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團常識|導遊領隊帶團急救知識寶典!

作為導遊領隊人員,帶團在外經常會遇到各種意外情況,但很多人對急救知識並沒有系統學習。

學習急救,在國內屬於很另類的存在,不少人會覺得,自己花錢花時間學習一項幫助別人的技能,是一個虧本生意。

而實際上,學會急救應該是人們基本的一種生活技能,一項希望永遠用不上的技能。

本文僅讓導遊領隊人員熟悉急救知識作為帶團日常備用,如沒有經過系統學習,請勿隨意使用,遇到緊急情況,應按照緊急預案處理。

現場急救,通常是指旁觀者或傷者自身在缺少醫療資源狀態下,能做出的傷情評估和急救措施。這些評估和措施應該要符合以下三大原則:

• 符合現代醫學原則

• 基於循證醫學證據

• 符合專家共識

對於一些沒有醫學根據的神奇“土法”,人們應該保持足夠警惕。而一些個別專家的個人經驗,也不足以大範圍向公眾推廣。

一、關於急救電話

作為普通公眾,學會如何撥打急救電話,在恰當的時機最快的獲取急救援助非常重要。國內大部分城市都是統一的急救號碼“120”,部分地區會略有不同。當你到達一個偏遠地區或者陌生國度,你應該提前有所準備,知道在突發疾病或意外傷害時,如何能獲得幫助。

撥通急救電話之後,你需要快速簡潔回覆調度員的以下問題:

1. 患者的姓名、性別、年齡

2. 患者最危重的病情,如昏迷、呼吸困難、胸前區劇痛、大出血等。

3. 發病現場的詳細地址,約定好等待急救車的詳細地點。

4. 彙報意外傷害的性質,如交通事故、火災、觸電、溺水等,傷者人數、嚴重程度,以決定派出醫護人員數量及急救資源。

5. 應快速完整回答調度員詢問,不要擅自掛斷電話。

6. 在等車時,準備好醫保卡、病歷等就醫物品,清理樓梯障礙物。

在打完電話之後,急救車往往需要10分鐘以上的時間才能到達現場,此時現場你需要做以下六大重要措施:

1. 確保自身安全,幫助傷者脫離危險環境。

2. 對所有昏迷但有呼吸的患者:給予穩定側臥位,禁止喂藥喂水。

3. 對於嚴重氣道異物梗阻:海姆立克手法

4. 無反應且無呼吸或僅瀕死喘息者(即心臟驟停):心肺復甦

5. 外傷大出血:壓迫止血

6. 所有可疑頭頸脊柱損傷者,不要隨意搬動。

二、關於環境安全評估與自我防護

在現場急救裡,我們遵循自我安全第一的原則,擯棄“捨己救人、奮不顧身”等違背現場急救原則的錯誤理念,自己安全才能更好的幫助他人。

幫助他人,應做必要的自我防護,例如戴手套、充分流水洗手、避免接觸傷者分泌物或血液。

三、傷者評估步驟與施救措施

1. 判斷傷者反應:拍肩,大聲喊叫。

2. 判斷呼吸:施救者俯身,觀察傷者胸腹部是否有起伏(呼吸運動)

3. 判斷脈搏:觸摸頸動脈是否有搏動,位置在喉結水平旁開2cm,在氣管與胸鎖乳突肌前緣的凹陷處(非醫護人員可以省略此步驟)

經以上評估之後,可得出三種情況

1. 有反應有呼吸:活著。評估是否需要撥打急救電話

2. 無反應有呼吸:活著。給予穩定側臥位,密切觀察呼吸、神志情況,禁止喂藥喂水,等待救援。

3. 無反應且無呼吸或僅瀕死喘息:心臟驟停,需心肺復甦。

四、穩定側臥位

此體位適用於不省人事的傷者(無反應,有呼吸)例如暈厥、昏迷、腦中風、嚴重醉酒等,以防止舌根後墜阻塞氣道或嘔吐物誤吸甚至窒息。

五、成人心肺復甦

心肺復甦是拯救心臟驟停的唯一技能。心臟驟停要想取得最佳存活效果,就需要將下列生存鏈貫徹實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