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点击 知音读酷 关注我们吧!

有人说,世间上最美好的爱恋,是为一个人付出时的勇敢,即使被伤的体无完肤,也无怨无悔。

在爱情中,“值得”意味着什么?是你我要势均力敌、门当户对,达成等价交换?还是相互付出,给一个值得付出的人,一个有希望的人,并从不期许回报?

一起交通事故,牵出的一段恋情。

在一段婚外情的鼎沸议论中,发妻却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

陈若曦的遭遇虽然算得上悲剧,但情节并不稀奇。2018年3月的一天,老公杨震说去青岛出差一周,可是,他走的当天,本市就发生了一起严重的交通事故。二环上,一辆沃尔沃被两辆大货车夹扁,大货无恙,但沃尔沃被压成了薯片,驾驶员和副驾驶的乘客当场身亡。据交警还原,男司机的双臂紧紧护着女乘客的头部,至死保持着这样相互拥抱的姿势。

那一天,整个城市都在议论这场车祸,大家被那样的生死相拥深深感动。全然不知,那些在网络间疯传的照片和溢美之词,对于陈若曦而言,就是晴天霹雳。

她清楚记得,当时杨震告诉自己,是去青岛出差。没想到,他车上还有另外一个女子。

她曾经是多么信任杨震啊!陈若曦悲哀地想。杨震是成功男士,陈若曦从不奢望他的世界没有莺萦燕绕,她只知道,没有什么能抵得过这纸婚约、那些与岁月同寿的恩情。不管人生如何跌宕,最终与他生同床,死同穴的人,只能是自己。

这样的大度,换来的,是杨震对她的尊重与信任。结婚五年,他们连一次大规模的争吵都没有爆发过,尤其是女儿露露出生后,没有哪个父亲像杨震这样,事无巨细,无微不至。那么多孩子的亲子班都是妈妈带着去上的,只有露露,是父母一起陪着的。杨震给女儿写成长日记,每次出差,不管多忙多累,都会跟女儿保持半个小时的视频。

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这样的生活令陈若曦感到幸福,她并没有在这样的安逸里放任自己,不管是在工作里,还是生活中,她始终保持着一份谦和与上进。一切,看上去都那么完美,可是,杨震就这样走了,与别的女人死在了一起。

陈若曦不知道,自己该怎样收拾这余下的残局?

表面上,陈若曦继续着她一贯的指挥若定,但这不代表她不愤懑不好奇——那个与杨震至死相拥的女人,她到底是谁?

由于交通事故责任的认定还需要一段时间,杨震和那个女人的尸体还停在太平间里。陈若曦不得不接待那些前来吊唁的人,她明显感觉得到,那些同情的眼神里,还别有深意。那样的眼神灼伤了若曦的心,不管怎样,她要将事情弄得水落石出。

否则,生者不安,走的人,同样无法将息。

交警告诉陈若曦,那个女人叫潘莉,与杨震同龄同乡,都是湖南常德人。可是,警方联系了潘莉的家人后,她的父亲表示:“我们已经跟她断绝关系了,她的死活跟我们无关。”不知道为什么,当交警这样跟陈若曦说这些时,她心里没有咬牙切齿的快感,只有悲凉。到底是怎样的女子,有着如此铁石心肠的父母?到底是怎样的深仇大恨,令父母连最后一面,都不肯见她。而这样的女子,如何值得杨震那样舍身庇护?

若曦决定去趟常德,也许那里有她要找的真相。

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杨震是从常德高中考入北京的B大,毕业后留在北京,靠着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有了今天。5岁便父母双亡的他寄居在叔父家里,受尽了冷眼,甚至是体罚。所以大学毕业后,直到结婚生女,杨震都不曾回老家,只是经常会寄一些钱回去。他说:“回去,就会想起那些伤心往事,不怨是不可能的。与其面对面想起那些隔阂,不如这样,彼此都轻松一些。”

若曦见过一次杨震的叔伯和婶娘,他们来北京看病,他们看杨震的眼神里那份怯,令若曦可以想见他们当年的冷酷,冷酷到令他们自己都惭愧。尽管如此,若曦还是无比热情地带着他们去看了病,逛了北京,一周后,送他们离开时,往他们的包里装了五万元钱。拿着那些钱,叔婶都哭了,杨震的眼睛也红红的。若曦还记得,在北京西站,载着叔婶的列车缓缓离开时,杨震拥抱了她,哭了。若曦说:“如果当初他们足够富有,就不会那么苛刻你。忘了吧,放下吧,这样,你心里会更好受一些。”

