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陷舆论风暴背后有人策划?那这些主流媒体的评价呢……

顶着“社交电商第一股”的光环在纳斯达克上市后,拼多多陷入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暴中。连日来,有关拼多多销售山寨名牌的质疑不断发酵,其商业模式的弊端也被曝于聚光灯下。网络上关于拼多多的爆文一篇接一篇,关于拼多多的段子一个又一个,甚至有网友将其调侃为“拼夕夕”。

面对自媒体的轰炸和网友的质疑,拼多多今日回应称,“正在受到罕见的波次网络舆情攻击”。创始人黄峥更是发员工信表示,“一边倒的负面不是真实的拼多多。”今日下午,拼多多在上海举行沟通会,对公众热议的山寨、假货等问题作出回应。

拼多多陷舆论风暴背后有人策划?那这些主流媒体的评价呢……

此次的拼多多风暴是否真的是场“罕见的网络舆情攻击”我们不得而知,但截至目前,已有央视、光明网、法制日报、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等多家主流媒体就拼多多暴露出的山寨、假货等弊病发声。其中,央视更是义正言辞批评拼多多,“商业模式的成功不意味着丢弃商业基本原则。不售假,是放在任何商业社会都成立的基本原则。”

拼多多回应风波:有人故意搞我们

被创维电视公开指责售假、被作家郑渊洁举报销售盗版图书、被央视点名,拼多多上市后的每一天几乎都能用“丰富多彩”来形容。

7月31日早间,拼多多发言人井然表示,拼多多正在受到罕见的波次网络舆情攻击,并在网络上有专门的团队和人员在维护。据此,拼多多已向国家互联网中心发起举报。

井然表示,这种舆情攻击的特性是先从编辑各类网络段子开始,同时雇佣水军在所有新媒体、自媒体链接以及评论的跟帖中进行维护,再进一步扩散至一些新媒体和网络野号等社会化资讯投放渠道,一旦有主流传统媒体的新媒体号转发之后,将标题再洗为传统媒体品牌再进行二次传播。

几乎所有的新闻跟帖当中都“被安排”添加了被炮制出来的“拼多多旋转剃须刀”、“拼多多门锁型照相机”、“拼多多小块黑面膜”等从未在拼多多平台上出现的产品,上述内容均系标准网络谣言。

拼多多陷舆论风暴背后有人策划?那这些主流媒体的评价呢……

今日稍晚时候,拼多多创始人黄峥的员工信流出。黄峥在信中表示,“面对纷至沓来的质疑,我们自己不要慌乱。不能竞争导向,别人指什么我们才做什么,要牢牢的抓住消费者导向,从消费者最最切身的利益点开始抓,开始改,持续地改。”

拼多多陷舆论风暴背后有人策划?那这些主流媒体的评价呢……

黄峥还表示,“要勇于承担起责任,持续承受质疑甚至冤枉。没有一个伟大的变革和创造会来得那么容易,那么显而易见。一边倒的正面不是我们追求的,一边倒的负面也从来不是真实的拼多多。”

7月31日下午,拼多多在上海召开沟通会,就近期公众关注的山寨、售假、舆论攻击等问题一一作出回应。

7月28日,创维电视官方发布严正声明要求拼多多停止售假。创维声明称,拼多多平台上出现大量假冒创维品牌的电视产品销售,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和创维品牌权益。在拼多多上查询发现,平台上存在“创维云视TV”、“创维酷酷”等假冒品牌,大多数价格低于1000元。除了创维,三星、康佳等品牌也遇到山寨问题。

拼多多陷舆论风暴背后有人策划?那这些主流媒体的评价呢……

拼多多在沟通会回应称,创维未做沟通,却突然下架全部产品吗。拼多多在现场列出了和创维合作、遭投诉的时间表:6月17日,创维在拼多多上线官方旗舰店;6月20日,创维电扇总监拜访拼多多,双方建立工作组;7月26日,创维在未做任何沟通下突然下架全部商品;7月28日,创维发布维权声明。

