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僵局,《頭腦風暴全指南》

頭腦風暴是尋找解決方案的高效手段,特別是以創意為工作內容的廣告人。

如何更好去頭腦風暴?似乎總是難以找到有效的方法,本文嘗試給出一個可行的方法。

打破僵局,《頭腦風暴全指南》

頭腦風暴是一種集體開發創造性思維的方法:讓一群人聚在一起,圍繞特定的話題,自由地思考,大膽地提出各種想法,然後在他們觀點的基礎上建立新觀點。

如果運用得當,頭腦風暴可以幫你快速跳過淺顯答案,迅速找到高效、富有創造性的解決方法。

打破僵局,《頭腦風暴全指南》

亞歷克斯·奧斯本是頭腦風暴的創始人,他在1953年出版的《應用想象學》一書中首次正式提到這個概念,此後便風靡全球。

書中列舉了一系列開展頭腦風暴時需要注意的原則,其中4點尤為重要:延遲評判、追求數量、禁止批評整合想法

然而讓人遺憾的是,很多人並沒瞭解頭腦風暴的優勢——他們把頭腦風暴和閒聊混為一談。

在他們看來,頭腦風暴會議不過就是把一幫人聚集起來,然後就某個話題讓他們發表自己的看法,這就大錯特錯了!

要想完全利用頭腦風暴法的優勢並非易事,需要遵循許多原則,而這些原則經過後天培養才能掌握。比如,當他人提出一個在你看來很蠢的想法,出於本能你會立馬反駁,或者當你想到了一個自認為很不錯的方案時,你很可能放棄繼續尋求更好方案的願望。但頭腦風暴法恰恰要求你對抗本能,剋制住衝動。這聽起來很難,但是要想有創新性突破,就必須掌握這些原則。

下面的一些指導方針,是開展頭腦風暴法時需要注意的事項。在這些指導方針的幫助下,團隊提出多樣化、創新性想法的能力越來越高。


1、開展頭腦風暴時,對會場有什麼要求?

打破僵局,《頭腦風暴全指南》

頭腦風暴好比舞蹈,想要跳舞必須有寬敞的場地,同樣,開展頭腦風暴,要保持會場必須滿足以下幾點要求:

  1. 要確保與會者能在會場自由地走動和站立。這點很重要,站著討論,參與者大家積極性更高,精力也更充沛,會議開展更順利。
  2. 確保把與會者的每一個設想,不論好壞都完整地記錄下來。最常見的是把想法記到白色書寫板或翻頁紙上,也可以把四面牆上都貼上新聞用紙,或把各自的想法寫在便利貼上,貼在周圍的玻璃窗上,會議結束時,整排的玻璃窗上都是五顏六色的便利貼。請記住,記錄想法的地方越大,與會者提出的想法就越多。

2、對與會者有什麼要求?

打破僵局,《頭腦風暴全指南》

確定與會人選特別重要,不是隨便什麼人都可以參加頭腦風暴會的。

通常有兩個要求:

一、與會者應對談論的內容有各自獨到的見解。請記住,最終做決定的人不是這些參加頭腦風暴會的人。這一點格外重要。

比如說你現在要設計一款新型的汽車,那麼你要邀請的與會者可能是汽車設計師、汽車用戶、汽車銷售人員、汽車修理師或停車場的服務員。這些人不負責最終的決策,但他們的意見極具價值。全球領先商業創新諮詢公司IDEO的丹尼斯·博伊爾講,如果能參加頭腦風暴會,那將是他們的榮耀。這個例子說明了與會者的設想多麼重要,因此,如果你有幸被邀參加頭腦風暴會時,一定要與他人交流你的想法。

二、將與會者人數控制在一定範圍內。如果與會者人數太多,不可避免會有雷同的想法出現,從而延長會議時間,降低會議效率。

Facebook曾經有條“雙披薩團隊”原則,就是說讓團隊人數保持在兩個披薩能讓全體隊員吃飽的規模,這是團隊裡每個成員都能做出顯著的貢獻,團隊效率最高;一旦超過了這個規模,就要被拆成兩個小團隊。一般情況下,將隊員人數控制在6-8名為宜。


3、選什麼樣的議題?

打破僵局,《頭腦風暴全指南》

選擇一個合適的議題至關重要。

如果議題過大過於籠統,如“怎樣解決全球飢餓問題”,會讓人無處入手;如果議題太窄深度不夠,如“早餐吃什麼”,就沒有什麼發揮的餘地。

因此要選擇深度適宜的話題。問題不同,答案隨之不同,好的議題讓與會者有充分的想象空間,同時又未超出團隊的能力範圍,不會讓他們感覺力不從心。

通常,新穎的或帶點挑戰性的議題最合適,如邁克要過生日了,你可能會問“我們給邁克送什麼禮物好呢”,也可能問“怎樣才能讓邁克覺得這次生日最難忘、最有趣”,後一個問題當然比前一個問題更具有創新空間。只要改變下提問方式,思考方向和回答內容就會隨之改變。


4、除了確保有足夠的記錄空間,對會場還有其他要求嗎?

