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幫孩子養成7個好習慣,警惕4個壞習慣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養成好習慣

暑假來了,家長一定要抓住這個培養好習慣的時機!

特級教師常生龍為大家推薦了孩子要養成的7個好習慣,它們看起來可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如果孩子記在心上、堅持下去,或許會影響孩子一生!

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堅持將一件事情做到底,是非常困難的。世界上沒有一步登天的事,任何事情都不可能隨隨便便成功,沒有堅持不懈的積累,那看上去小小的一步,可能就會成為無法逾越的距離。

2.孝敬父母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百善孝為先,孝是做人的起點。一個不愛自己父母的人,更不用說去愛其他人以及愛祖國了。

一個有孝心的人,善於換位思考,始終是將父母裝在心裡的人。他在成長的過程中,善於照顧好自己,不讓父母為自己操心;他始終堅守“你養我長大,我陪你變老”的信念,讓至親之情因為雙方的共同努力而愈發醇厚,而不是彼此看著對方的背影,若即若離。

在求學的過程中,尊重家長的教導,接受家長的監護,努力實現家長對自己合理的期望等,都是孝敬父母的具體體現。

3.說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言而有信,是一個人的立身之本,信守諾言是一個人應該具備的基本素質之一。“說了就一定努力去做”意味著實事求是,不說瞎話。做人做事如果不能做到這點,那麼受到損害的可能不僅僅是自身形象,有時甚至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4.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歸位意識體現在個人生活中,是整潔的生活狀態,體現在公共場合中,是一個人的公德心和對公共財物的責任心。養成“用過的東西放回原處”的習慣,什麼東西放在什麼地方就會一目瞭然,有的時候取放東西就像本能一樣,不僅不會浪費時間,更會提高生活、學習和工作的效率。

5.認真寫字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字如其人。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個性特徵。美國心理學家赫爾斯坦認為,筆跡是大腦傳遞給手指的意念,就像指紋一樣,世界上沒有完全雷同的筆跡。寫字絕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認真寫字的習慣,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以及對事、對人、對生活的積極態度。

6.勤於閱讀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閱讀本身對人的影響是長遠的、潛移默化的,不是讀了幾本書或者背了幾本書就可以顯現出來的,需要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孩子小時候,培養他們的讀書興趣和習慣,好比蓋房子打地基,或許一時還看不出來房子的樣子,但是地基打好了,後面想怎麼蓋就怎麼蓋。地基打不好,後面蓋樓用的磚瓦再漂亮、昂貴都沒有用。

很多家長平時不太重視對孩子閱讀習慣的培養,做不到每天定時陪孩子讀書,和孩子共讀一本書並相互交流讀書的感受與體會。家長在給孩子購買書籍的時候,不大關注孩子的身心特徵,經常買一些超出他們理解能力的書籍,讓孩子難以流暢理解故事的內容。家長對孩子讀書的短期期望過高,孩子讀完一本書之後一定要讓他說出一個子醜寅卯來,讓孩子對書籍產生了恐懼。還有些家長認為讀一些課外書沒必要,只要學習一些遣詞造句的技巧就可以了,因此給孩子報寫作技巧班之類的課外培訓課程,他們不知道這樣一個道理:若無內涵及文字的薰陶,單憑寫作技巧是寫不出真正的好文章來的。

7.從錯誤中反思自己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人的智慧來自於反思。學習是一個爭取正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必然會出現這樣或者那樣的錯誤。恰當的反思,能夠使錯誤變成經驗,成為繼續學習的寶貴資源。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警惕壞習慣

孩子們翹首以盼的暑假來了,不少孩子已經開始放飛自我啦。放鬆休息之餘,暑假裡,壞習慣也是父母必須警惕的!一起來聽聽教育專家、北京師範大學副教授錢志亮的建議吧↓↓↓

01

不規律的作息時間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暑假一到,很多孩子的作息時間全都亂了套。

有的孩子晚上玩得特別晚,不管父母跟在後面怎麼催,都不肯主動上床睡覺,第二天到日上三竿才起床,索性也不吃早餐。

這種作息的紊亂不僅僅對孩子的身體有害,更容易讓孩子放任自己,不能提前規劃好自己的學習和生活,更重要的是,開學時,孩子很難適應學校的作息時間,影響學習。

一般來說,學校、幼兒園的作息相對固定,什麼時候喝水、什麼時候吃飯、什麼時候午睡都是規定好的,如果孩子對學校的時間作息感到不適應,很可能增加焦慮,比如起床氣、哭鬧、上課難以集中精神等等。

早睡、早起、早飯,這三件看似簡單的小事,對於孩子來說並不容易,但只要堅持下來,將是一件受益終身的事。

02

沉迷手機、電腦和遊戲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有的家庭,暑假中的每一天,都會上演父母從孩子手裡搶手機的戲碼。

前幾天就看見有媽媽在朋友圈裡發:“天氣越來越熱,孩子就愛宅在家裡面玩手機、打遊戲,每天都因為手機,要衝孩子吼上好幾次!”

不管是成人還是小孩,每天花大量的時間在手機上,都是一件有害無益的事情,對孩子而言,不僅僅影響視力,還會嚴重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一些孩子因為上網,性格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

想要讓孩子遠離手機,父母要學會給孩子立好規矩,同時幫孩子發現比手機更好玩的事情。

比如陪孩子做遊戲,一起看有趣的繪本,帶著孩子出去走走,不僅會讓寶寶遠離“屏幕”,也有利於形成好的親子關係。

03

只顧著玩,忘了規劃學習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學校會在假期給孩子安排一定的暑假作業,總有很多孩子喜歡把作業留給最後,在假期最後幾天才忙慌地做作業,甚至熬夜狂補。

其實,這都是因為假期學習沒有規劃好。

人們常說:“不怕同桌是學霸,就怕學霸過暑假”,暑假是拉開孩子差距的關鍵期,和孩子制定一份合理的學習計劃是很有必要的。比如上午幾點到幾點做作業、什麼時候背單詞、什麼時候閱讀、什麼時候練字......

當然,學習計劃不宜安排得太滿,要充分考慮孩子的意願和接受能力。

我身邊有同事在暑假前和孩子商量了假期閱讀計劃,孩子把想讀的書一一寫在表格裡,貼在房間的牆上,每讀完一本,自己打上√。

同事說:“因為計劃是孩子自己寫下的,實行起來他也比較主動。”

暑期有學習計劃的孩子,開學才不會覺得心虛和慌亂。

04

孩子總“宅”在家,出門變成一種懲罰

暑假,帮孩子养成7个好习惯,警惕4个坏习惯

相信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經歷,小時候貪玩,父母總是念叨:“這孩子,一天到晚在外面野,不回家!”

而現在父母想帶孩子出去玩,反而好像在懲罰他們。

人們總是形容不愛出門的人為“宅男”“宅女”,然而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也喜歡“宅”在家裡,上網、看電視、玩手機,很少運動。

如此一來,孩子不僅缺乏身體鍛鍊,也容易內向、怕生、不懂得和人交流和溝通。

所以父母要儘量多帶孩子出門,暑期是非常好的親子活動時間,去親近親近大自然、去各種博物館轉轉、去爬山、游泳等等。

孩子眼睛看得多了,耳朵聽得多了,不僅眼界開闊了,心態也會越來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