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資格重要知識點總結,你會背嗎?

教師資格重要知識點總結,你會背嗎?

在中小學的教師資格證考試中,教育知識與能力是一門必考的科目,這也是一門比較讓考生抓狂的學科,今天小編給大家總結的是考試的知識點,幫助大家輕鬆學習!

教育與文化的關係:

文化與教育是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係。

文化對教育的制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文化影響教育目的的確立。教育目的的確立,除了取決於政治經濟制度和生產力發展水平之外,還受文化的影響。

第二、文化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教育的內容就是人類文化,不同時期的文化和不同國家與民族的文化,影響著教育內容的不同選擇。首先,文化的發展影響教育內容的選擇,主要表現在教育內容的不同選擇。其次,不同的國家與民族的文化也使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教育內容具有一定的傾向性和一定的特色。

第三、文化影響教學方法的使用。

教育對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

第二、教育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

第三、教育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教育對文化的創造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一是教育為社會文化的更新與發展提供大量的、具有創造力的人才,並通過他們去推動本民族的科學技術、文學、藝術及整個社會意識的發展。二是教育如何選擇文化並將選擇後的文化確定為教育內容,使得文化更具有生命力。三是教育帶來的文化交流,使原生文化在與異族文化的交融和優化中,激發出文化的生機和動力。

教育與文化關係的特殊性:

同教育與政治經濟制度、教育與生產力的關係相比,教育與文化的關係有一定的特殊性,一方面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 另一方面教育本身也是一種文化。

為什麼說文化本身是一種教育力量?

文化本身的教育力量體現在兩個方面:

一是特定的文化構成了特定的文化環境、文化氛圍,對生存於其中的人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發揮著強大的教育作用;;

二是一定社會的文化以不同的方式影響著學校文化、班級文化和課堂文化,對教育活動起著無形而又強大的影響作用。

為什麼說教育本身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

這是因為教育具有雙重文化屬性:一方面表現為它是傳遞和深化文化的手段,這時它與文化構成內容與形式的關係; 另一方面它的實踐者及實踐本身又體現著文化的特質,如思想觀念、價值傾向和行為方式,這時它又成為文化本體。

為什麼說教育是一種特殊的文化現象,在社會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地位?

這是因為一方面,文化通過教育活動得以傳遞和深化; 另一方面,文化通過教育發展得以豐富。

學校文化:最早提出這一概念的是美國學者華勒,他在1932年《教育社會學》中提及。學校文化是一所學校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積澱、演化和創造出來的,併為其成員所認同和遵循的價值觀念體系、行為規範準則和物化環境風貌的一種整合和結晶。學校文化由觀念文化、規範文化和物質文化三部分構成。觀念文化也叫精神文化,由認知成份、情感成份、價值成份和理想成份四種基本成份構成,觀念文化是學校文化的內核和靈魂,是學校組織發展的精神動力。

規範文化也叫制度文化,是一種確立組織機構,明確成員角色與職責,規範成員行為的文化。主要有三種表達方式:一是保證學校正常運行的組織形態,二是規章制度,三是角色規範。物質文化有兩種表達方式:一是學校環境文化,二是設施文化。這三種文化構成一個相互作用、相互制約的有機整體。

學校文化的特性與功能:

特性:

1、學校文化是一種組織文化。

2、是一種整合性較強的文化。

3、以傳遞文化傳統為已任。

4、學校文化特別是良好的校風,具有鮮明的教育作用。

功能:學校文化具有導向、凝聚、規範的功能。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一:教育具有質的規定性 1:教育是培養人的社會實踐。2: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的社會實踐。3:培養人是在教與學的對立統一中實現的。4:教育是有意識地培養人的特殊社會實踐。

二: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1:任何教育都具有歷史繼承性。2:教育要注意繼承與發揚本民族的傳統。

三:教育有社會生產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的不平衡性。

需要更多知識點和免費視頻的考生請進群學習:757214259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