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被指是「三一八慘案」元兇,嚴詞拒絕日本人拉攏,死後享受國葬

“了世間生死而來,形沒性存,若憫群倫仍普渡;系天下安危甚巨,人亡國瘁,悲深薄海況親知。”

這是近代實業家龔心湛,在段祺瑞的葬禮上送上的輓聯。寥寥數筆,卻足以描述段祺瑞的一生。段祺瑞生於安徽,以清末武狀元身份留洋德國。回國後跟隨袁世凱天津小站練兵,從此發跡。此後的短短十幾年間,段祺瑞迅速爬上人生巔峰。四任國務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一生大起大落,充滿傳奇色彩。

他被指是“三一八慘案”元兇,嚴詞拒絕日本人拉攏,死後享受國葬

雖成長於晚清時期,但段祺瑞畢竟喝過洋墨汁,思想也頗為開明。而且人格形象皆頗佳。袁世凱死後,北洋軍閥裡數段祺瑞的威望是最高的。段公素來篤信佛教,平日多半吃齋。生活作風極為樸素。據史記載,段祺瑞貴為北洋政府的國務總理,一直住在自己租來的簡陋寓所裡,沒有半分私產。段祺瑞做人信條裡有“六不”,指的是“不抽、不喝、不嫖、不賭、不貪、不佔”,當時人稱頌其為“六不總理”,在那個軍閥混戰,無官不貪的年代,段祺瑞看上去更像個另類。更令人津津樂道的是,段祺瑞因“通電共和”、“抵制洪憲”和“討伐張勳”這三件事,享有“三造共和”的美譽。

他被指是“三一八慘案”元兇,嚴詞拒絕日本人拉攏,死後享受國葬

歷史在很多時候,就像一個濃妝豔抹的姑娘,你看不清她原本的模樣。段祺瑞“三造共和”,被稱為“六不總理”。卻因為一次偶然事件,被死死的釘在恥辱柱子上,甚至被後人唾罵了一百年。這次偶然的事件,便魯迅先生筆下《紀念劉和珍君》這篇文章裡所描述的“三一八慘案”。

“三一八慘案”發生後,輿論普遍認為,幕後的元兇為當時北洋政府的執事段祺瑞。殊不知段祺瑞也僅僅只是一個“背鍋俠”而已。當時的北京城,內有馮玉祥控制,外有張作霖把守。段祺瑞充其量也只能算半個傀儡而已。然而,事件發生後,段祺瑞也沒有推卸責任,其多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懺悔。更是在執政府召開的“三一八慘案死難同胞大會”上,面對四十七個亡靈牌位當眾長跪不起,表示謝罪。此後,段祺瑞更是一生吃素表示懺悔。據說晚年的段祺瑞,身體非常虛弱,雖然醫生建議他吃點肉食以增強體質,但他還是以“人可死,葷絕不能開”予以拒絕,直至生命終結也沒有背棄終生食素以表懺悔的決定。

他被指是“三一八慘案”元兇,嚴詞拒絕日本人拉攏,死後享受國葬

民國十五年,段祺瑞被馮玉祥驅逐下臺,其隨即退居天津寓所,閉門謝客,整日研究佛學。“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希望借其影響力打開華北的局面,被其嚴詞拒絕。後更是脫離日本人的勢力範圍,孤身一人前往上海。頗有操守。

他被指是“三一八慘案”元兇,嚴詞拒絕日本人拉攏,死後享受國葬

段祺瑞死後,當時的政府決定以“國葬”之禮厚葬之。並發表關於國葬命令。全文如下:

“前臨時執政段祺瑞,持躬廉介,謀國公忠。辛亥倡率各軍贊助共和,功在民國。及袁氏僭號,潔身引退,力維正義,節概凜然。嗣值復辟變作,誓師馬廠,迅遏逆氛,卒能重奠邦基,鞏固政體,殊功碩望,薄海同欽。茲聞在滬溘逝,老成凋謝,惋悼實深,應即予以國葬,併發給治喪費一萬元。生平事蹟,存備宣付史館。用示國家篤念耆勳之至意。此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