在常德,陈若曦获知了一个她从来没有听过的故事,故事的主角是杨震和潘莉。

潘莉是杨震的初中同学,从初一开始认识杨震后,一直在接济他。为了杨震,成绩优秀的她初中毕业后没有继续上高中,而是读了师专,然后供杨震读书。师专毕业后,回常德当小学老师的潘莉觉得老师的收入实在微薄,怕杨震吃苦,她瞒着他,去了广州打工,继续供他读书。可是,杨震大学毕业后,潘莉却消失了。杨震曾经去过潘莉的家,她父母告诉他:“为了你,她已经跟家里断绝了关系。”

没有哪个父母愿意看着女儿,为了一个穷小子连家人和前途都不要,但潘莉却很坚决地辞了职,背着一个小包离开了家。对于父母提出的,不管怎样,先把两人的婚事给订了的要求,她更是语出惊人:“到那个时候,我就配不上他了,我不会跟他结婚的。”

潘莉的父母至今弄不懂,潘莉到底在想些什么,这样做,图的又是什么。所有的不解只能归结这孩子中了心魔,脑子出了问题。毕业后的杨震多次去过广州,也寻求过当地媒体的帮助,可是,他再也没有见过潘莉。

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潘莉的父母曾经收到过两张照片,是潘莉一家三口的全家福,男的看上去忠厚朴实,照片上的潘莉怀里抱着笑靥如花的孩子,笑得很知足很幸福。她委托父母将照片转交给杨震,并说等到父母真正原谅她时,她会回家。潘莉的父母并没有把那张照片寄给杨震,也没有告诉杨震潘莉已经结婚的消息。但杨震毕业后,他们经常会收到来自北京的汇款,偶尔,也会收到来自广州的。

这些往事,是潘莉的父母说给若曦的。隔着十几年的岁月,若曦依然能够感觉得到,潘家父母对女儿的那份真实的怨。他们说:“辛苦养大她,一点力没借到不说,居然为了一个外人,什么都不要了。脑子出问题了,害我们让人家笑话。”

而最让若曦心寒的,是潘家父母对于女儿的死,居然那么无动于衷,甚至连最后一面都不肯见。尽管若曦一再表示来回的路费都由自己来出,但他们还是说:“北京好大,弄不懂的。家里的地谁来管啊?这些年,她在我们心里,早死了。”

若曦回北京的路上,眼泪再也没有停止过。她无从知道,杨震是怎样找到潘莉的,也不知道,出事的那一天,他们到底要做什么,去哪里。但她知道,曾经有一个女孩那样无私地爱过自己的老公。

在他最为窘迫的时候接济他,然后,在他得意的时候离开。那样的爱,从来就没有想到过回报,且始终高贵。若曦无法想象,青春年少的潘莉离乡背井,在人地生疏的广州吃过怎样的苦,又遭到多少人的冷嘲热讽。世态炎凉的当下,谁是她的知己?什么让她能够一直坚持下去?

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若曦回北京一周后,那起交通事故的判决下达了,杨震和潘莉分别获得五十万元的赔偿金。若曦打电话给潘家父母时,他们激动得声音都颤抖了,那么焦急而详细地跟潘莉说着他们的地址,一迭又一迭地“谢谢”“你真是菩萨转世”等等恭维之词,令若曦心中不胜悲凉。对于女儿的骨灰,他们说:“你随便处理就好了。人都没有了,要那把骨灰还有什么用。”

若曦去杨震的办公室整理遗物时,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了一个门诊手册,上面写着潘莉的名字。尽管根据上面的日期来看,已经有将近两个月的时间了,但还是清楚地看到,那上面风干的滴滴泪痕。若曦看不懂手册里医生天书般的字迹,于是,托朋友,拿着病历手册,找到了协和医院,调出了潘莉的病历——肺癌晚期,还有婚姻状况一栏,分明写着未婚。医生告诉若曦:“这个病人的癌细胞已经多处转移了,最多有半年的时间了。”

原来如此!若不是病入膏盲,她是不会出现在杨震的生活当中的。若曦的第一个想法便是这样。而第二个想法是,如此年轻的女子工作环境一定非常恶劣,否则怎么会病得这样重,这样急。更重要的是,她至今未婚,也就是说,当初的那张全家福,是她用来骗杨震的。

