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第一大案,山東臨城列車大劫案,劫去洋人,劫來國恥

20世紀初期,社會動盪,劫持綁架人質事件時有發生,在山東臨城發生的一起火車劫案,曾被稱為“民國第一大案”,也被一些歷史學家稱為義和團之後中國最大的涉外危機。

民國第一大案,山東臨城列車大劫案,劫去洋人,劫來國恥

1923年5月6日清晨,由南京開往北京的第2次特別快車,沿著津浦鐵路向北疾馳。這列在當時堪稱豪華的火車被稱為“藍鋼車”,在頭等車廂裡載著中外記者和外國旅客。當列車運行到山東省臨城與沙溝之間的地段時,列車司機突然發現前面的鐵軌被拆除了一段,急忙剎車,還沒等列車停穩,四周就響起了激烈的槍聲,成群的持槍匪徒擁向列車,他們強行爬進列車,開始肆無忌憚的搶掠,對那些反抗的旅客,劫匪直接開槍了事,英人納恩滿當場被打死外,劫匪把所有乘客趕下車,並當場劫走了一些乘客作為人質。匪徒劫持了美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和墨西哥等外國乘客39人,國內乘客30人,共計69人。

民國第一大案,山東臨城列車大劫案,劫去洋人,劫來國恥

消息傳開後,北京,上海,濟南等地的各大報紙均在顯著位置刊登了這則新聞,一時間輿論紛紛,國際震驚,劫車案發生後,各國的駐華公使都急電民國政府立即採取措施解救人質,同時要嚴懲山東的有關官員。事件發生的當天,日本驅逐艦4艘開到天津港,水兵們登岸遊行,抗議人員被劫。其實當時被綁外國人中無一日本人。當時的北洋政府非常緊張,交通總長吳毓麟在事發當天急電直魯豫巡閱使曹錕和山東當地官員,要求他們火速發兵會剿,並要求山東督軍田中玉戴罪立功。土匪則傳言,如田中玉等膽敢追剿,便立即殺掉被擄去的外國人質。

5月7日至8日,英、美、法、意、比五國公使連續向北京政府提出最嚴厲的抗議。外國駐京使團議決:(1)列國共同質問臨城事件責任;(2)限日放回被綁架人員;(3)保證今後津浦路安全,至必要時,外國聯軍得采取應急手段。同日,上海美僑電請美國總統迅速營救被擄僑民,在北京的美國駐軍要求採取直接行動,美國國防部長也向國務卿建議出兵中國。日本雖無僑民被擄,但日本報紙也鼓吹組織國際聯軍共管中國鐵路。

5月9日,5國公使限北京政府於3日之內救出全體被俘外僑,否則,將每隔24小時加賠錢款若干。由於外國公使堅決主張派人與孫美瑤講和,北京政府便把一切政務擱在一邊,集中全力辦理營救外僑之事。為保證被擄外僑的安全,北京政府下令停止進剿,改剿為撫,派人與孫美瑤談判。

總統黎元洪急忙下令將“山東督軍田中玉,省長熊炳琦著交陸軍,內務兩部議處,所有肇事地點文武官吏,均先行撤任聽候查辦,並責成督軍,省長迅速將被擄人等先行設法救回,務令安全出險。”黎元洪擔心的不是中國人的安危,而是車上洋人的死活。

那麼,到底是什麼人犯下這樁案件的呢?

