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丝绸协会全国茧丝绸产销形势分折会在宜州区召开

中国丝绸协会全国茧丝绸产销形势分折会在宜州区召开

中国丝绸协会全国茧丝绸产销形势分折会会场

4月26—27日,中国丝绸协会在宜州区召开2018年全国茧丝绸行业产销形势分析会暨全国优质茧丝基地现场交流会。主要分析研判国内茧丝绸行业经济形势,总结交流茧丝绸行业发展情况。各省市茧丝绸企业、行业协会、科研院所、检测机构、蚕桑基地及相关单位的负责人、代表300多人出席会议。

中国丝绸协会会长唐琳在会上表示,今年以来行业运行延续了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主要表现在行业运行开局整体平稳、蚕桑基地建设明显加快、新产品开发成效显著、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等四个方面。但是,也还应该清楚地看到,制约我国经济持续向好的结构性、深层次问题仍然突出,茧丝绸行业内茧丝价格高位运行,市场容量、供需关系还存在很多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因此,要立足基本国情与行业实际,把基地、产品、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做到位,补齐短板环节。要开拓创新,既要推进传统动能改造升级,更要不断激发新的动能,形成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加快推动行业发展实现由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根本转变。

会议认为,2018年国内外经济形势更趋复杂多变,行业发展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茧丝绸行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有针对性的突破结构性矛盾和发展瓶颈的约束,坚持以“调结构、稳增长、补短板、助升级”为基本目标,加快推进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好的推动产业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要重点围绕四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抓基地,打好原料保障攻坚战。要按照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标准化的要求进行。二是抓管理,打好质量提升攻坚战。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管理。三是抓市场,打好贸易转型升级攻坚战。第四,防风险,打好化解市场风险攻坚战。

会议期间,与会的领导和嘉宾参观考察了宜州区嘉联丝绸有限公司、刘三姐桑蚕高效生态产业核心示范区、嘉欣宜州丝绸园等科普示范基地,并进行现场学习交流活动。

据了解,近年来宜州区高度重视桑蚕产业发展,以“建设循环示范基地、打造中国丝绸新都”为战略目标,围绕“提品质、强品牌、增品类、优产业、富民生”发展思路,强力推动桑蚕产业转型升级,基本形成“‘桑-蚕-茧-丝-绸’一体化生产+桑蚕综合利用+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2017年,宜州区有桑园面积34.68万亩,养蚕农户9.24万余户,鲜茧产量达5.8万吨,桑园面积、蚕茧产量连续12年保持全国县域第一。农民养蚕收入达28.6亿元,桑蚕生产、茧丝绸加工、资源综合利用及电商销售总值达62.6亿元。先后荣获广西桑枝食用菌产业发展“十强县”、广西“十佳”桑蚕生产基地县市、“中国优质茧丝生产基地”和“中国蚕桑之乡”等荣誉称号,桑蚕业已成为宜州强区富农、惠民增收、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

会上,中国丝绸协会副会长、广西茧丝绸行业协会会长兰树思介绍了广西茧丝绸生产情况。河池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凤云致欢迎辞。宜州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吴兴慧介绍宜州区蚕桑基地集约化发展经验。(何家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