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單調太安逸、社會地位降低,這樣的澳洲你還想來嗎?

作者簡介:海邊小妹,座標澳洲,自由撰稿人兼中文老師。用心記錄在異國他鄉的生活感悟。文字真實不做作,在多家雜誌發表文章。

在澳洲的生活到底好在哪?上一篇裡,我總結了五條華人新移民對澳洲的正面評價(相關閱讀),自然環境好,沒有歧視,關照弱勢群體,體力工作同樣受人尊敬等,都是我作為一個普通人在澳洲生活的真實感受。

這篇講講不那麼美好的一面,同樣歸納為五點。

1、生活單調,一成不變

澳洲的休閒娛樂業和中國的城市真沒法比。晚上只有一些酒吧什麼的開業,除了週四,就連商場都早早關門。剛來的時候很是納悶,你上班,商場開門,等你下班了,商場也都關門了,包括銀行也是如此。真是有生意都不願意做。

當然,購買食物和日用品的超市開到晚上九點,也有為數不多的24小時營業的大超市或便利店。僅僅能應個急,不像國內那種熱鬧非凡的商業街天天燈火通明甚至通宵達旦。

澳洲人喜歡的娛樂消遣和國內的華人不太一樣,一到週末或假期,一家人就開車往郊外跑,到海邊衝浪、鑽叢林徒步、划船釣魚、燒烤露營......晚上泡酒吧的大多是還沒成家的年輕人。澳洲就連男人都非常居家,一下班就回家,享受老婆孩子熱炕頭的小日子。

一到天黑,市中心的路上都是匆匆回家的腳步。居民區的街上基本看不到人,所以自己走在路上感覺是有點害怕的。如果遇上醉鬼或壞人很難找到人幫忙。所以,晚上一般都不出門,非要出去也是開車。

因此,許多喜歡熱鬧,享受燈紅酒綠的人,來到澳門會感覺非常枯燥無聊。總懷念在中國時那些讓人眼花繚亂的娛樂休閒場所。

而且在時尚方面,澳洲也不如中國的大城市,特別是亞洲人,好像很難買到合適的時尚服裝,或許有身材的差異,或許有審美的差異,反正我身邊的朋友每次回國都必要大買一番。所以有這麼一個戲稱,管澳洲叫“土澳”,物質上土,人也傻憨。

下圖是某鎮的清晨,有華人在打太極拳,也有西人參與其中:

生活單調太安逸、社會地位降低,這樣的澳洲你還想來嗎?

2、多數新移民在澳洲的社會層次相比國內有所降低

對於講究社會階層的人來說,這確實讓他們苦惱。在國內的時候,大多都是社會地位較高的大學講師、企業管理層、專業人才等高級知識分子。來到澳洲之後,很多都不得不放棄原來的專業,能找到什麼工作就幹什麼。

澳洲失業率也在上升,作為沒有底子的外來戶,生存壓力擺在這兒,由不得你挑三揀四。

有開辦奶吧、乾洗店、雜貨店、魚薯店等小生意的,也有打工的,比如在幼兒園看孩子、做記帳員、賣房子等等。雖然這裡沒有職業歧視,而且掙錢並不少,但不少中國人心裡還是有點不適應,特別是國內的親戚朋友問起來,就覺得有點兒說不出口。

職業變化,接觸圈子的層次必然跟著變化。在國內混的是中高層文化的圈子,在這邊天天接觸的人層面相對是低的。倒不是說看不起低層的人,他們也很有教養有禮貌,但在文化深度方面的交流確實是有隔閡的。

因此,那些很享受自己原先優越社會地位的人,或者想出人頭地、高人一等的人,不適合生活在澳洲。

生活單調太安逸、社會地位降低,這樣的澳洲你還想來嗎?

3、生活安逸,不利於年輕人奮鬥

澳洲的社會福利不錯,加上生活節奏比國內緩慢,只要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大家的日子就過得差不多。人就很容易發懶,沒有奮鬥的願望。對於想幹一番大事業的人來說,挑戰不小。

特別是這邊人口少,人流量小,人工貴,做點小生意不難,但想搞大生意有難度。澳洲的市場規則已經非常健全,很難有暴發的機會。再加上語言溝通、文化融入等等水土不服,極難像在國內那樣動不動就創造一夜暴富的神話。這裡的每一分收入,都是一點一滴的勞動換來的,真的不是想象中那樣遍地黃金。

澳洲的生活節奏相對較慢,外面的變化也不像中國那麼日新月異,在這住久了,人真的會變得越來越休閒。

下圖攝於家附近的小公園,每到週末,就有人家來這裡野餐,成群的野鴨悠閒地覓食,整個一派慢悠悠的氣象。

生活單調太安逸、社會地位降低,這樣的澳洲你還想來嗎?