尽管这女子爱的是自己的老公,可是,若曦依然无法抑止内心的触动。回想杨震与自己生活的点点滴滴,若曦在悲伤思念之余,涌动的,是对另一个女子的感激——是她那样无私无畏的爱,成就了自己的丈夫,不仅成就了他的学识,也成全了他的风度,是她,让非健全家庭长大的杨震,有着健康的胸怀。

我们都看过了太多的故事,故事的前半部分极为相似:一个含辛茹苦的女子,供自己深爱的男人去读书,这部分,总是艰辛与浪漫同在,爱与感激并存,可是,到了后半部分,要么是功成名就的男人抛弃了女子,要么是在一起后,居功至伟的女子成了索取无度的败犬女,两人精神世界分崩离析,一份恩情,两种痛苦。

当然,杨震和潘莉之间也不是一个完美的结局,可是,陈若曦相信,当潘莉得知自己时日不多,决定与杨震见最后一面时,她不仅仅只是满足自己一个心愿,更是想为他的遗憾与寻找做一个了结,告诉他不必愧疚,并给他一次机会,让他也可以有所回报。

依着诊断书上写的单位地址,陈若曦去了潘莉在广州打工的电镀厂。工厂位于偏远的郊区,非常简单,敞开式车间,里面雾气蒸腾,只能看工人们的半边脸,他们呼吸的空气都是有颗粒的,污染程度超乎想象。

绝大多数城里人都不知道“电镀厂”到底是干什么的——金属被氧化之后才能镀到首饰上,这个过程中需要把氰化物溶到水里。氰化物是剧毒,极少的剂量就会毒死人。

潘莉就在这里工作了近十年。她和她的工友们一样,很少有人戴口罩,工友告诉若曦:“车间温度高,又湿润,戴个口罩非常憋气,呼吸不上来……老工人,都不戴,习惯了……干这个活儿都是慢性自杀,不是早死,就是晚死,早晚都是一死。”

对于潘莉,工友的描述很简单:“话不多,赚钱很拼命。我们的正常工资是每个月1250块,想要更好,只能依靠加班挣钱,朝七晚九,一个月才能挣到2000-3000块。她呢,是朝六晚十,每个月都比我们多拿好多钱,既没恋爱,也没听说她结过婚。应该是很缺钱吧。”

在拿命换钱的工厂里,大家虽然工作在一起,彼此的感情却无比生疏,甚至都没有时间交流什么。对于潘莉的离职,他们毫不好奇,更不关心她去了哪里。

走出乌烟瘴气的电镀厂,陈若曦泪如雨下。

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从广州回北京的飞机上,她的眼泪就没有断过。脑海里想的,全是潘莉为杨震求学而打工的情形。在这个时代,她那样的行径是不被理解,不被歌颂的,可想而知,她的内心始终孤独,无可依傍。若曦却依稀能读懂她的心,读懂潘莉为什么会对杨震那样无私,是因为,他们都是亲情里的失宠儿,所以,努力地彼此温暖,拼命燃烧,让对方和自己坚信,这世界上,还有善良的存在。

她用她的卑微,成就了杨震的光明,不计回报。

每个人心中对于值得的换算公式都各有不同,对于潘莉的父母来说,值得就是获利,多多益善。而对于潘莉来说,值得就是付出——给一个值得付出的人,一个有希望的人,一个像她一样曾经被温暖遗忘的人,并从不期许回报。

当若曦想到潘莉人生的最后一刻,杨震用双手紧紧护住她的头部时,她的心里再也没有了嫉妒,相反,她为潘莉感到欣慰,至少在生命终结时,她死在了爱人的怀抱里,把自己留在了春风里。而那个她爱的人,也在生命攸关之际,在那千钧一发证明,他值得这个女子不求回报的付出。

丈夫与别的女子相拥而死,他依然是若曦心目中的英雄。

回到北京,若曦将杨震与潘莉安葬在同一个墓地。

下葬的那一天,若曦带着女儿。看着妈妈将鲜花放在那个没有遗像的墓碑前,三岁的女儿好奇地问:“妈妈,这是谁呀?”

陈若曦回答:“一个很了不起了阿姨。等你再长大些,妈妈给你讲她的故事。”

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大家有这样的经历吗?喜欢一个人却因为担心自己配不上而远离对方,但是一直为Ta默默付出。现在的你还在Ta身边吗?

上期最佳留言

情感|车祸的那一瞬,丈夫用双手护住了那个女人

按二维码+识别关注

商务合作请联系QQ:229334344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