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路中國》探尋中國巨變、劇變里的小人物

這是一篇關於《尋路中國》的書評,並且強烈推薦此書給大家。

全文閱讀大約需要4分鐘

五一期間讀完彼得·海斯勒《尋路中國》這本書,有一種感覺:就是自己好久沒讀到好書了。

《尋路中國》探尋中國鉅變、劇變裡的小人物

尋路中國

《尋路中國》探尋中國鉅變、劇變裡的小人物

一個美國人眼中的中國 矛盾而又和諧 貧窮而又富有 渺小而又龐大。

讀完他的書,總是想問自己:你有多長時間沒有觀察和關心過周遭的環境,以及每天擦肩而過的人們?,很強的畫面感。他寫的故事很普通但非常有代表性,相信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找到自己家鄉、親友的影子,西方人完全不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經歷,會使他們在看待國人已經習以為常的事物時,產生不一樣的想法。

從 1996 至 2007,個處於世紀之交的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關鍵的時期之一。正是在這十年中,中國經濟實現了騰飛,中國對外部世界的影響力開始增大。此時,中國鉅變的推動者變成了普通人——走向城市的農民、邊學邊乾的企業家,他們的能量與決心是過去這十年中的決定因素。

《尋路中國》探尋中國鉅變、劇變裡的小人物

這十幾年中,既有拿出三分之一的薪水用來買彩票的工人,因為在中國,國營的福利彩票為社會事業提供資金支持,但很多買彩票的工人的貢獻遠超於自己享有的福利!

《尋路中國》探尋中國鉅變、劇變裡的小人物

也有大批進城務工的農民,對許多沒讀過多少書的進城務工女性而言,幹什麼工作全憑長相而定。長得端莊的女孩子,多半會在理髮店或者餐館找到活;長相一般的,就只能當服務員,或者進工廠當工人,對於長得好看的女子來說,找工作要容易的多。

尤其在四五十歲那代人中,很多人的履歷都有不同於尋常之處,工作的調整之間缺乏關聯,職業的轉換常常出人意料。但是,真正有意思的還是前進的軌跡,而不是某些具體的步子,從炸藥到坦克,再到銀行,最後到經濟開發區,何嘗不是一種進步呢?

其中,書中還談到這麼幾個觀點:等到人們真正向政府求助時,那通常是走投無路的標誌。

拆遷問題,這樣的制度竟然運作良好,它不一定非要取悅於人,而且肯定沒有絕對的公平,可卻非常管用。政府很精明,他們不會把所有的人安置在一個地方。

在農村,也就是濫用權力最嚴重的地方,有能耐的人往往都會外出務工。如果某個有能耐的人碰巧在家裡沒有出去—就是三岔村的魏子淇那樣的人,而且又是中國黨員,他最後也很可能會被網入權力結構中,也因為這一點,這樣的體系才顯得十分管用:比比皆是的施壓閥能夠把那些具有潛在危險的人的精力分散到各個方向上。

而在金融危機面前,中國似乎比世界上任何地方都能夠更好地抵禦這場危機。他們沒有遇到美國那麼普遍的房產抵押問題,因為信用消費對中國人來說很難獲取。借款屬於私人行為,得不到國家的支持。銀行沒有損失什麼,損失失利的只是些普通百姓。在中國,整個國家的崛起很大程度上依靠的是外來務工人員和中小創業者的積極性,而這些私人投資者正好充當了抵禦金融危機的緩衝器。他們在心理上已經做好了應對經濟衰退壓力的準備:大家見慣了動盪和艱難時世,心裡都很清楚,機遇總會有來有往。

農民,雖然並不富有,文化不高,但是請不要忘記,作為共和國的基石,現代化的進程中,他們付出的最多,得到的最少。而在農村,似乎是沒有時間概念的,在這個安靜的地方,農民們會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地遵循著固定的循環:耕種,收穫;耕種,收穫。但現在,一塊塊農田正在被向外擴展的工業園區替代。今後,農民也會把時間當回事,將是商人們那種分秒必爭的時間觀念。

《尋路中國》探尋中國鉅變、劇變裡的小人物

這本書的最大的價值在於,記錄了某些事實,提供了另一個價值觀下的旁觀者角度。所謂“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劇變和鉅變的國度裡。只有普通人的變化最能反映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裡中國的制度。鄉間道路、高速公路將億萬中國人帶到不同的地方將農民的土地與老式生活狀態徹底瓦解與割裂。

對於書中記錄的很多問題,作者確實不能夠指出一個出路,但作為“尋路者”,他沒有武斷地將中國的整體發展的異化怪罪到任何人頭上。政府和體制是一方面,中國非理性的現狀並不是某一個確切的原因在作祟,而每一個個體,不單是結果的承受者,也是這個結果的製造者。在工廠這一部分,一個希望找到外國媒體曝光自己受到不公正待遇的生意人—他被迫搬遷卻沒有得到公平的補償,便以大壩的融資有嚴重問題為由與政府做著鬥爭—同時又在搬遷新鎮的工地裡做生意並獲得利益。這與我們每一個人的處境何其相似:萬千畢業生一遍痛罵政府腐敗,一邊自發組成了國考大軍;高知精英們一面鄙視別人是沒有良知的知識分子,一面尋找各種機會上位以博取個人利益;國企員工一面抱怨體制僵化,上升渠道狹窄,階層板結,一面在穩定的結構中失去了創造力和進取心;連本該是清淨之地佛門,出家人也一手手持經書唸經,一手收著香火錢辦公司。這種情形,司空見慣。書中的城裡人振振有詞地辯論應該如何行車更文明,一旦上了路就和別人一樣刁鑽地衝撞。理由很充分:不野蠻一點,在城裡是開不走車的。

《尋路中國》探尋中國鉅變、劇變裡的小人物

而解決這些問題的關鍵無疑是經濟,對大多數人而言,當利益不再是唯一的追求目標和唯一的衡量標準的時候,問題便有了解決的可能。正如校長林建華在致歉信中所說的,焦慮和質疑並不能創造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