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地理——崇州经开区 产业集群成链 聚势高效发展

崇州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2010 年升格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7年被确定为

成都市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以下简称园区)。

在10多年的时间里,经开区紧随政策号召,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为先导,以大数据为引领,以智能家居、绿色建材为特色的现代制造业。

形成了“中国板式家具产业基地”、“四川省知识产权试点园区”、“四川省家居产业知名品牌示范区”和“四川省信息安全(大数据)产业示范园区”等园区品牌,今年1月,获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大数据)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经开区共引进项目356 个,总投资近500 亿元,建成投产项目200 余个,建成面积约18 平方公里,年产值亿元以上企业32家

,其中10亿元以上企业6家

投资地理——崇州经开区 产业集群成链 聚势高效发展

晨曦大道


把握契机园区实现“三步走”

园区成立之初,承接武侯区鞋革产业可以说是推动园区发展的扭转点。在崇州市委市政府“举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的大力推动下,园区空间规模得以不断扩张, 产业集聚加快形成,并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

2011 年,园区再次抓住承接国内外电子信息产业转移的历史机遇, 确立了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地位,实现了产业发展方向的重大战略调整。

经过5 年时间,园区基本形成了电子信息、家具两大主导产业集群,启动了大数据新兴产业的培育工作,引进培育了捷普、全友、明珠、福蓉科技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同时,着眼优化存量,开展“腾笼换凤”工作,以此加快低端低效产业和企业的清退进程,园区发展亦呈现出总量提升和结构优化并行的趋势。

按照“西控”战略部署,2017 年以来园区聚焦培育产业生态圈,坚持智能制造发展方向,更加注重发展质量效益,加快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和发展动能转换,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

投资地理——崇州经开区 产业集群成链 聚势高效发展

国家质检中心大厅

近年来,园区将大数据作为亮点产业, 加快推进大数据产业集聚集群发展和市场应用。

目前园区已建成投运IPC 数据中心,6.9 万平方米的产业园孵化中心一期项目即将建成投运,共引进和孵化包括中兴通讯、微软、杭州云意、北京宸瑞等在内的大数据企业153 家,智慧政务、智慧法务、智慧照明上线运行;综合行政执法智慧服务平台入选“国家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试点应用”。

在“三级连跳”的良好发展势态下

2018 年一季度,园区规上企业总数达109 家;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52.8 亿元,同比增长17.6%;工业增加值增长15.2%;完成全口径税收4.48 亿元,同比增长41.3%。

投资地理——崇州经开区 产业集群成链 聚势高效发展

IPC 中心


以五换四培育助力园内企业发展

园区大力实施“五换四培育”工程,制定了企业梯度培养计划,以提升产业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产业发展提质增效,提升崇州市智能制造产业生态圈优势。目前,园区109 家企业中已有20 家企业纳入领军企业培育库。

“五换”重在统筹各方资源,加强园区内企业向智能化、高效化、集约化发展。

★一是实施“腾笼换凤”。园区全面实施工业企业综合效益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实施倾斜性资源配置。综合采用限期促建一批、自主转型升级一批、招商引资盘活一批、兼并重组整合一批、向外转移搬迁一批等措施, 提升园区“二次开发”水平。

★二是实施“机器换人”。制定完善“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标准规范,开展“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评比认定,以培育“机器换人”示范企业,支持行业领先企业率先改造建设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引导推动小微型企业加快使用智能单机设备等进行智能生产线改造,逐步提升企业整体智能制造水平。

★三是实施“空间换地”。对新签约落户企业,鼓励存量实施“零增地”改造,通过新建、翻建、加层、开发地下空间等方式,以多层厂房替代单层厂房,提高建筑空间用地效率。按照集约开发、通用标配的原则,大力推进园区标准化厂房建设。

★四是实施“电商换市”。大力推动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发挥全友、明珠等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扶持企业自建或租用电商平台开展网络销售,积极引进培育专业的电子商务企业和平台,促进传统商业业态向“互联网+”变革。

