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黎里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

有人说你的性格是什么样子,你心目中的江南古镇就是什么样子。有人喜欢周庄的完美无瑕,也有人喜欢西塘的夜色撩人,而喜欢安静的人自然又想找个清静的古镇看书发呆,枕水而眠。江南六大古镇游客太多, 商业化也已经很完善了,无疑不太符合上述的需求,那么还有没有哪座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答案当然是有的,这次来到的这座古镇距西塘19km,距周庄35km,几乎没有商业化,连六大古镇里最常见的芡实糕都不卖!这座古镇还有个既好听又很有诗意的名字叫做“黎里”,它位于苏州吴江区,在苏州城的最北面,与浙江搭界,因此去到嘉兴西塘比到苏州周庄还要近十多公里。黎里古镇距今已经有900多年的历史了,在唐朝时期集结成村,北宋时形成东西两个相当有规模的村落,公元1127年,赵宋南渡,黎里人口激增,升格成为集市,明成化、弘治年间,成为吴江县巨镇。而就在几年前黎里古镇也被评为“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黎里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

这真的是一个大隐隐于世的江南古镇,从兴黎路上的各个小路口向南几乎都可以走进古镇里来。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天主教堂挤在周围的白墙黑瓦之中,这中西建筑的视觉碰撞竟也毫无违和感,搭配上当天的蓝天白云,俨然成了我们这次古镇游的第一个景点。可能在女孩子心中教堂都是浪漫的,神圣的,它突然的出现,也体现出了黎里的包容和多元化。

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黎里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

沿着市河一直往左行走,黎里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安静,河里没有供游客参观的摇橹船,沿街也没有小摊贩的叫卖,甚至连江南古镇里最容易出现的芡实糕和猪蹄都没得卖。但既然是古镇,自然也少不了古建筑;既然是江南古镇,自然更少不了江南古桥。黎里有市河,自然也是这样一个多桥的古镇,有老话这样说“出门就是两座桥”、“三步上下两座桥”,这说的是黎里古镇的一大特点,也是所有江南水乡的特点,桥多但桥都不长,仅供行人用。所以黎里古镇至今还得以保留着12座始建于南宋至清代的古石桥,保存完好的就有8座。

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黎里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

江南自古以来出才子,黎里古镇从古至今也是富甲一方、名人众多,在古代黎里有“周陈李蒯汝陆徐蔡”八大富豪,每个姓都有庭院深深的住宅,一般在五进至六进,最多达九进。每个姓都有弄堂,蒯家有老蒯家弄、新蒯家弄、南蒯家弄和南栅蒯家弄四条,最多的是蔡家弄,一条中蔡家弄之外,还有东、西、南、北4条。全镇至今保留弄堂115条,其中暗弄90条,明弄25条,超过百米的11条,有明暗并列的双弄,有两条暗弄相并的双弄,更有子母弄和三岔式的弄中弄,堪称江南古镇之最。沿河行走的时候看见喜欢的弄堂也可以进入游玩,我也不怕这纵横交错的迷了路。因为我知道这些弄堂四通八达,只要你记住东南西北的方位,按照方向行走就一定可以回到河边。

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黎里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

古代富甲一方,近代的黎里也是名人辈出。其中就有1903年创办吴江第一所女学的倪寿芝,袁世凯复辟时宣布吴江独立的殷佩六,爱国诗人南社主帅柳亚子,中国第一代影星殷明珠,国际大法官倪徵燠,中共早期妇女领袖张应春,“是医国手”(孙中山语)金诵盘,水利专家汝贤,农学家倪慰农,翻译出版家蒯斯曛,教育家柳无忌,竹刻家徐孝穆,还有南社、新南社社员蔡寅、朱剑芒、毛啸岑等也有都相当的知名度。其中柳亚子创办并主持南社,曾任要职,年轻时候的柳亚子意气风发。中年的柳亚子成熟稳重,作品无数,著有《柳亚子自传年谱》、《磨剑室诗集》等。在黎里古镇里也见到了柳亚子纪念馆供游人参观,内有文物藏品一至三级品120件,待定藏品数百件。其中宋教仁的行书对联堪称海内孤品,何香凝、尹瘦石的丹青,白蕉、沈尹默等人的墨宝,都是文物中珍品。

除了这座柳亚子纪念馆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古镇内还有鸿寿堂、洛雅草堂为江苏省重点文保单位,还有徐达源故居等市保市控单位31处。另外,古镇还设有黎里古镇展示馆、锡器博物馆等,给像我这样第一次来到黎里的游客更直观的了解黎里。

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黎里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

黎里不大,但古镇里的锡器博物馆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锡器博物馆,该馆位于毛家弄内,古器具和古民宅相得益彰,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刚走进博物馆内看到的是序厅,然后是场景复原区及展区。场景复原区内展示了采锡、炼锡、打锡等过程,展区内则展出了食具、茶具、酒具、闺房用品、文房用品等各类锡器文物600多套。那么在黎里,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座锡器博物馆呢?经过了解才知道,锡器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公元前2700年就有锡器出现了。据有关史料记载,所有制锡的大家均出自苏州,其中不少就来自黎里。作为国家非遗项目,打锡在黎里历史悠久,传承最早,所以开设这样一家锡器博物馆是这样的理所当然。

除了这些场馆,一路上的还遇见了许多由古镇打造的小心思。比如弄堂里的星宿小游戏,彩绘的墙壁和装饰。还有一些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延续下来的生活小店铺,各种小元素,它们共同组成了眼前这座质朴的黎里,虽然小,但总是让我过目难忘。

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黎里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

从东向西沿着市河走到转角,向左转弯再走100m差不多就可以看见不远处的禊湖道院了。禊湖道院为吴江文物控制单位,位于古镇西北的禊湖之中,原名昭灵侯庙,当地人更多的称其为城隍庙,始建于唐代,明嘉靖年间重建后,清顺治自嘉庆年间,数度重建、增筑、重修。咸丰年间,毁于兵燹,同治五年(1866年),俚人公捐重建,光绪九年(1883年),重修。门前的秋禊桥,梁式三孔,用花岗岩砌筑,正中雕刻着“轮回”图案,这里有著名的“黎川八景”之一“禊湖秋月”。桥面上共有25块长方形石板,踩上去会发出叽叽咯咯的声音,所以这桥百姓又称叽咯桥。

江南古镇大隐隐于世,黎里依然是清静质朴的模样

秋禊桥不长,但因为道院修建在湖中,因此她是通往禊湖道院的唯一一条路,当年柳亚子等人正是在这座秋禊桥畔组织酒社,留下不少诗篇。走进道院,里面的建筑更加庄严神圣,当时正值下午,光线斜着照进道院里,留下各种斑驳的影子,喜欢这样的意境,于是便不停的按下快门。

到了这里,我的黎里古镇之旅就结束了,倘若时间允许,我还想在这里住上一晚,第二天一早光线最美的时候出来看一看炊烟袅袅,拍一拍更加柔美的石桥古物。最后再来到黎里的美食推荐吧,毕竟旅游也是件体力活,吃饱了才有力气看风景。黎里的美食有辣鸡脚、套肠和炸油墩,对于我来说,辣脚和套肠算不上稀奇,以往大家肯定也都吃过,但是黎里的这两样东西还真的不太一样,不信你去百度一下肯定会回来点赞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