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3期|從王國維之死談道統

第223期|从王国维之死谈道统

作 者:劉九洲

王國維之死,以前是沒過幾年就會被翻出來談一下,最近是沒過幾個月就會被翻出來談一下,就那麼點材料,分析來分析去,以至於我這麼個本來不關心此事的人,也熟悉了全過程。

我倒是認為,王國維之死,有一個比較明瞭的原因:道統已滅。

當時最為複雜的事情,是因為兒女的私事,羅振玉與王國維這兩個老頭子鬧翻了,此事對王國維似乎影響很大,很多人以為是羅振玉逼死了王國維。我一開始也相信這個,但是看多了幾遍,我想,如果那時道統還在,王國維不至於死。

道統是什麼?是儒生心目中的“聖人師”的概念。注意,這不是指某個具體的老師,而是說,任何一位書生成為聖人師,全體讀書人一起高興。這是精神的力量,也有現實的表率。

道統也是一種阿Q精神,讀書人認為,皇帝治天下,但是儒生可以教育皇帝如何管理天下,這就是儒生存在於世間的價值。

讀書人畢生為之奮鬥的,就是這事兒。至少從北宋開始,這在世俗政權中事實存在。形形色色的皇帝再牛,對儒生也一直是客客氣氣的。王安石可以變法;元朝皇帝要去尋訪江南遺存的儒生;明朝皇帝好玩兒,也不喜歡讀書人,即便多年不上朝,朝政還是被讀書人管得好好的;到了清代,鬧得厲害的是戊戌變法,讀書人說動了年輕的皇帝,準備拿祖宗之法革命。

這就是道統。

一千年來,皇帝都不敢拿知識分子怎麼樣,其他人更不用說了,“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高在哪裡?因為天下讀書人通過“聖人師”,使得世俗政權都在道統影響之下,而讀書人是一夥的,所以“讀書高”。現在看來,這好像是個教派,互相鼓勵的意思蠻大的。

讀書人的這個教派,雖然找不到教主,但在每一代讀書人中,最優秀者,就是“道統皇帝”。“學統”,其實是道統的初級階段。

王國維拼命去搞各種學問,50多歲就死了,但是著作等身,為的還是當這個道統的皇帝。道統皇帝不用加封,是在大家心目中自然形成的,當了之後,誰也搶不去,讀書人對其尊崇萬分。

問題是,王國維遇到了新情況。大清丟了皇權,天下共和了,依附於皇權的道統,一下子失去了著力點,皮之不存毛將焉附。但在溥儀那裡,還是講老規矩的,所以一批人願意跟著溥儀跑,不完全在於思想上是“遺老”,還在於那裡還講舊規矩,皮毛關係還在。

但是,王國維自殺前,湖南突然發生殺讀書人的事情,王國維傻掉了。古代社會也殺讀書人,但那是犯罪,或是皇帝無道。而民國時期殺讀書人,是軍閥殺人,不拿讀書人當讀書人,而是拿你當一般人吶。

一般人其實也不錯啊!

但是,道統思想深入骨髓的王國維受不了,他心目中的道統大廈傾倒,社會尊嚴沒有了,再加上羅振玉跟他鬧彆扭,也是沒有尊嚴,內外交加,於是王國維自殺了。準確地說,他是丟了尊嚴,賭氣殉了道統,絕不是殉大清。

臨死之際,留下遺書,事實上是告訴天下,在我之後,讀書種子是陳寅恪。

第223期|从王国维之死谈道统

王國維遺書

陳寅恪心領神會,所以年紀輕輕,三十多歲,不管外人怎麼看,他自己是把“皇帝”當起來了。幾十年後,他在廣州,北京請他到社科院任職,他提出了著名的“條件”,我不學馬克思主義!我的研究所也不學馬克思主義!天下人以為這種說法有骨頭,其實陳寅恪不過是按照道統行事,沒有什麼骨頭不骨頭的。當時黨內讀書人也多,頗領會其意思,不來北京就不來北京,也沒有把他怎麼樣。現在有人奇怪,為啥不批鬥他?不過是不願意動這位道統傳人。

有人問:王國維就為了這麼一個虛無縹緲的道統,就自殺了?可能嗎?我問你,國內革命鬥爭時期,有多少志士仁人,為了信仰,放棄了生命?抗日戰爭時期,有多少一般民眾,為了國家與民族,放棄了生命?王國維是萬千人中一個,有什麼奇怪的!

最近一直在講“不忘初心”,說的也是信仰的事情,你忙了一輩子,就為了工資,不至於嘛!一開始,大夥兒是準備解救天下受苦人,是為了社會公平與正義,才出來奮鬥的嘛!這也是道統,精神上有追求,對天下有影響,就會形成道統。

有人問,你算是搞藝術史的,那麼,古代書畫有道統嗎?

