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訪烏拉特前旗洪災安置點:3餐有肉有菜災民重建家園有信心

正北方網訊(內蒙古日報社融媒體記者梅剛) 3餐有肉有菜,晚上有地方住,頭疼腦熱有醫生看……此次洪災巴彥淖爾市多處農田被淹、房屋損毀,當地設立多個受災安置點,緊急轉移安置2萬多人。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7月27日,記者探訪了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紅明村抗洪安置點。紅明村位於大佘太鎮西北部,集中安置點就設在村委會廣場上。放眼望去,2畝大的廣場被一排排寫著“民政救災”的藍色帳篷佔據。

安置點為400多村民提供“新家”

“帳篷房可以住4個人,晚上蓋的被褥都是新的。”62歲的南昌村村民田金玉告訴記者,村裡住的平房在洪水中垮掉了,從7月19日政府就安排我們住在紅明村,發了新的被褥,還集中給大家提供飯菜。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在紅明村抗洪安置點,像田金玉這樣在洪水中失掉房屋或家中被淹的村民有400多人,分住在128個帳篷和村委會辦公樓裡。

此次洪災烏拉特前旗多個村莊被淹,當地啟動應急預案,將8000多名受災群眾轉移到紅明村、馬堡子村等未受災地區。紅明村作為南昌村受災群眾安置點,集中為受災群眾提供食宿等救助。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7月27日中午,記者在紅明村村委會廣場看到,這裡已經搭起了128個藍色救災帳篷,可安置受災群眾400多人。

田金玉種了100多畝葵花,此次洪災房屋受損,一家6口人住在安置點。記者在紅明村村委會辦公樓裡看到,200多平米的村民活動室擺放著30多張摺疊床,床上鋪著藍綠色的新被褥。村民魯霞帶著父母住在這裡。她家的房屋被淹,丈夫又在外打工。“感謝政府給我們提供一個臨時的家。”

安置就餐點一日三餐有肉有菜

紅明村安置點有兩個就餐食堂,村民劉要飛和霍連雲免費提供食堂使用外,還分別帶領紅明村30多名志願者為災民義務做飯。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當天中午,就餐點提供的午飯是豬尾骨燴菜,晚上有雞蛋和稀粥。魯霞說,“一日三餐有肉有菜,味道可口。”

烏拉特前旗大佘太鎮黨委副書記孫銳是紅明村抗洪安置組組長,他介紹說,安置點會保障受災群眾實現“五有”,即有飯吃、有衣穿、有水喝、有房住、有病能醫。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安置點受災群眾的每日食宿,都是由政府免費供應的。村委會廣場還支起了多頂帳篷,當地醫院、衛生防疫的醫生和工作人員在此駐點值守。防疫部門每天對安置點進行消毒,並專門收集垃圾集中處理。工商食藥部門每天對食材進行監控,保證受災群眾就餐安全。消防部門還安排消防水車,為受災群眾提供生活用水。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烏拉特前旗蒙中醫院副院長劉永軍說:“針對易發生的常見病,安置點都準備了急救藥品。”

受災村民重建家園有信心

當天中午,魯引軍在南昌村救災後回到安置點吃飯。此次洪災將其房屋沖垮、百畝莊稼被淹,損失10多萬元。險情發生前,魯引軍迅速加入搶險突擊隊,幫助撤離近千名村民。洪災過後,他隨村民來到安置點,堅持當義工,參與村民房屋修建。

田金玉看到魯引軍幫助村民救災,曾經勸他組織人手搶運自家地裡的莊稼。魯引軍卻說:“自己受災已成必然,倒不如抓緊時間幫助其他村民,將受災損失降到最低。”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在紅明村抗洪安置點,孫銳24小時堅守。“我們全力滿足災民需求,一些村民地被淹了,顆粒無收,我們進行安慰和心理疏導。”

孫銳不願談及在救災中所付出的努力。只是平淡地說:“從安置點建成到現在,受災村民對吃住都比較滿意,安置人員也安安全全的,這是我們應該做的工作。”

探访乌拉特前旗洪灾安置点:3餐有肉有菜灾民重建家园有信心

白天回村參與救災,晚上有熱乎的飯菜,這讓田金玉等受災村民很欣慰。他說:“人安全是最大的福氣,我們有信心重建好家園。”

目前,烏拉特前旗正在抓緊抽排被淹村莊的洪水,緊急修復被沖毀的公路,爭取讓受災群眾早日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