拼多多陷舆论风暴背后有人策划?那这些主流媒体的评价呢……

7月29日,童话作家郑渊洁通过微博表示,拼多多平台上有卖家销售盗版皮皮鲁图书,涉嫌侵犯其著作权。郑渊洁要求拼多多立即停止销售相关盗版图书并处罚关闭销售盗版书的卖家。对此,拼多多表示,我们注意到郑渊洁在孜孜不倦提出问题,此前盗版书问题在京东和淘宝也曾出现过类似问题。我们与郑渊洁保持很好的沟通,并有专门的书籍快速通道。

此外,拼多多在沟通会上还晒出“打假成绩单”。拼多多表示,自创业第一天就投身打假。目前已下架1070万件问题商品,拦截4000万条侵权链接;主动删除商品量是权利人投诉的125倍,并联合400余品牌取证打假。拼多多还设立1.5亿元消费者保障基金,先行垫付,闪电退款。拼多多承诺假一赔十,奉行电商行业最严格赔付标准。

拼多多陷舆论风暴背后有人策划?那这些主流媒体的评价呢……

主流媒体如此评价拼多多

如果说在网络上流传的各种拼多多段子和诋毁文章是有人“故意而为之”,那么来自主流媒体的批判可以说是“真刀真枪”了。拼多多发言人井然在今日的声明中表示,“对于传统媒体和有识之士对于拼多多平台善意的监督,拼多多会认真思考整改。”那么,传统主流媒体又是如何评价拼多多的呢?

➤央视:不售假是底线

央视评论称,假货次品横行,早已让拼多多信誉打了折。商业模式的成功不意味着可以就此丢弃商业基本原则,将薄利多销做到极致不等于允许假货泛滥。不售假,是放在任何商业社会都成立的基本原则,也是对知识产权的基本尊重。

对于有电商大佬以“历史眼光”为拼多多开脱,说什么“一堆人质疑拼多多却不质疑淘宝(是如何起家的),这已经说明我们这个社会是多么健忘”,央视明确指出,这其实颠倒了实然与应然,人们也没有健忘。

央视最后明确表态:价廉或许未必能物美,但摈弃假冒、山寨是应有的底线,正因此,我们希望拼多多能够切实履行平台责任!

➤光明网:愿拼多多能步入正途

光明网评论称,如果把登陆纳斯达克算作一个企业成功标志的话,那么拼多多无疑是成功的。拼多多所涉售假产品,大都是不知名品牌,有的甚至连品牌都没有,但所售之货只一字便可概曰:贱。这些产品以生活日用品为主,价格一反人们日常购物经验、甚至是线上购物经验——便宜得让人乍舌。问题正在于拼多多又成了成功的先驱,其成功会激励更多的后来者复制先驱者的成功。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从全国范围来看,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063元。从居民收入增速来看,则明显低于GDP增速。但人均可支配低,并非是售假买假的理由。

光明网最后还留下质疑,拼多多如此的商业模式能持续多久。

➤法制日报:杜绝山寨品应成电商底线

法制日报评论称,拼多多自从面市以来,赢得了很多人的青睐。但必须强调的是,市场占有份额再大的电商平台,都不能突破不售假货的底线。否则,既要承担相应法律责任,更有可能失去消费者信任,得不偿失。

拼多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不能漠视应有的社会责任和自身职责,理应将不卖假货作为底线,并健全监管体系,采取各种措施将无良商家和傍名牌产品拒之门外,避免沦为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帮凶。只有这样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不至于被消费者抛弃。

➤北京日报:“宽进严出”管理现隐忧

北京日报表示,自2017年拼多多从自营商品彻底转向第三方商家入驻后,拼多多采取的管理方式一直是“宽进严出”:所谓“宽”,是指商家入驻门槛不高,缴纳一定的保证金并通过系统自动审核,商家就可以在平台上发布商品;所谓“严”,是指平台对商家的后续管理很严格,包括对销售问题产品、假冒产品的商家处以冻结交易金额并进行10倍罚款的惩戒。而这一宽进严出的模式,一直以来也饱受争议。

上市将拼多多推到了风口浪尖,各种负面问题也被置于放大镜下。对于黄峥口中“仅有3岁的孩子”拼多多来说,未来又将如何在争议中继续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