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 AI 如何带动市值增长?赋能行业才是核武器

毫无疑问,AI 依然是这届开发者大会的主角。

对于已经转型成为人工智能公司的百度,这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无人车、百度大脑、Paddle Paddle,百度的这些 AI 名品,业内人士早已耳熟能详。

毫无疑问,百度无人车量产是个惊天大新闻,但作为一名财经分析师,这届百度开发者大会,关于 AI 让我最令人惊喜的,或许是隐藏在百度平等赋能每一个合作伙伴的成长,给百度市值带来的想象。

是的,在整个世界通向李彦宏所言的 「Everyone Can AI」 道路的过程中,可以预测 AI + 战投双轮驱动,营收 + 市值双重收获,或许将成为百度 AI 生态战略上的一个新方向。

百度 AI 如何带动市值增长?赋能行业才是核武器

从 AlphaGo 战胜人类围棋第一高手那天开始,整个人类就意识到了 AI 人工智能技术的巨大威力。

于是乎,AI 成了整个科技圈最热门的话题之一,也是资本追逐的焦点。

当然,AI 作为一种 「黑科技」,它的价值已经勿容质疑。

但是,AI 作为一种企业增长的动力,尤其是对于初创企业的推动,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无太多的案例——更多时候,人们看到的,还是 BAT 级别的巨头们通过 AI 技术解放生产力,减少一些琐碎劳动力的成本支出——AI 技术,更多时候只是以巨头成本压缩工具的面目而频频出现。

今次百度开发者大会很赞的一点就是,通过对百度以 AI 赋能行业合作伙伴的成果展示,让更多人看到了 AI 技术对于赋能的企业,特别是对于初创企业业务增长的巨大价值,看到了李彦宏所言的 「Everyone Can AI」:

百度成立十八年来,我们一直致力于填平数字鸿沟,致力于让人们平等便捷地获取信息。现在,人工智能是一个堪比工业革命的技术变革,如何避免产生新的智能鸿沟?我们的答案是开放,把百度多年积累的 AI 能力开放出来,通过数据、算力和算法的不断迭代,让每一个开发者能够接触到全球最先进的 AI 技术,让每一个公司、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很方便地使用这些最先进的 AI 能力。

是的,对于一家初创企业,要获得成功,依赖于许多种不同的生产要素,比如风险投资给予的资本,甚至附带的人脉,比如 BAT 拿手的流量导入。但是在这个 AI 时代,AI 技术的输出赋能,同样至关重要 。

从此次开发者大会的现场演讲来看,多类案例都呈现了可喜的现状。

比如一向主攻高校市场的感创科技,2016 年 11 月携手百度 AI 开放平台,次年 4 月第一台人脸识别借还书机落地浙江理工大学,随后一年多里面近百家图书馆上线了类似的设备。从企业的成长来看,其营收出现了成倍的增长,2017 年营收从 2016 年的 2500 万增长到 4500 万,2018 年预计可以达到 8000 万;同期合同份数也将出现从 97 份到 163 份到 240 份的递增——而根据感创的规划,未来 AI 即将从图书馆扩充到整个校园,打造 「 无感知智慧校园 」。

百度 AI 如何带动市值增长?赋能行业才是核武器

又比如主攻无服务器 (Serverless) 应用服务和人工数据采集和标注服务平台的 CELLA,帮助多家产业客户高效对接了百度 AI 的 PaddlePaddle 、计算机视觉 、语音 、UNIT、EasyDL,辅佐客户服务 500 万 + 终端用户。正是百度 AI 技术的加持,让 CELLA 在过去一年时间里面, 企业规模增长近 5 倍,营收实现 300% 的增长 。

百度 AI 如何带动市值增长?赋能行业才是核武器

而从百度大脑分论坛披露的资料来看,目前已经有两期伙伴进入百度 AI 加速器,获得了 AI 技术的定向支持 。而这些企业,100% 企业估值出现攀升,其中 50% 估值翻倍,AI 作为增长助力的作用明显 。

百度 AI 如何带动市值增长?赋能行业才是核武器

「未来 25 年:人工智能会像水电煤一样低廉!」,这是科技界大拿凯文 · 凯利的预测。

而这一观点,也得到了许多从业者的认可,在他们看来人工智能会像云计算一样,成为整个信息技术行业的 「水电煤」。在此次的开发者大会上,李彦宏也表达了同样的愿景:

AI 时代主要是由数据、算法和算力在不断推动着,那么百度的答案就是我们要通过数据、算力和算法不断的迭代和不断的开放来填平这样的鸿沟,让每一个开发者能够接触到全球最先进的 AI 技术,让每一个公司,每一个企业都能够很方便的使用这些最先进的 AI 能力。

事实上,BAT 这三家巨头,均在各自的云计算平台下,向公众提供各类的人工智能 API 服务。

而李彦宏在开发者大会上,更认为未来人工智能的使用量,会成为一个经济指标。

我们过去讲用电量是衡量一个经济是否繁荣、是否健康的指标,今后我们可以用 「用脑量」 来衡量一个行业智能化的程度,当然这个 「用脑量」 也包括开发者人的数量。

但是,在 AI 刚刚成为一门显学,当各大企业刚刚开始提供 AI 开放技术之时,显然 AI 技术绝不是 「水电煤」 这样的大路货。是的,AI 开放平台和云计算是不同的——是更重要的技术。

云计算,无论是 ECS 主机或者 RDS 数据库之类,虽然相比传统的实体主机具有更便宜的价格更灵活的配置,但是更多是一种优化,即使没有云计算,创业者利用传统模式,依然可以以较高成本较不灵活的方式,实现相关的应用。