4、事事需要自己動手

大的不說,就說很小的生活瑣碎。在國內,給車加油的時候,連車都不用下,開窗付錢完事兒。在澳洲你得自己下來加油,再進屋到收銀臺付錢。給車胎加氣什麼的也得自己弄。咱們華人剛來時因為不會加油鬧的笑話也不算少了,有的加錯了油,有的噴了自己一身汽油,好不狼狽。

這裡買傢俱,基本要自己回家安裝。

對我來說,簡直是不可完成的挑戰。好在對男人來說,組裝傢俱似乎是個樂趣,老公總是興致勃勃,裝好了特別有成就感。當樂趣做是好,可是如果老公不在呢?把我關屋裡幾天我也搞不定啊。花錢找人幫忙安裝傢俱?還真有點怕丟人。估計本地人會驚訝於世上還有這麼四體不勤的怪物吧?

澳洲的孩子從小就喜歡做手工,他們超強的動手能力是從小培養出來的。有些本地人手巧得讓人驚訝。有的人把車庫變成手工作坊,一到週末就在裡面搗騰,桌椅板凳甚至後院孩子玩的滑梯鞦韆,都可能是自己親手做出來的。看起來跟買的沒什麼兩樣,甚至更加獨特。

這裡多數人是住在有獨立前後院的房子裡,前後院草坪的打理,對我們來說真是個事兒。

澳洲陽光足雨水好,過不了多久草就瘋長,本地人家家戶戶的院子都整潔漂亮,你也不好意思放縱自家的野草影響市容。一到週末,到處都是剪草機的轟鳴。當然,不差錢的也可以花錢請人來做。

但澳洲的人工可不便宜,如果是自己的辛苦的血汗錢,真不忍心那麼個花法。幫你除草的工人,很可能每小時掙得比你上班還多,想想還不如自己幹吧,就當鍛鍊身體了。

生活單調太安逸、社會地位降低,這樣的澳洲你還想來嗎?

5、花錢不如在國內時爽快

澳洲人少,人工貴,不管是理髮、修指甲、按摩、乾洗衣服、改個褲腳,幹什麼都比中國貴,再加上澳元和人民幣的兌換率,剛來時總是不由自主地在心裡換算人民幣。這一算就覺得更貴,花錢真的不如在國內時爽,從心理上就不那麼舒坦。

我很羨慕在國內的朋友,哪怕是不用上班的全職媽媽,基本也都會請家政工來打掃衛生,甚至可以請人來幫忙做飯帶孩子。我們在澳洲就沒這福氣了。

一想到每小時要付三十多澳元,將近兩百人民幣呢,就為了自己偷偷懶?真的於心不忍。如果想請住家保姆就更貴了,保姆的薪水可能比你自己出去打工還要高。

我是個不愛做飯不愛做家務的懶人,想想以前在國內時,雖然沒請保姆,但常會找鐘點工打掃個衛生什麼的,那時只要十幾塊人民幣,根本不覺得有任何負擔。

在國內隨處都是餐館,懶得做飯就出去吃,便宜方便。現在可好,像我不是住在華人聚居區,小鎮上根本沒有中餐館,西人的牛扒炸魚薯條沙拉那一套,真吊不起食慾。要想吃舒服了,就得開車到遠點兒的地方找華人餐廳。而且也不敢天天出去吃啊,人工貴,廚師薪水高,飯菜的價格自然就高。

有個朋友曾經感嘆道:“在澳洲有個穩定收入也不難,但要想攢下錢可真難啊!” 的確,在澳洲,特別是悉尼、墨爾本這樣的大城市,生活開銷真的不低,物價一直在漲,更不用說房價早已翻番。

雖說哪怕一家人都不上班,政府也不會讓你餓死,但要想活得有點兒品質,每年出國旅遊旅遊,孩子上個好點兒的學校什麼的,還真得好好做資金計劃。當然,我對比的是大多數普通人,富幾代官幾代來享受生活的不包括在內。

總之,澳洲是個既美麗又有挑戰的地方。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性格、不同的人生追求,就會有不同的感受和評價。好與不好,還是親眼看看,親身體會吧。但我也相信,只要擁有積極的心態,何處都可以成為美麗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