有的,古代書畫有道統。

與儒家道統一樣,古書畫道統,首先要有尊嚴。最近北京故宮搞《千里江山圖》展覽,人們圍得裡外三層,轟動得很。為了說明《千里江山圖》有多麼了不起,故宮增加了一張毛主席看《千里江山圖》卷後蔡京題跋的照片。在我看來,照片比《千里江山圖》本身重要得多。這說明,毛主席承認了中國古書畫的道統。蔡京的書法,讓領袖久久注視,這就是藝術的道統。

第223期|从王国维之死谈道统

如果當時革了古書畫的命,拿《千里江山圖》不當回事,直接扔了、燒了、或者包油條了,那麼,這就是古書畫道統的衰亡。

一旦發生這種事情,以古書畫為命運的大師,可以殉道了。

好在沒有發生這樣的事。現在人們津津樂道於周總理批外匯買“三希”,康生、陳伯達、郭沫若如何玩書畫等等,為什麼要反覆說?就是在強調,古書畫道統是受到尊敬的,是主流,不是末流。

西方藝術品其實也是一回事,也有道統。最近達·芬奇《救世主》賣了30億人民幣,一張油畫怎麼這麼貴!大家拿著模型分析來分析去,哈哈,其實,最貴的一張畫怎麼會在模型中呢?不就是因為達·芬奇代表了西方藝術的道統嘛!他們買的不是油畫,是西方藝術的道統,當然貴。

那麼古書畫中,有道統的代表嗎?書法上的道統,倒是簡單明確,就是王羲之。北宋之後,王羲之地位越來越高,王羲之即書法的化身,《淳化閣帖》拓本就是寶,北宋拓本也可以貴上天,真跡就別談了。

那麼,繪畫上呢?畫聖吳道子?

北宋時期,談繪畫的道統,可能會尊吳道子。到了今天,我們倒是可以聽一下董其昌的意見。董其昌在題跋中說:“右丞如右軍,世不多見”。翻譯一下,王維和王羲之一樣,傳世真跡極少。王維與王羲之可以並駕。

大家可能嚇一跳,王維?唐代大詩人王維?是的,董其昌說,繪畫的南宗鼻祖是王維。

董其昌是很有歷史觀唸的人,他不像文徵明,把自己小日子過好就行,他不斷與歷史對話,其中最重要的,是提出了“南北宗”論,核心是抬出了唐代王維作為南宗第一人,也就是提出了明代的視角:王維是繪畫“道統”第一人。董元巨然、米芾、黃公望,不過都是之後的弘揚者。

在董其昌之後350年的今天,我們再看這個問題,發現王維的位置越發突出,因為中國繪畫日益離開了敘事功能,走向文人筆墨自娛。

王維真跡久不傳,但是近年來,重新發現了聲名顯赫的王維《著色山水圖》,逐漸展露出其不平凡的地位。

考古學發展了100年,發現了很多古代遺蹟,3到10世紀的包含山水元素的刻石,有不少,但是這個潮流與唐宋古畫似乎沒有聯繫。與此同時,從北宋開始的山水畫高潮,傑作頻出,但是似乎又找不到源頭。《著色山水圖》重新發現後,眾多學者愕然:這件手卷山水,顯然是現存的古書畫中,聯繫這兩大潮流的交匯點。

過去五年中,我與吳斌一直在研究這件《著色山水圖》,密歇根大學也開會研討,真跡也展覽了,正面意見是主流。我和吳斌有關此畫的著作,2017年底也出版了,但是我們聚在一起商討時,都感覺到此畫是如此重要,但是如何重要,沒有講透。

第223期|从王国维之死谈道统

書名:《王維研究》

著者:劉九洲 吳斌

出版: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印次:2017年12月1版1印

開本:710mm*1000mm

印張:10.5

頁數:157

字數:113千

圖數:120

定價:68元

“道統”一詞此刻跳入眼簾,讓我豁然開朗,王維《著色山水圖》就是古書畫中,山水畫道統的源頭。因為山水畫的發展,是平淡天真逐步成為正宗,王維正是開創者。《著色山水圖》從時代上看,是最早的一件名家山水真跡,而它不是險峻一路,恰恰是“平淡天真”的格調。

唯一遺憾的是,我們通過研究,可以把《著色山水圖》定在晚唐之前,但是實實在在不知道這是不是王維,因為此畫風格的震動區間,已經超越了唐代名家互相之間的差異,我們只知道這是唐代名家,卻無法定其為王維。

否則,我們等於發現了王羲之真跡。

前輩鑑定家有一句罵人話,說不懂的人,是“真龍現世之時,做模稜兩可之論”。

《著色山水圖》的發現,就是真龍現世,導致我們的研究,數年來欲罷不能。今天看到“道統”一詞,想到此畫的研究經過,心中感慨,寫下此文,以面天下。

我們相信,《著色山水圖》的重要,不完全在於這是一卷極端稀罕的唐畫,更重要的是,這是中國山水畫道統的源頭。

3到10世紀的山水元素刻石,絕非山水畫道統的開端,而《著色山水圖》卻是絲絲入扣,找到此畫,就是找到了祖宗。

此畫不滅,即是中國山水畫的道統不滅。

從王國維寫到王維,我服了我自己。

2018年1月25日寫於安娜堡

預告

自密歇根大學研討會召開之前到現在,"在藝APP"對《著色山水圖》一直密切關注並跟蹤報道,在此深表感謝。

"在藝APP"將於1月27日(本週六)晚八點,直播《王維研究》一書的首發式,劉九洲將在線對此書進行介紹。敬請朋友們光臨。

“武英書畫”已經依據國家有關規定,辦理好了圖書銷售的全部手續,讀者可以通過微店“武英書情”,直接購買本書。

進入微店購買此書的方法有二:一是掃描或長按識別下面的“武英書情二維碼”;二是點擊下方的“閱讀原文”。

書價不打折,但是大陸各地,只要是順豐快遞所到,包郵。

港澳臺以及海外讀者,請先購書,我們根據收貨地址,先發貨。您收到圖書之後,再請聯繫我們,交納郵寄費用。

謝謝大家!

武 英 書 情

長按二維碼,進微店購書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