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用血肉之軀作城防抵擋日軍只有他一個人!抗日他打的仗最多

自從1937七七事變之後,抗日戰爭就全面爆發了。日本人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相繼攻佔各個攻防工事、重要交通要塞線路和各個重要的鄉鎮。隨後很快的,遭殃的第一個就是淞滬,淞滬會戰就這樣打響了。

敢用血肉之軀作城防抵擋日軍只有他一個人!抗日他打的仗最多

國民黨方面自九一八事變採取“攘外必先安內”政策後,東北淪陷其實就已經戰戰兢兢,畢竟它的總指揮處就是在南京,南京其實離東北的關口並不遠。所以,蔣介石和幾個上將早已謀劃遷至較為安全的內陸。

不過,這不意味著國民黨方面對淞滬會戰毫無準備。日本方面對此次戰役十分看重,而看重的表現首先體現在兵力上,為此日本集結了30萬的精銳。而國民黨方面也不可能將原機關位置,中國繁華開放程度最高的吳淞口附近的淞滬一帶地段,輕易地向日本人拱手相讓。為此,國民黨更是集結了80多萬的精甲部隊。

敢用血肉之軀作城防抵擋日軍只有他一個人!抗日他打的仗最多

而吳淞口最首要的戰略要地,便是供應軍需物資和聯結東西交通線路的羅店。日本人也打算首先拿它開涮。在羅店軍需藥品供應不及時、交通鐵路被阻斷,日本人先進武器脅迫等等惡劣的情況下。國民黨抗日隊伍一退再退,路上遍是國民軍的屍體和來不及救治的殘疾士兵。

羅卓英身為當時在羅店的第18軍軍長,看著這樣的羅剎地獄,又不甘心放棄這個曾經一度繁榮的家園,更難以忍受日軍的肆意屠殺和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的行徑,硬漢一般地衝出重圍,帶著身後的殘兵剩將,硬生生地用自己的血肉之軀首闖了出去,英勇地廝殺。

敢用血肉之軀作城防抵擋日軍只有他一個人!抗日他打的仗最多

當時羅卓英所帶領的18軍,所爆發的置之死地而後生的吼聲響徹雲霄,幾乎震懾了整個日本軍團。而羅卓英這樣的英勇行為更不亞於項羽的破釜沉舟的勇氣,當得起“血肉磨坊”四字美譽。

不僅如此,羅卓英在抗日戰爭幾乎是國民黨上將裡表現最突出的一個,他培養過眾多名將,都是如雷貫耳、赫赫有名,以至於民國的元老於右任都曾盛讚羅卓英“行三萬里程,打二百回仗”,這番話說得真的不虛。

羅卓英單單以他集團軍總司令的身份參加過的大型戰爭,就覆蓋了整整全國的5個戰區,進行了八次激烈殘酷的戰鬥,而其中為此行經的徒步遷移轉戰的路途竟然有三萬多公里。羅卓英上將不愧是愛國護國保國的將領,令人欽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