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中海的帝國困獸——二戰義大利皇家海軍

關於二戰意大利軍隊的黑歷史層出不窮,但是實際上正史當中我們依然能看到這個野心恢復羅馬榮光的國家裡一些不錯戰績,意大利海軍的表現就是其中之一。

意大利皇家海軍(Regia Marina)成立於1861年,其中在二戰中有名的戰艦當然是維內託級,杜伊里奧級之類戰列艦,而綜合數據比較平衡的戰列艦維內託可以說在歐洲是非常優秀的主力艦了,在數據上381mm的主炮口徑並不算差,相比於10門裝365mm的喬治五世與8門裝380mm的黎塞留,不會遜色。最大航速30節依然高於喬治五世的29·2節,在防禦力上,正面與側舷可以在測試中經受16000米885公斤穿甲彈的攻擊,至少在這一點上,是不應該被稱為"紙板艦隊"的。此外諸如加富爾伯爵級戰列艦的一戰老戰艦依然堪用。

巡洋艦上意大利有七艘重型巡洋艦,多於同僚德國,輕型巡洋艦亦較多,單艦性能上或許不夠出色,但火力密集程度並不差。而驅逐艦則表現不盡人意。就此看意大利皇家海軍(以下簡稱RM)在裝備上並不寒酸,那麼作戰實踐中表現如何呢。

首先,RM在戰前準備上並不充分,最初設計用來對付法國,而且墨索里尼錯估了戰爭形式與進行速度,便倉促面對強大的老牌英國海軍(以下英國皇家海軍簡稱RN)的對決。在二戰地中海海戰初

地中海的帝國困獸——二戰意大利皇家海軍

期中,RM和RN進行了克里特島外海、馬塔潘角等等的戰鬥,總體上雖然對RM不利,可是並沒有落敗太多,並且也對英軍的補給造成了損失。至於著名的塔蘭託奇襲中,意大利損失了一戰後依然服役的加富爾戰列艦,並不能真正算上毀滅性打擊。可是RM的劣勢缺陷也是很明顯的,不僅是戰艦們

地中海的帝國困獸——二戰意大利皇家海軍

糟糕的水下防禦能力和不出色的放空火力,還有是缺乏雷達,儘管火控系統比較先進,但在面對擁有雷達的RN時,RM的炮戰戰果最大隻是由巡洋艦擊沉的300噸的魚雷艇。同時,戰術思想的落後和內部海軍空軍的分歧讓RM缺少有力的空軍支援。

在戰艦戰果上RM表現並不亮眼的另外一個原因也是"存在艦隊"戰術思想的結果。存在艦隊是來自西方海軍戰術理論的詞語,在這裡RM在意識到與RN的對抗中難佔優勢,便以此思路將艦隊駐留塔蘭託,使得英軍不得不加以防範,達到牽制作用,震懾英軍對馬耳他等地的進攻意圖。在塔蘭託奇襲後,RM不得不轉移基地以及出海作戰,被動的思維也讓RM不能佔優。

地中海的帝國困獸——二戰意大利皇家海軍

不過RM並未想象中"不思進取",比如他們開始建造兩艘航空母艦,儘管未能有效參與戰局,但至少反映了RM對海空戰術的思考。另外更不得不提的是RM的蛙人特種部隊。

運用蛙人襲擊對方戰艦,意大利人早在一戰之時就用蛙人炸沉奧匈帝國的"聯合力量"戰列艦。在二戰時,蛙人特種部隊奇襲英軍港口,讓英軍數艘戰艦負傷,成功為戰局拖延了大量時間,英國人更以此拍攝過電影《無聲的敵人》。還有的戰績自然是RM的魚雷艇擊沉曼徹斯特巡洋艦的戰果了。

綜上,裝備上並不落後的意大利人在戰術思維和雷達等高新科技上的落後讓他們不能一舉戰勝強大的英國海軍,但是我們依然不能否認在海戰方面他們的亮點和努力。

地中海的帝國困獸——二戰意大利皇家海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