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醫第一人」張錫純,一方巧妙對付糖尿病!

消渴,即西醫所謂的糖尿病,是以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糖尿病是一個慢性消耗性疾病,疾病本身非常的裸黏,對於這樣一個難纏的疾病,它基本上沒有遇見過對手!

消渴的病名首見於《素問•奇病論》,該書提出了引起消渴的病因及病機;其後《金匱要略》又對消渴病專篇論述,並提出了最早的治療方藥——白虎加人參湯、腎氣丸!而再往後推,《證治準繩》在前人論述的基礎之上又規範了消渴病的臨床分類(上消、中消、下消):“渴而多飲為上消(經謂膈消),消谷善飢為中消(經謂消中),渴而便數為下消(經謂腎消)”。

“近代中醫第一人”張錫純,一方巧妙對付糖尿病!

1.治上消

所謂上消,表現為口乾舌燥,飲水不能解渴,這是因為心移熱於肺,或者是肺金本體自熱不能生水,而治療上消的第一步曲是:白虎加人參湯!

2.治中消

所謂中消,表現為多食猶飢,這是脾胃蘊有實熱的緣故,所以治中消的第二步曲是:調胃承氣湯。

3.治下消

所謂下消,按醫家張錫純的話說“謂飲一斗溲亦一斗”,就是說,凡是臨床上糖尿病病患在下消的,一般來說,喝了多少就得出多少,這是由於相火虛衰、腎關不固所導致的,所以治下消的第三步曲是:八味腎氣丸!

方書治療消渴且有三步曲之法,而醫家張錫純在前人的臨證治療的經驗上卻得出了“一步”治療消渴的方子!“近代中醫第一人”張錫純說:“消渴之證,多由於元氣不升”,所以醫家張錫純用玉液湯升元氣以止渴也。

“近代中醫第一人”張錫純,一方巧妙對付糖尿病!

玉液湯組方之藥分別是生山藥、生黃芪、生雞內金、知母、葛根、五味子、天花粉,一共由這七味中藥組合而成!

方中以黃芪為主藥,葛根助黃芪而升元氣,佐以山藥、知母、天花粉以大滋真陰,使陽升而陰應,三藥合用按張錫純的話說就是:“自有云行雨施之妙也!”而用生雞內金,是因消渴病尿中含有糖質,用雞內金意在健脾強胃,化飲食中的糖分為津液;用五味則是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腎關,不至水飲急趨於下也。

事實上,消渴的治療遠不是三步曲或是張錫純的一方就能夠完勝的,在臨證的治療過程當中必須依靠病人的實際情況辨證論治,除了以上四方以外,還有升陷湯、四君子湯、蒼柏二妙散、丹溪越鞠丸等等可對治消渴,另外,醫家們通常隨病人病證的情況,多有臨證加減。

“近代中醫第一人”張錫純,一方巧妙對付糖尿病!

醫家張錫純在臨證處方的時候多效《金匱要略》之方,而從其臨床實踐上,張錫純指出,“此有宜古宜今之不同者,因其證之涼熱與其資稟之虛實不同耳”!所以,對於消渴的臨證處方上面多有變動,但不論其如何變動,都必須要謹記其基本病機(陰虛為本、燥熱為表)及治療原則(清熱潤燥、養陰生津)!

儘管糖尿病是一個不好治療的疾病,但大家要是想要戰勝它,除了用藥以外,還得遵從另外一個原則:“管住嘴、邁開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