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朓:江南貴族的最後沒落

謝朓:江南貴族的最後沒落

老叫獸:別看昨天很風光。

小石君:明天就可能見不了光。

謝朓出生於名門謝家。

他“少好學,有美名,文章清麗”。

成年後“善草隸,長五言詩”。

按說這是個完美的富二代人生。

可惜,經歷了魏晉兩朝後,謝氏一門漸顯衰頹。

而南北朝是個流行政變的時代,貴族成了當時最危險的身份。

那時,骨肉相殘、親親相害都是稀鬆平常之事。

生在這樣的時代、這樣的門楣,導致謝朓一生都像驚弓之鳥。

他總想遠離殘酷混亂的現實,寄情于山水之間。

但揹負的姓氏,卻永遠不允許他輕鬆一分一秒。

魏晉滅亡,劉宋也走到了末日盡頭。

在新王朝南齊對前朝舊臣大開殺戒,謝家岌岌可危。

為了保存謝氏,謝脁的老爸想到了當朝紅人王敬則。

王敬則雖然當年是屠夫出身,但架不住人家幫皇帝蕭道成造反有功。

蕭道成死後,兒子齊武帝蕭賾對王敬更加尊重,把這位老前輩納入了常委的班子。

為了家族的前途,謝緯打破了貴族不與平民通婚的舊例,選擇王敬則的女兒做了兒媳婦。

王敬則當然樂於攀上名門望族。

雙方由此做成一筆政治聯姻的交易。

但是謝朓真的煩這些。

明帝建武二年,32歲的謝朓被外派任宣城太守。

那一年,在離開京城的路上,謝脁寫下著名的《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其中有一千古名句:餘霞散成綺,澄江靜如練。

白日西沉,餘霞燦爛,猶如一匹散開的錦緞;

極目遠眺,如絲如縷,清澈的大江飄向遠方;

彷彿一條明淨的白綢。

離開京城的政治漩渦,來到山清水秀的宣城。

對於謝朓來說,是天賜恩典。

在這裡,他寄情山水,和摯友蕭子良等八人相互唱和,飲酒作詩,號稱“竟陵八友”。

其流傳千古的名作,大多是這個時期所成。

謝脁在安徽宣城作了三年市長,沒幹別的,就修了一座叫“高齋”的樓閣,後人稱為“謝朓樓”。

所以謝朓又被後人稱為“謝宣城”。

老叫獸:嚴酷的政治生態。

小石君:扭曲人倫親情。

謝朓一心想逃入山水田園,卻奈何逃不脫命運的糾纏。

兩年後,謝朓從宣城任上回到京城,捲入了政治的漩渦。

當時,政變上位的蕭鸞,突然沒了安全感。

他將前朝皇帝蕭賾的所有後人誅殺淨盡。

謝朓目睹整個過程,簡直驚呆了。

而謝朓的岳父王敬則,成為了蕭鸞的心腹之患。

當初謝朓的父親選擇王敬則,是給謝家上保險。

沒想到,時間一久,權臣成了舊臣。

於是新帝想要換舊臣。

王敬則也深感大禍臨頭,預謀先下手為強。

於是舊臣想要換新帝。

而此時此刻,謝朓是徐州市委書記,手裡要人有人,要權有權。

千不該,萬不該,王敬則派五兒子來與小婿謝朓密談,讓其幫忙。

可是謝朓心裡壓根就厭煩這些東西:

人家只是想安靜的做個美男子,幹嘛一天到晚打打殺殺?

所以面對老丈人的請求,謝朓的內心很糾結。

但終於,他還是扣住了來人,去面見皇帝,為岳父請求開恩。

結果,老丈人王敬則聽說此事後,立刻起兵,最終兵敗被殺。

作為對謝朓告密的犒賞,蕭鸞擢升他為尚書吏部郎。

悔恨的謝朓屢次上疏辭讓,最後不得不違心就任。

就這樣,謝朓將岳丈告進了黃泉,然後後院起火了。

謝朓的妻子,咽不下這口氣。

她在家中懷揣尖刀,四處尋找謝朓,要謀殺親夫,替父報仇。

相見不如不見,否則刀子與你相見。

謝朓只好“惹不起,躲得起”,四處借宿,有家難回。

這事鬧的沸沸揚揚,讓謝朓的好基友沈約知道了。

這姓沈的老兄也真活學活用,微博發文偷掖他:“但恨今日刑于寡妻。”

眾人不解:啥?