但是,AI 技术,其门槛之高,人才之昂贵,显然已经不是中小创业所能承受的。对于许多中小创业企业,基于没有自研 AI 技术的可能。

更重要的,如果说云计算 ECS 主机和传统实体主机的效果差不多的话,那么显然使用 AI 技术可以实现的应用,比如智能图书馆,在没有 AI 技术的前提下,是无法实现的。

就开拓新业务模式的作用而言,AI 远远胜过云计算——云计算某种程度上满足的是 「好不好」 的问题,而 AI 则是决定某些应有 「有没有」 的根本问题。

事实上,从百度 AI 合作赋能的那么多成功案例也可以看到,对于这些初创企业,AI 不是水电煤这样的基础设施那么简单,而是保持在同行中巨大竞争优势的核武器 。

当然, AI 时代真正的巨头—百度,无疑就是那个掌握着 AI 核武器的龙头。

百度 AI 如何带动市值增长?赋能行业才是核武器

百度 All-in AI,这已经是路人皆知的大战略了。

但是所有的投资者都在关心的问题就是,AI 的生态到底该如何打造,AI 技术如何为百度的业绩、股价和市值插上放飞的翅膀。

是的,AI 再怎么神奇绚丽,对于投资者而言,终究是要反映到经营上才行的。

从以往百度披露的路径来看,不外乎两条:第一,通过 AI 技术改进自有业务,降低成本提高收益,比如用于百度信息流广告、比如百度金融都是此类;第二,通过开放平台输出。比如无人车、DuerOS 还有基于百度云的人工智能 API 输出。

但是,在此次开发者大会上,我们隐约看到了第三条道路:AI + 入股 。

是的,在百度 AI 技术平台体系战略投资总监王亮非的演讲的 PPT 中,提到了百度 AI 加速器提供的四大核心资源,而其中并未突出但是颇有深意的,就是第三个: 百度投资入股公司 。

百度 AI 如何带动市值增长?赋能行业才是核武器

是的,如果我们相信眼下的 AI 技术对于企业的业务而言,不是水电煤,而是威力巨大的核武器的话,那么以开放平台的形式,仅仅简单地收取 API 调用服务费,显然是一种图样图森破的选择。

一方面,众所周知 AI 技术有 「调参」 这样复杂而神奇的过程,并非所有的 API 开箱即用就能发挥最好的作用,要想将百度等大厂的核心 AI 技术发挥出 100% 的功效,上图上提及的定向支持深度合作的确是需要的;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AI 终究不同于云服务,后者的 ECS 云主机或者 RDS 云数据库几乎是所有的中小企业都能用到的基础服务了,所以阿里云可以借助提供这类服务,依靠 「跑量」 获得 600 亿美元级别的估值;但是真正能够深度使用人工智能的企业,还是一小部分,这块提供技术的增长速度,恐怕靠 「跑量」 不现实。

不跑量,那么就要靠质。如果 AI 是核武器,那么这些深度运用 AI 技术的企业,无疑未来数年在业务和企业估值上会有长足进步的可能,如果百度在提供深度 AI 技术输出赋能的前提下,还能够通过投入资金获取股份的方式绑定双方,那么未来一旦这类初创企业估值大幅上升,甚至成为 「独角兽」,百度自然也可以通过股权的升值获得极大的回报——是的, 相比许多的 VC 要费力寻找独角兽,百度依托自家的 AI 技术,却有打造独角兽的可能 。

一个懂上市公司的人就会明白,打造一个独角兽,然后通过估值提升后套现赚钱相比经营赚钱的容易——毕竟,经营中,钱是要一年年赚的;但是估值中,有市盈率等估值方法,是会 将企业未来十几年甚至几十年的盈利考虑进去,套现的时候可以提前折现的 ,这对于 AI 这样的重磅技术,或许才是更好的获利手段。

这些年,腾讯依靠流量输出,战略投资有了不少的成功案例,比如京东,比如拼多多,以至于许多人将腾讯成为新一代的 「投行」。

腾讯依靠流量可以如此做,同样拥有流量,如今还有 AI 技术的百度,同样也是可以尝试这样的战略。

传统的百度,战略投资并不算积极,但是这一切似乎正伴随百度 AI 生态的进一步演化,出现了新的改变。如 2017 年战略投资首汽约车,2018 年战略投资极米科技、入股创维旗下的智能电视品牌酷开,更多投资项目与百度业务的协同度越来越大,而非再单纯追求财务回报。在这样的背景下,All-In AI 的百度,将 AI 企业作为战略投资的重要方向,或许将是百度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

事实上,这一年多里面,百度在 A 股股民印象中,已经有了 「AI 点金手 」 的印象。加入百度生态,或者是与百度在 AI 相关的上市公司,往往会伴随百度的大动作而出现股价的上涨。比如此前创维与百度的合作,周三无人车量产消息宣布后金龙汽车涨停,以及采用百度 AI 技术的圣象地板大涨都是如此。但是暂时,仅仅是技术合作的百度,难以从中获得额外的收益。但是一旦百度能在 AI 技术输出的同时通过资本入股加持,那么显然就可以进一步分享资本市场对于百度技术加持看好的溢价。

依靠资金 + AI 的双轮驱动对外进行战略投资,然后通过 AI 技术费和风投估值增值来获得双重的回报,这或许是百度基于 AI 的 「投行模式」,在自有业务降低成本和开放平台输出之外,走出百度自己的第三条道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