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常見的可以致殘、致命的嚴重疾病,其死亡率僅次於惡性腫瘤。我國每年新增腦卒中患者超過15075人,有超過100萬人死於腦卒中。更為嚴重的是,存活下來的腦卒中患者中約有75%不同程度的喪失勞動能力,重度殘疾者佔40%以上。

司阿姨患有高血壓,一直吃降壓藥,血壓基本穩定。但是昨天早上她卻突然暈倒了,緊急送到醫院檢查,醫生說是急性腦卒中。本期健康科普堂邀請瀋陽急救中心瀋河分中心主任李峰就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話題與市民朋友聊一聊。

一、急性腦卒中的概念及臨床症狀

急性腦卒中又稱急性腦血管病,是在日常生活中常見、多發性腦血管病,一般分為兩大類:一類稱為出血性卒中,就是人們常說的腦出血或腦溢血,蛛網膜下腔出血也屬於這一類。出血性卒中的原因多為高血壓、顱內動脈瘤或血管畸形破裂引起,這類卒中的佔腦卒中的40%左右;另一類就是缺血性卒中,腦血栓形成、腦栓塞都屬於此類。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缺血性卒中是由於腦部動脈血管本身的硬化、狹窄,逐漸發展為阻塞;也可由心臟部位的栓子脫落後順血流到腦內血管時阻塞:從而造成該部腦血流供應中斷,腦組織缺氧或壞死,這類卒中約佔總60%。 還有一種特殊的類型叫做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也叫一過性腦缺血發作,俗稱小中風或小卒中。雖然它也屬於卒中的範疇,但由於腦缺血是暫時的,沒有形成完全性的血管堵塞,一般可在24小時內恢復正常。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臨床可見缺血性腦卒中往往發病慢,症狀不明顯,但出血性卒中病情發展迅速,病人症狀重,進展快,多危及生命。主要症狀如下:

①多發生於45~70歲的病人,94.9%病人有高血壓史;

②多半在活動中或情緒激動時發病;

③起病急、進展快、常以分鐘計,2小時內達高峰;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④剛發病時常有頭痛、嘔吐,據統計50%~70%病人有嘔吐,是判斷意識障礙病人有無顱內壓增高的重要標誌;

⑤意識障礙80%~90%,程度不等,意識障礙越深,預後越差;

⑥抽搐約佔18%,二便失禁也不少見;

⑦可突發失明;

⑧頭顱CT掃描檢查,早期就可顯示出血灶的高密度區以及腦室的佔位效應,對確診的幫助很大,但也可見到梗塞後出血的患者。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二、急性腦卒中處理和防治

1.發現腦卒中第一時間撥叫120,而後評估生命體徵,確保氣道、呼吸和循環穩定。昏迷患者往往存在舌後墜,堵塞上呼吸道,在第一時間需要將患者口腔打開,解除舌後墜,通暢呼吸道。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2.對現場有癲癇、抽搐的患者,需要防止舌咬傷出血造成的窒息,要用紗布或者毛巾放入牙齒間,防止出血。

3.評估吞嚥功能並預防誤吸,吞嚥功能障礙是腦卒中後常見症狀,是導致吸入性肺炎的主要危險因素。預防急性腦卒中患者誤吸的措施包括最初保持的禁食狀態,禁止在急性發作期間予以喝水,吞服口服藥物。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4.急性腦卒中患者往往因顱內壓升高會出現噁心嘔吐現象,口腔內存在嘔吐物,家人應第一時間清除其口內異物,保持呼吸道通暢,防止誤吸導致吸入肺炎發生,此類患者推薦保持頭部位於正中位置並與身體呈直線以及將床頭抬高至30度,頭部偏向一側。

5.對於被推遲發現的腦卒中患者出現的局部壓瘡,應在第一時間解除,腦卒中患者被發現有病時,存在俯臥在地上,也有的倒在衛生間內,長時間的局部壓迫可以導致壓瘡出現或者肢體血運不良,這類患者被發現後,應當給與平臥位,頭部偏向一側。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6.對於吸菸飲酒、肥胖、年齡增長、飲食等多種因素引起腦血管病變。此類患者應注意避免酗酒吸菸、高脂高糖意識,避免暴躁衝動、劇烈運動。

7.控制血壓,口服降壓藥,有條件的每日監測血壓,控制血糖,建立健康飲食習慣。

8.注意腦卒中的先兆現象:部分卒中患者發作前常有血壓升高、波動,頭痛頭暈、手腳麻木無力等先兆,發現此類情況要儘早控制。

9.有效控制短暫性腦缺血表現,如有發生應讓其安靜休息,並積極治療。

10.注意氣象因素影響:季節和氣候變化會使高血壓患者,情緒不穩定,血壓波動,誘發卒中。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本期專家】

李峰,瀋陽急救中心瀋河分中心站長,醫學碩士,主任醫師。瀋陽市健康教育專家庫專家、市健康教育講師團成員。從事急診急救專業十餘年,有具有豐富的臨床經驗,熟練掌握急診急救各項技術操作,擔任BLS急救導師。

健康科普堂|急性腦卒中的急救與防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