沈約開始解釋:

“刑于寡妻”本出《詩經》。

“刑”通“型”字,作“榜樣”講。

這句話本指文王在妻子面前能起榜樣作用。

但現在謝朓老弟是真真正正的被妻子“刑罰”。

這麼解釋,沒毛病。

一時傳為笑談。

老叫獸:事情不是你想怎樣。

小石君:就能怎樣的。

造反的皇帝蕭鸞也短命。

他死後,兒子蕭寶卷繼位。

蕭寶卷是千古有名的昏君皇帝。

登基才幾月,京城百姓就惶惶不可終日。

當時的輔政大臣誰也架不住這麼個變態小皇帝。

隨著小皇帝慢慢危害人間的能力增強,其近親侍臣也開始琢磨怎麼廢掉他改立新帝。

很多人擁護的是蕭遙光。

蕭遙光年齡比較大,是蕭鸞遺詔任命的常委、中央辦公廳主任。

他看到蕭寶卷如此亂來,也有心自己做皇帝。

但是這件事需要宣傳。

大家一合計,就想到了文筆極好的謝脁。

而且謝朓當年在重大選擇上,選擇了大義滅親,忠於先帝,值得信賴。

於是蕭遙光派親信致意謝脁。

但謝脁又煩了:

還能不能讓人安靜會兒?

曾經我做了那麼大一個選擇,結果家裡雞飛狗跳。

這次我說啥也不管了。

幾天過去了,不見謝朓回答,蕭遙光就與其他大臣商量。

最後大家一致得出結論:謝朓沒反應,是我們給的碼太低。

於是蕭遙光下令,讓謝脁接管京城軍隊!

謝脁滿地打滾:你們特麼有完沒完!

最終,一煩之下,謝朓就跑去和蕭寶卷的舅舅劉暄吐槽。

但沒想到,這次真的不一樣。

國舅爺也已經煩死了小皇上。

謝朓離開之後,劉暄馬上告訴了蕭遙光。

蕭遙光本來想把謝朓調離中央去做個地方官,略施懲罰就行。

但另一位輔政大臣江祏堅決不同意。

他和謝朓早有積怨。

有一次,他去拜訪謝朓。

謝朓說寫了首好詩,胃口吊起來了,結果又不給他看。

這不是故意耍人嗎?

還有一次,謝朓參加宴會,見到江祏、江祀、劉渢、劉晏。

他活用左思《蜀都賦》的名句:今天好啊,出門“帶二江之雙流”。

劉渢、劉晏都是蕭遙光的親信,是“雙流”。

江祏、江祀都是小皇帝的表兄,是“二江”。

一句話得罪了四個人,還都是權貴。

於是謝朓入獄,然後被梟首。

《南史》記載謝脁臨終的嘆息是:

天道其不可昧乎?吾雖不殺王公,王公因我而死。

就是說,雖然我沒有親手殺了老丈人,但畢竟也是因我而死。

也就是說,謝朓到死心中還在愧疚此事。

謝朓:我當時只是很傻很天真,真的不是有意的。

謝朓的另一個朋友蕭衍,後來顛覆了南齊,自己建立梁朝。

蕭衍稱帝后,對謝朓的詩追慕不已,他常說一句口頭禪:

“不讀謝詩三日,便覺口臭。”

三十多歲的謝朓死後,整整一百多年裡,中國再沒有出過一個像樣的詩人。

當時,中國詩壇大致可分兩大門派——山水派和宮廷派。

謝朓是山水派的掌門人,是最後一位撐場面的高手。

他一死,山水派一門絕學再無傳人。

宮廷詩一統江湖,開始肆意妄為。

一代詩人,就這樣黯然退場。

老叫獸:如果能重生。

小石君:我願作謝朓。

李白一生都很崇拜謝朓。

三百年後,一個萬籟俱寂的秋夜。

月光如水,白露垂珠,同樣的大江,空濛的夜色。

西樓上徘徊著李白的身影,靜謐的夜空中傳來了低吟:

解道澄江淨如練,

令人長憶謝玄暉。

眾所周知,豪邁超群的李白是個傲嬌,入他老人家法眼的並不多。

但他無時無刻不在碎碎念:我真的真的十分崇拜謝朓。

謝朓的詩,以其清新俊逸和直抒懷抱的風格,俘獲了李白的心。

李白對謝朓推崇到無以復加,以至於打出“白紵青山魂魄在,一生低首謝宣城”的響亮廣告詞。

作為謝朓的骨灰粉、死忠粉,李白也常常考慮:

如何進一步的粉謝朓?

想來想去:當然還是去找愛豆拍過照的地方合影咯!

安史之亂前夕,李白兩次來到宣州。

他登上謝朓樓,把酒臨風,懷念偶像,寫下名作《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雲》: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還有一首《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風懷謝公?

在李白的詩中,直接提到謝宣城的至少有十五首。

而他死前的遺囑是:

你們都別攔我!我要葬於青山,和自己一生崇拜的詩人成為異代鄰居。

李白去世後,好友的兒子、宣歙觀察史範傳正滿足了他的遺願。

他們將李白的墓遷至青山,與“謝公宅”毗鄰。

兩位詩人,從此化為青山一景。

小貼士:

謝朓,字玄暉,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人。母親是宋武帝劉駿的女兒長城公主,“竟陵八友”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