汽車全球銷量第一。

在電咖汽車成立當年,它便與眾泰汽車合作,推出了量產車型——電咖芝麻E30,也就是後來的“眾泰芝麻”純電動車。

2017年10月底,原上汽大眾掌舵人、樂視汽車全球CEO張海亮以電咖汽車董事長兼CEO的身份開啟二次創業。在醞釀新一輪企業發展規劃之時,張海亮快速招兵買馬,並挖來了原上汽大眾多位高管。

其中包括首席營銷官(CMO)向東平,其曾任上汽大眾大眾品牌事業部部長兼銷售部部長、沃爾沃中國執行副總裁等職,曾任上汽大眾車身經理、車身科高級經理、產品工程部部長等職的首席技術官(CTO)牛勝福,以及同樣來自於上汽大眾體系的首席人事官(CHO)金迪、首席財務官(CFO)陳曉斌、首席製造官(CPO)劉巖等人。

張海亮揭秘品牌升級邏輯:電咖如何突圍市場?

與此同時,為了快速搶佔市場,2017年11月16日,電咖第一款A0級車EV10正式上市,補貼後售價為5.98-6.78萬元,該車由東南汽車代工生產。截至目前,該車累計銷售已超2000輛。

雖然2000輛這一銷售成績對於一家傳統車企來說顯得微不足道,但在新造車勢力集體面臨交付難以及資質困境的背景下,電咖已經算是跑在了前列。

但顯然,這一支由張海亮所聚集起來的上汽大眾系“明星團隊”不會滿足於持續打造低端產品。因此,在執掌電咖後,張海亮就開始全力籌備高端品牌,而這也正是張海亮所說的企業在不同的發展階段所聚焦的點不同。

“電咖汽車從一開始,推出精品小車,主要是滿足租賃市場和一些年輕客戶的將其作為代步工具的需求,但這個車肯定不代表著整個電咖公司的實力和形象,所以我們要推出這樣一個高端品牌,證明自己的同時,滿足市場對於高品質大型純電動車的需求。”張海亮說。

高端化挑戰

按照電咖的規劃,ENOVATE將按照德系高端品牌的質量標準來打造,由電咖自主建設的紹興工廠生產,該高端生產工廠正在建設中,預計明年6月份可以建成投產。生產資質方面,電咖實施的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申請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另一方面則通過收購西虎汽車獲得了SUV生產資質。

據張海亮介紹,ENOVATE第一款量產車處於基本研發完畢的狀態,由現任電咖設計副總裁,前保時捷918 Spyder及911 GT2 RS的設計師Hakan Saracoglu主導該車型的造型設計,產品定位對標特斯拉Model 3和寶馬i5車型。

張海亮揭秘品牌升級邏輯:電咖如何突圍市場?

不僅如此,ENOVATE品牌將推出全新智能數字化架構iMA,該架構可圍繞用戶出行場景提供智能化服務,同時支持軟件快速迭代雲端刷新,可綜合智能駕駛、AI生活助手、語音控制等多種應用場景。圍繞這個架構,電咖將在5年內推出8款產品,分別覆蓋分時共享、私人以及高性能車市場。

牛勝福指出,iMA架構將成為公司整個產品體系的技術核心,不僅將大大提升電咖產品的智能化,為用戶提供更加多樣的人性化服務,而且通過越來越多的裝車數量可以加速獲取大數據,促進AI的迭代速度。

“我們這支團隊在雙品牌運作上非常有經驗,當然ENOVATE的品牌定位與當年上汽大眾的還不太一樣,我們的定位更接近於寶馬好MINI這種差異化的人群定位。”向東平說。

