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教養,從好好吃飯開始

一個孩子的教養,從好好吃飯開始

我是一枚90後寶媽,與您分享我在育兒道路上的思考和感悟,一起探討情感生活的點點滴滴。歡迎訂閱玲瓏媽媽,我們一起成長。

一個孩子的教養,從好好吃飯開始

文 | 玲瓏媽媽

1.

上個星期,我帶著孩子去餛飩店吃飯。因為是週末,來店裡吃飯的孩子很多。

有一位爺爺帶著他的小孫子來吃餛飩,讓人印象深刻。這位小朋友大概4歲左右,和爺爺面對面坐在桌子前,從開始坐下到吃完餛飩,小男孩始終認認真真的吃著自己碗裡的飯,沒有讓爺爺喂一口。

儘管小男孩也會時不時的因為店裡別的小孩子的喧鬧而受影響,轉頭張望,但一直沒有離開過自己的位子。

直到他把碗裡的餛飩吃完,準備爬下凳子,爺爺才問了他一句,你吃飽了嗎?小男孩點點頭。爺爺笑了笑,那行,你去玩吧。小男孩一蹦一跳的跑開了,至始至終爺爺都沒有在飯桌上指責過男孩一句。

相反,從別的桌卻常常傳來家長的責備聲。

一個5,6歲的小姑娘,吃飯時老是在沙發上跳來跳去,她的媽媽已經警告過好多次,女孩卻依舊頑皮不改。直到小女孩不小心碰倒了桌上的湯,媽媽顯然已經發火了,女孩才收斂了些。

另外有個桌的媽媽正一勺一勺的給她的兒子餵飯,她的兒子一邊盯著手機視頻,一邊漫不經心的吃著飯。媽媽一邊著急的喂,一邊又不停的唸叨著,快點吃,飯都要涼了。

或許絕大多數的父母都會覺得讓孩子好好吃飯真是一件頭疼的事,我也不例外,我家2歲的閨女還時不時的要我喂幾口。

但是你不得不承認,那個4歲的男孩能一個人乖乖的把飯吃完,他的父母和家庭在教育上一定花了不少心思。孩子有沒有教養,從吃飯這件小事很能體現。

2.

一個孩子的教養,從好好吃飯開始

我有一位朋友,有一回請了她親弟弟一家三口來吃飯。她弟弟遠在北方工作,一年很少相聚,這一次終於有時間帶著他全家過來玩,心裡也很是期待。

朋友一大早起來,就燒了滿滿一桌子菜。中午弟弟全家一到,朋友就招呼著趕緊上桌吃飯。

誰知到了吃飯的時候,朋友家的這個小侄子卻挑食的很,這也不吃那也不吃,又指著朋友做的紅燒肉說媽媽,這個沒有我奶奶做的好吃。弟媳只是笑了笑,隨意應答了一句,家裡吃習慣了,別見怪啊。她弟弟卻是一臉的尷尬,不知該如何說,只是狠狠瞪了兒子一眼。

飯吃到一半,孩子就嚷嚷著不吃了要下去玩。弟媳想叫住他,讓他擦把手,小男孩也沒理,直徑跑到客廳去了,在沙發上竄上竄下,兩隻髒手在傢俱上摸來摸去。

朋友心裡其實已經很不舒服了,但礙於情面沒有當場說。

後來說起這事,朋友犯嘀咕,沒想到這孩子竟然這麼沒有禮貌,好好的吃個飯讓人一肚子火,也不知道弟媳怎麼教的孩子,下回真不敢請他們來吃飯了。

雖然只是到家裡來吃個飯,但是有教養的孩子不僅讓人省心不少,更讓人心生喜歡,就是一頓飯的功夫,卻能直接反應出一個孩子的教養如何,父母的修為如何。

好習慣的養成需要一日日的培養和糾正,但一個不良的習慣也一定隱藏著父母的漠視和溺愛。

人人都說細節決定成敗,殊不知,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給孩子帶來運氣和機會。

3.

一個孩子的教養,從好好吃飯開始

世界頂級禮儀大師威廉·漢森曾說:“善於觀察的人,只用一頓飯的功夫,便可知你父母生活的背景怎樣、你的教育背景如何。”

有一回我們大學幾個好友聚餐,聊起J同學的事。J同學家裡很殷實,父母也是極其有素養的人,他們對未來女婿的要求也很高。J同學談了個朋友,這個男生父母都是工薪階層,但是他工作很努力,為人也很上進。一開始J也是忐忑不安,怕家裡不同意。

J的父母就要求先吃頓飯看看,其父母特意把地址選在了一個比較高檔的酒店,點了幾樣價格較貴的菜。J的這個男朋友儘管家境一般,但是勝在父母家教嚴格,從小就要求孩子禮儀節數。

其父母一直教育孩子,人與人的交往,在飯桌上最能體現,若是能舉止得體,能給人留下第一好印象。

確實如此,J同學的男朋友表現得很有禮貌。儘管,這位男生此前並沒有去過這樣高檔的餐廳,但男孩並沒有流露出怯色和不安,反而很謙虛的說,叔叔阿姨見笑了,我第一次來這樣的餐廳。

J同學的父母也是通情達理之人,他們對這個男生的印象較好,同意J可以交往看看。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J的父母也越來越認可這個男生。

如今兩家人已經到了談婚論嫁的地步, J同學和她的男朋友也即將步入婚姻的殿堂,羨煞眾人。

有一句曾說一個人的好習慣裡蘊藏著一個人的好運。如果你能注重平時的教養,說不定在無意中就會給人留下好印象,從而帶來更多的機會。

4.

一個孩子的教養,從好好吃飯開始

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日就能養成的,是一個人長期訓練的結果。

保羅・福塞爾的《格調》一書中提到,人的生活品位隨著他的成長一旦形成之後,一般不再會發生大的改變,即使經由有意識的薰陶和訓練也收效甚微。

想讓孩子成為一個有教養的人,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培養,從吃飯這件事開始。在孩子小的時候,學會最基本的就餐禮儀。

例如,父母及長輩一同入桌時才能動碗筷,

吃飯的時候不要嬉鬧,不能離開自己的座位,

不要在盤子裡翻來翻去,

吃好飯了要徵得父母的同意才能下桌,

大一點的孩子能幫著父母一起收拾和洗滌碗筷等等。

真正的好父母,一定願意花更多的心思在教育孩子的細節上。隨著時間的流逝,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也越發能體現其內在的風度和修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