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前召見隆科多,爲什麼要宣讀兩道詔書呢?

康熙臨終前召見隆科多的目的其實是託孤,讓隆科多來宣讀傳位詔書。為了籠絡隆科多,康熙故意下了兩道意義截然不同的詔書。我們可以從這兩道詔書的內容來解讀康熙的帝王心術。一生一死兩道詔書。康熙這兩道詔書,第一道是譴責隆科多勾結皇八子胤禩,皇十四子胤禵圖謀不軌,謀求非分恩榮,立即賜死。張廷玉唸完這道詔書,把隆科多嚇得魂飛魄散,連忙喊怨叫屈,康熙明察。

《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前召見隆科多,為什麼要宣讀兩道詔書呢?

隆科多究竟有沒有勾結胤禩?當然是有的。隆科多一向於胤禩等八爺黨來往密切,以至於當他的六叔佟國維讓他去燒四爺、十三爺的冷灶時,隆科多當即表示不服,憑什麼你來燒熱灶,我去燒冷灶。這裡的熱灶冷灶就代表著皇位繼承人的熱門與冷門人選。

但為了活命,隆科多當然矢口否認勾結胤禩,說八阿哥雖然多次籠絡他,但他們確實沒有越格交往,請康熙明察。隆科多的話讓康熙吃了顆定心丸,隆科多這番話說明他還沒有與胤禩勾結得很深,還可以施恩籠絡。於是康熙讓張廷玉宣讀第二道詔書。

《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前召見隆科多,為什麼要宣讀兩道詔書呢?

第二道詔書的內容與第一道截然相反,進封隆科多為領侍衛內大臣,上書房大臣,加太子太保銜,賜爵一等公。隆科多聽完詔書後頓時心花怒放,磕頭叩謝天恩。

常言道:君無戲言,可這次康熙非常反常,不但同時宣讀兩份意義截然相反的詔書,還讓張廷玉保管著賜死的詔書,一旦發現隆科多與胤禩等人勾結,詔書便立即生效,代天行誅,除掉隆科多。康熙為什麼要這樣做呢?

《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前召見隆科多,為什麼要宣讀兩道詔書呢?

因為康熙自知命不久矣,在皇位交替的關鍵時刻,隆科多擔任的九門提督一職至關重要,大家還記得《康熙王朝》裡頭誅殺鰲拜那一段吧,當時的九門提督吳六一率領人馬殺入宮廷,粉碎了班布爾善密謀弒君篡位的企圖。康熙當時為了收買吳六一煞費苦心,先釋放安頓吳六一的恩人,又親賜手諭給他,可見九門提督的重要性。九門提督又稱步軍統領,下轄2萬餘人,管理著京城九門防務和城內治安,是京城周圍除豐臺大營外軍權最重的職務。

《雍正王朝》中康熙駕崩前召見隆科多,為什麼要宣讀兩道詔書呢?

康熙兩道詔書一下,只要隆科多還不想死,那就只能乖乖地服從工作安排,宣讀傳位詔書,輔佐新皇登基。只用了兩道詔書就擺平了京城內的防務問題,還讓隆科多感激的涕淚交流,這不得不佩服康熙的帝王心術委實高明,既深刻的體察了人情世故,又讓人捉摸不透真正的意圖,恰到好處的應驗了“天威難測”這句老話。

歡迎各位小夥伴在下方留言討論,想要了解某方面歷史也請留言,小七定會一一拜讀,想要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小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