會場不僅要有書寫板、新聞用紙、便利貼等記錄工具,最好還有與議題有關的其他小物件,這會激發與會者的想象力,幫助他們更好地思考。

比如,現在要設計一款新型的鋼筆,你可以把書寫工具、有趣的小配件或玩具放在會場,並且確保每位與會者都拿到紙張和書籤;此外,還可以把尺子、剪刀、紙板、橡膠等放到會場裡。

不要小看這些東西,與會者可以把它們拿來搭建模型。大多數人需要藉助模型來刺激大腦進行思考,與會者可以直接拿這些用具創建模型。

在交流過程中,直觀的立體模型遠比語言和平面圖畫更能幫助人思考。


5、會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由於頭腦風暴要求與會者自由充分第展開想象,而任何設想並無好壞之分,可是日常工作中任何事情都強調要有明確的目的性,這兩者有很大的不同,因此要想快速挑出慣性思維的桎梏並非易事。

在頭腦風暴開始前,做一些創造力小遊戲,給想象力熱身尤為重要。

有各種各樣的熱身運動,如共同寫一首詩。儘管剛開始與會者可能會不習慣,但所有這些熱身遊戲都是為了激活他們的想象力,為後面正式的頭腦風暴做準備,這一點特別重要。


6、會議要遵循什麼原則嗎?

為了達到較高效率,開展頭腦風暴法時必須嚴格遵守一些原則,其中有一點尤為重要:“任何設想都無好壞之分。”也就是說,禁止批評他人的想法,不管這想法看來是多麼幼稚、錯誤,甚至荒誕離奇

一方面與會者的任務是從他人的設想中得到啟示,或補充他人的設想,或將他人的若干設想綜合起來提出新的設想。另一方面,舉行頭腦風暴會議,是為了開闊思路,激發靈感,而不是評估某個想法的好壞。

要想理解“頭腦風暴法”的精髓,就必須把“探索”與“開發”區分開,才能避免過早否定他人的設想。“探索”指想象力得到充分發揮,提出各種各樣的設想,不負責最終的決策;“開發”指圍繞一定的資源展開想象,不能超越了資源的限制,而且負責最後的決策部分。頭腦風暴會議強調“探索”,但要做到這點並不容易,因為大多數人在他人提出想法後,就本能地急於評價。但如果不能剋制住他人想法的衝動,即使其他方面準備得再好,頭腦風暴會議也不會有什麼成效。


7、會議過程中需要注意什麼?

打破僵局,《頭腦風暴全指南》

一旦準備好了會議場地、確定了與會人選、明確了議題、牢記了會議原則,剩下的就是確保會議順利進行。

要使會議高效進行,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 讓與會者依次輪流提出自己的設想,不要幾個人同時發言。
  2. 在會議過程中,鼓勵大家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提出新穎的想法。要達到這個目的,主動引導與會者把那些大家都能立馬想到的點子撇開,尋找別人不易發現的創意。
  3. 多提出些具有挑戰性的或出人意料的想法,幫助與會者打開思路

最後一點,把握會議的節奏,鼓勵與會者對他人的觀點進行拓展和發揮,從而在想法的碰撞中產生新的火花。可以用簡短的語言把想法都寫下來,就像新聞標題一樣,它們能快速地告訴我們每個想法的內容,便於發揮想象,展開聯想。


8、哪些工具或方法更好地捕捉住轉瞬即逝的想法?

首先,要確保每人都有筆和紙。

這樣做有以下幾個好處:

  1. 避免了有些想法被漏記。如果有專門的記錄員,記錄員可能會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篩選想法;
  2. 方便與會者隨時記錄下自己的向想法。這樣輪到他發言時,他已經知道該怎樣表達,從而節省了會議時間。

其次,如果條件允許,可以使用便利貼。

與寫字板相比,它有以下優勢:

  1. 當與會者把想法寫到便利貼上時,只要條件允許,他可以隨時把便利貼貼到指定的位置;
  2. 由於便利貼面積較小,就要求與會者儘可能簡約第歸納自己的想法,避免了把大把時間浪費在煩瑣的細節描述上;
  3. 有了便利貼,整理思路時,更容易把想法歸類。

還有一種可以隨時開展頭腦風暴,幫助人們快速理清思路的工具——思維導圖,整個導圖成放射狀,圖文並茂,文字顏色多樣,重點突出,有清晰的層次,使各個主題之間的關係一覽無餘。


9、每次會議應該持續多長時間?

因為沒有人能連續一個多小時處於精神高度集中的狀態,因此把握好討論時間就顯得很重要。

如果與會者彼此之間已經非常熟悉,那麼10分鐘到15分鐘的討論就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有時會議也會持續45到60分鐘。

經驗表明,創造性較強的設想一般要在會議開始10分鐘到15分鐘後逐漸產生。因此倘若需要更長時間,就應把議題分解成幾個小問題,分別進行專題討論。


10、怎樣處理會議中記錄下來的設想?

通過頭腦風暴會議,大量與議題有關的設想會產生。但至此任務也只完成了一半,更重要的是對已收穫的設想進行整理分析,以便選出有價值的創造性設想來加以開發實施,這有時也是整個會議最難的部分。

負責提供設想的與會者並不是最後的決策者,但可以讓他們為各種設想投票。比如讓他們在自認為最有價值的設想旁邊畫一顆紅星,在最具有實用性的想法旁邊畫一顆藍星,在最節省成本的想法旁邊畫一顆綠星。

最後用相機、記事本等設備把會議中提出的設想保存下來。這些設想都是頭腦風暴會議的成果,是與會人員想象力的結晶。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歡迎關注、收藏、分享~

你的任何想法,都能通過評論與我們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