從團隊、研發、製造、營銷等各方面來看,電咖似乎都已萬事俱備,但品牌高端化的壓力依舊不言而喻。

不可否認,這幾年來,國內自主品牌通過新一輪的高端化衝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像吉利的領克、長城的WEY,以及上汽榮威等品牌都已經逐漸獲得消費者認可,但它們的成功來源於自身積累了十多年的強有力的體系基礎,而新造車勢力作為“新生兒”,當下的重點還停留在打通資金、生產製造和營銷體系等環節上。即便是手握幾百億資金的蔚來,其首款產品ES8的交付也經歷了許多磕磕絆絆,市場上對其正式交付版產品的質疑更是不絕於耳。

從市場競爭來看,先不論如奧迪奔馳寶馬等傳統豪華品牌在電動化領域的頻繁發力,特斯拉的國產化也將為新勢力的品牌向上帶來極大的壓力。此前一位蔚來汽車的內部人士曾向愉觀車市直言,如果Model 3能夠在國內市場順利上量,對任何一家新造車勢力來說都是很大的衝擊。

一邊是跨國豪華車巨頭們的快速突擊,另一邊是特斯拉的國產,加上新勢力之間的明爭暗鬥,在多重夾擊下,電咖的高端化戰役難言輕鬆。

新勢力如何突圍市場?

國內的新造車勢力發展到當下的階段,其實各家的產品路徑和戰略規劃也相對清晰。

一類是以電咖、新特為代表,從 A0 級小型電動車切入打開市場,並通過這類車型快速搭建起覆蓋研發、製造、渠道等一系列的體系能力,之後衍生出全新高端品牌。

一類是以蔚來、前途為代表,以電動超跑樹立品牌打響知名度,之後切入中高端SUV市場。

還有一類則以合眾、威馬等車企為代表,將先期產品定位於最主流的10-20萬元電動SUV市場,之後再拓展至更多細分市場,威馬EX5已經於今年4月上市並計劃在下半年實現交付,合眾新能源首款量產車哪吒N01也將於8月正式上市。

產品定位雖有不同,但新勢力都不約而同地將創新特別是智能化突破視為企業的核心賣點。

比如,張海亮將電咖定義為是一家硬件、軟件一體化的未來公司,除了堅定德系風格在製造層面的硬派嚴謹之外,還將利用互聯網思維改造和變革傳統汽車行業的迭代週期。原來動輒6-7年的產品週期現在將極大縮短。電器架構、電驅系統、車聯網系統等方面,更新換代週期甚至能與智能手機相媲美。

合眾新能源的目標也是打造“下一代智能移動終端”,合眾認為撬動市場的支點在於智能技術。在智能駕駛方面,合眾Eureka 01概念車上的PIVOT智能系統無人駕駛功能,已經實現了包含低速自動駕駛、車自動找人及自主代客泊車、在行駛途中實現障礙避讓等功能。

造車新勢力這樣的產品定位符合汽車產業朝著“四化”變革的趨勢,同時也是他們與傳統車企競爭的主要突破點。

傳統車企雖然擁有經過時間和市場檢驗的成熟體系,但是規模太大包袱太重,在轉型過程中不如造車新勢力靈活,所以新勢力必須在這兩三年中迅速在市場紮根下來,否則一旦傳統車企在創新技術上實現迎頭趕超,那新勢力要突圍市場將更加困難。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產品。2019年對於新造車勢力來說是一個產品大年,大部分品牌的首款量產車都將在這一年集中上市,產品能否經得起市場考驗,答案很快就將揭曉。

最後一點,汽車行業是講求規模的行業,沒有規模的企業一定會隨著市場的洗牌而倒下,就像合資品牌昌河鈴木的退出,中國汽車市場的馬太效應已經愈發明顯。

在這樣的背景下,如何才能擠進造車新勢力的頭部陣營,成為那最後能夠活下來的3-5家企業,這是考驗每家新造車勢力的難題。據悉,電咖的規劃是在2021年和2025年分別實現10萬輛和36萬輛的計劃銷量,合眾的目標則是在2020年實現累計超過10萬輛的銷售規模。

戰爭一觸即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