★五是实施“服务换活力”。优化政务服务,坚持实施网格化服务管理制度,对接落实省、市产业政策,制定完善本级产业政策,做好符合条件企业的遴选、申报和政策落实工作。同时深度介入企业研发、生产、销售各个环节,聚焦围绕企业发展所需的土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核心要素, 统筹资源力量,不断优化要素供给, 形成扶优扶强扶新的鲜明导向。

“四培育”则为领军企业培育、上市企业培育、上规企业培育和开展企业家培育。

★领军企业培育意为依据企业综合效益、创新能力、规模大小、质量品牌等指标,通过品牌培育、市场开拓、产业协同、示范带动等举措, 分行业培育认定一批领军企业。

★园区对重点培育上市的企业通过“跟踪服务、定期培训、动态管理”等措施, 在改制、资本运营等过程中涉及的各项审批提供“一条龙”优质便利服务, 以此助推园区企业成功上市。

★与此同时,通过引导支持企业对传统生产线改造升级、加快技术创新和新产品研发等措施,促进企业产能释放,加强企业经济运行数据统计和监控,做到上规培训指导,壮大园区规模企业集群。

★同时分年度制定企业家培育计划,以提升企业家队伍综合素质。力争到2021 年,基本建成一支开拓创新意识强、善于市场经营的企业家队伍。

投资地理——崇州经开区 产业集群成链 聚势高效发展

捷普集团厂区


规划重点促产业与园区“双升级”

2018 年作为园区征战年,在过去的近半年时间里,园区按照“全面落实年”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五位一体”管理为抓手,推动工业经济高质高效、集群集约发展, 从而实现产业、园区“双升级”,着力打造产业提质增效、园区产城相融、环境水清气净、社会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城市新区。

投资地理——崇州经开区 产业集群成链 聚势高效发展

明湖安置区

努力建设千亿级智能制造产业园区为园区的终极目的所在,在践行这一路径的过程中,园区多面筹谋,为实现园区高质量发展积极规划。

▶一方面,持续大力推进创新驱动, 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为此,园区将强化政策引导激励,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发挥龙头企业带动示范作用,扶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加快推动校院企地合作,着力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

积极引导企业广泛采用“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企业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提升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

▶同时深度推进高端发展,加快形成产业新结构。坚持产业高端发展的价值取向,按照优化增量、盘活存量、做大总量的思路优化产业结构、厚植发展后劲。

发挥电子信息产业的主导优势,进一步融入大成都现代产业体系和电子信息产业分工,努力打造高新区电子信息产业协作区;

以创建国家级家具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为牵引,打造全国最具竞争力的板式家具基地和智能定制家具示范基地。

▶在提升园区功能新品质方面, 园区将深度推进产城融合。围绕打造设施完善、功能配套、宜业宜居的城市新区,加强园区规划建设。

以“五位一体”管理体制建设为抓手,加强规划统筹,推行多规合一,优化布局园区空间形态,促进产城一体发展;

不断完善园区基础和公共服务配套设施,打造“1 个片区中心、6 个邻里中心和10 个便利中心”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构建10分钟产业协作配套圈和15 分钟基本公共服务圈。

▶积极帮助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亦是园区2018年的重点工作。

一方面健全完善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为园区企业提供投资政策、资源、办事流程等信息咨询服务。助力园区与产业实现“双升级”。

另一方面,以“蓉欧+”为契机, 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发展战略,重点瞄准南亚、东南亚和中东市场,以智能家居优质企业为示范,整合政策和资源,依托工商联、产业协会和进出口商会等平台,鼓励扶持企业拓展海外市场,不断提升园区企业外贸规模和质量水平,在更大范围打响“崇州造”品牌。

喜欢就关注产城杂志

分享城市经济发展建设中的方略与细节

来源丨《产城》杂志五月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