這個人的名字在當地如雷貫耳,家喻戶曉,他年僅25歲,名字叫孫美瑤,據傳是孫武八十一代孫。

孫家本是小康之家,因受土匪及官兵兩方壓迫,孫美瑤和長兄孫美珠鋌而走險上了抱犢崮聚眾為匪,孫美珠為總司令。1922年7月,官軍進山剿匪,擒斬孫美珠,眾人擁立其弟孫美瑤代兄職,山上的老當家則是孫的叔父孫桂枝。官軍的長期圍剿使得抱犢崮的形勢越來越危急。為解重圍,孫美瑤帶領兄弟決定打劫列車,綁架洋人。

劫車後,土匪兩人押一人,回到老巢抱犢崮,照著老當家孫桂枝的主意,先把四個外國女客釋放,同時讓她們向官方轉達他們的意圖;不要錢,只求招安,成為正規軍隊。

5月15日,山東督軍田中玉和省長熊炳琦親自出馬,和匪方在中興煤礦公司進行第一次正式談判。匪方提出幾個條件;政府軍解除包圍,撤回原防;收編匪軍為第一旅,以孫美瑤為旅長;補充軍火。官方除補充軍火條件外,都願意接受,匪方分三批釋放外俘,外國人和鄒縣,滕縣,嶧縣三縣士紳則一同簽字擔保官方履行條約。第二天,雙方準備簽字時,孫美瑤當著官方代表的面,扯碎委任令,並且致函田中玉,自稱“建國自治軍總司令”,否認所簽訂的“和平條件”,宣稱必須政府軍完全撤離,並接濟善終糧食。孫美瑤此次變卦是捏到了官方的軟肋,這筆洋人在手的買賣還可以大撈一把。

匪方進而提出更為苛刻的條件,官方拒不接受,談判破裂。官方決定明剿暗撫,恫嚇土匪。這時徐海鎮守使陳調元自告奮勇,上山談判,並主動送去軍服2000套。土匪順坡下驢,6月2日,孫美瑤隨陳調元下山,和官方簽訂了“和平條約”。孫部匪軍詔安,官方點驗發現,匪軍實數3000人,有槍的不到1200人,匪巢中無論男女老幼,一律給與免死證,不願入伍著,準其繳械遣散,個人財物攜帶回家。

民國第一大案,山東臨城列車大劫案,劫去洋人,劫來國恥

6月12日,最後一批洋人全部釋放,第二日全部回到上海。一場轟動世界的劫車綁票案,從開始到結束,歷時37天。

協議簽字後,匪軍正式改編為山東新編第11旅,孫美瑤當上了旅長,並指定郭裡集為該旅防區。這場轟動世界的劫車綁票案終於平息了。

孫美瑤為了找一個靠山,就拜當時的兗州鎮守使張培榮為師。孫美瑤在同北洋政府談判的過程中,曾經提出要求懲辦吳佩孚,所以吳佩孚對孫美瑤非常惱火,因此便暗示張培榮找機會,把孫美瑤處理掉。在這前後,孫美瑤的部下和駐棗莊的直系吳克章部的官兵發生衝突,吳克章就找到張培榮,請張培榮幫著把孫美瑤解決掉。

張培榮以調解孫美瑤和吳克章之間的矛盾為由,擺下酒席請雙方赴宴。等孫美瑤赴宴時,張培榮指使手下把他的衛兵支開,然後將孫美瑤當場殺掉了。隨後,張培榮拿著孫美瑤的首級到孫的部隊,告訴其部下說你們已經沒有首領了,願意加入政府軍隊的就留下,不願意加入的可以回鄉。孫美瑤和他的隊伍就這樣煙消雲散了。孫桂枝潛逃,帶了一批殘部在魯南山區繼續活動。

轟動一時的臨城劫車案雖然解決了,但外交交涉仍未結束。國外外交團分別於8月10日和10月4日兩次照會北洋政府外交部,糾纏於損失賠償,鐵路安全保障和懲辦責任者三個問題,企圖通過此事攫取更多的利益。當時,北洋政府解釋;“臨城劫車案不是由中國國內哪一個排外運動引起的,而是那個地區的武裝不法分子的一次純強盜行為,而且事件發生的地區實際上是一個無人居住的地區,在這裡很難保證不發生此類偶然事件。”最後,北洋政府不得不屈服讓步,進行一定賠償及處理負有責任的官員,就重新組建路警問題進行的答覆是“有必要的話,會僱傭一些外國專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