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春天還要等多久

在各國政府的大力推動下,燃油車也許將在本世紀中葉全面退出歷史舞臺,取而代之的是新能源汽車。大眾汽車集團最遲到2030年,整個車型陣容將實現電動化。奔馳、日產-雷諾、通用等公司也先後發佈了自己的電動汽車計劃。

中國燃油車逐步退出的大幕已經拉開,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已全面提速。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指數3.0版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前五個月,汽車非限購城市繼續延續過去兩年的更快的增長勢頭,共計實現新能源乘用車終端銷量17.2萬輛,同比增幅323%。新能源乘用車需求已從汽車限購城市走向非限購城市。

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逐漸釋放,卻未迎來爆發式增長,反而,在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的影響下,某知名汽車廠商負責人告訴央廣網記者,續航里程低於300公里的電動車生產線開工率已經下降,工廠完成全年目標的壓力很大。

充電縮短到15分鐘,新能源汽車才能迎來爆發期

在星星充電投資業務副總經理王蕾看來,補貼退坡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是利好不是利空,這說明新能源汽車行業在逐步成熟,政策倒逼車企推出更多能夠跟燃油車競爭的長續航里程電動車。但是,只有把充電變得像加油一樣快捷和便利時,才能迎來新能源汽車的爆發期。

「創新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春天還要等多久

星星充電生產車間

“未來通過無感支付、車輛識別、以及充電倍率的提升,完成一輛電動車的充電只需要15分鐘,這樣才可以將充電和加油劃等號。”王蕾說。

事實上,充電樁企業的APP在支付便利性上已經邁出大步。以星星充電為例,多類移動支付通道已經打開,其中,80%以上的業務支付來自微信,13%來自支付寶。近日,招商銀行正式宣佈與星星充電達成合作,雙方將舉力打通客戶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移動支付通道。雙方已合作實現了通過一網通支付為星星充電APP用戶進行賬戶充值、通過招行一網通啟用充電樁和電費支付。

星星充電今年還推出了充電機器人,在APP裡輸入車型並停放在指定區域,機器人就可以自動識別車輛,根據電池的剩餘電量判斷是否補電,車主還可以通過語音控制充電過程,讓充電過程變得更無感和更高效。

但真正的難題在於充電倍率的提升。王蕾坦陳,在主機廠、電池廠商、充電樁企業三方聯合的情況下,才能夠提升充電倍率。我們預計到2025年,所有電池廠商的充電倍率能夠達到3C和4C,也就是說,基本上不超過15分鐘就能夠把一個空電池充滿。然而,充電倍率一旦提高,電池就發燙,存在安全隱患,電池公司不敢冒險。突破這個瓶頸最主要的因素就是,電池的密度在不斷加大,主機廠關於快充的安全性考慮要和電池廠商達成一致,技術才能廣泛運用。

王蕾表示,從技術層面,充電樁企業已經準備好。星星充電研發了新一代大功率充電產品,可提供單槍高達500kW的輸出功率,也就是說,能讓車輛在10分鐘之內充滿電。在這個產品中使用了液冷方案,採用水冷模式,比風冷模式要快很多,而且效率要高很多,不僅成功解決了大功率充電的散熱問題,而且擺脫了風扇散熱帶來的噪音問題。

“我們進入到加油站,從加油到完成支付,基本上是15分鐘,未來充電時間也將縮短到15分鐘”。

緩解充電焦慮,還需要走三步

除了縮短充電時間,更方便地找到充電樁以及更便宜的充電成本,也成為推動消費者使用新能源汽車的重要元素。

王蕾認為,充電成本是油費價格的1/10,天然氣價格的1/3,新能源車才有競爭優勢。

如何有效解決新能源車主的充電焦慮?除了加強充電技術研發,提高充電效率以外,王蕾表示,一是要加快充電樁建設;二是通過“私樁共享”模式,提升充電樁使用率;三是,加強充電技術研發,儘快開發大功率充電與機器人充電,實現“充電比加油便宜,還比加油便利”。

事實上,充電樁建設在各地快速推進,但充電樁行業最大的問題不是樁不夠,而是重建設、輕運營。國家能源局副局長劉寶華曾透露,截至2017年底,中國充電樁建設數量達到45萬個。其中,公共充電樁達21萬個,已形成一定規模,但利用率不足15%。

富電集團董事長龐雷表示,有些充電樁在選址、運營上漫不經心,更有企業在價格低廉、幾乎沒有車流量的場地建造大量充電樁,造成大量的死樁。

王蕾告訴記者,星星充電目前在全國百餘個城市建設充電樁4萬餘根,私樁充電量市場佔有率達到60%以上,公樁充電量市場佔有率約為25%。龐大的數量考慮企業的智能化運營能力。

“星星充電的充電樁超過90%的故障都可以被在線診斷,急停按鈕被按下也能自動維護。星星充電有3300個充電樁被高頻率、高強度實用,正常情況下需要30個運維工程師。但由於星星充電的智能化平臺,只要4個工程師。” 王蕾說。

此外,平臺運營的商業模式也一直在調整。針對公樁使用率低、私樁閒置率時間長的現象,從去年底開始,星星充電轉而圍繞車做充電樁建設,比如緊盯大型公交場站、物流貨車和出租車集中交車停靠點。根據星星充電監控平臺的數據,上個月單樁電量排名前三的城市分別是:宜春、西安和雞西。這三座城市的用電量並非來自私家車,而主要來自於貨車和公交車。

王蕾透露,福州是今年新開拓的城市,6月新上了一個新充電站,一共是20個終端,10個充電樁,到第三天的時候,充電度數就已經破萬。這種模式下,充電樁使用率有了大幅提升,公司預計福州市場年底可以實現盈利。

業內人士認為,未來的1—3年,大量的充電樁設備面臨老化失修。沒有導流運營能力的運營商將死掉,充電樁行業也將迎來洗牌。但洗牌之後是充電樁行業的集約化發展和充電樁運營效率的提升。(記者易珏 王夢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