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金融市场规模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

1、个人消费贷款规模快速增长,至2017年已达31.53万亿

截至2017年底,我国的居民消费贷款余额达到31.53万亿元,其中,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24.72万亿元,短期消费贷款余额6.81万亿元,分别占居民消费贷款余额的78.39%和21.61%;从结构上看,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余额在居民消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从2004年的93.69%下降至2017年的78.39%,居民短期消费贷款余额在居民消费贷款余额中的占比从2004年的6.31%上升至2017年的21.61%。

中长期消费贷款主要是居民住房按揭贷款,增长迅速,同时,居民其他消费类贷款也快速增长。

单位:亿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

来源:wind数据零壹财经·零壹智库

如上图,2008年后,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开始快速增长,短期消费贷款也同期呈现增长态势。2008年国家投入四万亿救市;2009年,银监会宣布消费金融公司试点,下发首批四块消费金融牌照,以作为银行信用卡的补充满足居民购买耐用消费品的融资需求。

单位:亿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

如上图,居民新增中长期消费贷款呈现波动上升趋势,其中2015年至2016年新增5.26万亿元,创新增贷款高点,主要是房地产市场较为宽松的政策所致;2017年居民中长期消费贷款新增4.6万亿元,同比下降,主要也是受到房地产市场调控所致,2017年银监会等出台系列政策防止个人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

从居民新增短期消费贷款的情况来看,呈现平稳增长态势,其中2016年至2017年新增1.87万亿元,主要是受到银行零售转型的影响。这一年银行的个人消费贷款,尤其是借助互联网手段开展的个人贷款业务业绩突出,2018年初各银行披露的年报也应证了这一原因。

总体来看,我国居民消费贷款的增长主要是个人住房贷款的增长。

2、2017年银行贷记卡已达5.88亿张,授信总额至12.48万亿,增长迅速

2017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信用卡业务有关事项的通知》(信用卡新规)正式实行。新规给予银行信用卡定价的自主权,同时放开免息期、最低还款额、透支利率等规定,推动了银行开展个性化的信用卡服务。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末,全国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在用发卡数量共计为5.88亿张,同比增长26.35%,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7.6%;2017年新增发卡量达到1.23亿张,人均持有信用卡0.39张,同比增长25.82%,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6.27%。

信用卡和借贷合一卡的授信总额达到12.48万亿,同比增长36.58%,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29.06%;银行卡信贷余额达到5.56万亿,同比增长36.83%,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23.63%。另外,2017年银行卡卡均授信额度为2.12万元,这一数字在2016年为1.96万元,授信使用率为44.54%,与2016年的44.45%相差不大。

受到新规推动、房市调控、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战略等因素影响,银行个人消费金融业务在2017年获得迅速发展。

2018年,在继续调控房市、注重化解金融风险的背景下,银行信用卡业务的发展可能会受到一定影响;同时,银行业务能力将在技术推动下不断精进、继续提升。

3、2017年P2P网络借贷平台消费金融资产交易达4100亿,同比增长313.72%

P2P网络借贷平台(以下简称P2P网贷)是互联网消费金融行业的重要参与参与者之一。

2015年以前,P2P网贷和互联网消费金融均处于发展早期,2015年,随着P2P网贷行业竞争的加剧,资产渠道成为平台竞争重要“砝码”,各大平台在小额消费金融资产的布局加深;同时,主营3C消费品分期的分期购物平台为P2P网贷平台提供了大量的消费金融资产。

从数据上看,2013年以前,P2P年交易规模较小,消费类金融资产可忽略不计。2013年P2P消费金融交易规模为11亿元;2014年P2P消费金融同比增长8.3倍,首次突破百亿达到102亿元;2015年,P2P消费金融资产同比增长4.1倍,达到519亿元,其中分期消费资产占48.1%;2016年全年,P2P消费资产合约991亿元,约为2015年的1.9倍;2017年全年P2P消费金融资产大幅增长,规模超出我们此前的预期达到4100亿,是2016年的近4.14倍。这种现象大概率受到“现金贷”业务迅速发展的影响,诸多P2P网贷平台在为小额在线短期消费贷款提供线上理财资金。

从P2P网贷平台的消费金融资产交易规模占当期P2P网贷行业整体交易规模的比例来看,这一占比呈现逐渐增长态势,2017年占比增速较大,从2016年的5%上升至2017年的超过15%。

考虑到尚且严峻的外部环境,2018年的增速将放缓。

消费金融市场规模

4、资本继续加持,科技类主体将更受青睐

过去的几年,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的发展离不开资本的加持,行业及相关上下游领域企业多获得资本市场投资,并得以迅速发展,行业内部分企业甚至登陆资本市场。

据零壹数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消费金融领域共发生60笔投融资事件(包括IPO融资),其中披露具体金额的有55笔,占全年金融科技领域投融资总数的17.14%,总计金额[为了便于统计,此处将外币以各笔融资公开当月最后一个交易日外汇交易开盘时的汇率(来自新浪财经)换算成人民币予以计算,可能略有误差。]为220.48亿元,占全年金融科技领域投融资总额的23.98%。相比于2016年的35笔融资(剔除蚂蚁金服、京东金融、微众银行等集团性融资外),2017年在数量上同比增长71.43%;在融资金额方面,相较于2016年的225.41亿元(按照具体公布融资金额的数据计算),2017年在融资总金额方面略有降低,但相差不大;如果仅对比这两组数据,2017年消费金融的新进入者在增加,各机构的平均融资金额较低。

2018年,行业宏观环境背景略有变化,主要背景是不同于此前宽松而已经有所收紧的监管环境,加之行业已有一定的发展积累,风险管控在实践检验中被视为关键要素,因此,科技类、具备数据处理与分析能力的公司还将受到资本青睐。 (来源:零壹财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