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的是茶,喝的是信仰

選擇即自由。為心目中那款茶花費的每一分錢,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的信仰投票。

人很容易對已經到手的茶產生種種疑惑,卻極難對自己的信仰發出質疑——那樣豈不等於否定了自己?

有位喝茶多年的東北朋友,向來信奉“高價即高質”消費理念,常在一個“高端小眾”普洱茶品牌代理商處買茶。儘管每款茶都高出市場價一大截,他依然認為這錢花得值。幾年下來,不知不覺已砸進去數十萬元。

有次廠家組織茶山行,這位朋友心血來潮,隨代理商去了勐海。南糯山、賀開、老班章幾個山頭一路走下來,他不由對以往喝過的茶打了個問號:除了與寨子裡的茶口感差異巨大,原料報價的混亂也令他摸不著頭腦。更要緊的是,他看到廠家設在勐海的直營店裡,時不時有上門推銷原料的茶販子進出,從老闆與茶販子的熟悉程度判斷,應該有過不止一次交易。這個在北方的“高端小眾”品牌形象,瞬間在他心中崩塌了。

自此,這位朋友成了無量山的尋茶客,茶季再未到過勐海。

買的是茶,喝的是信仰

對於一個嗜茶之人來說,買什麼茶,買誰家的茶,很大程度上由個人的價值判斷決定。“高價即高質”是一種信仰,“質優價廉”也是一種信仰。古樹茶是一種信仰,老班章是一種信仰,“大師”茶也是一種信仰。信仰達到何種程度,意味著投入達到何種程度。一旦“高價”與“高質”的認知平衡被打破,首先疼痛的就是自己的荷包,繼之以品牌信仰的崩塌。這也算一種進步。

選擇即自由。為心目中那款茶花費的每一分錢,其實都是在為自己的信仰投票。

成功的品牌或茶商,無不從佔領茶客的心智開始,愛恨纏綿,難解難分,或近於道,或近於妖——既已達成的信仰極難被自我否定,終歸是茶客個人的選擇。

茶無止境,無論追求何種極致,總會存在各種侷限性。選擇此,意味著放棄彼,擁有即失去。關鍵是遵從自己的內心,不要輕易相信,也不要輕易否定。無信仰,不買茶。

為了“單株”,放棄森林,值得嗎?不值得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