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一個惡霸,目不識丁,被人所瞧不起,不到兩年就上了二品大員

常言道:“浪子回頭金不換。”在歷史上曾經有不少這樣的事情發生、最人盡皆知的那就是周處了,他仗著自己武功的高強,一向在村子裡面四處作惡,被當地的百姓稱之為三害之一,而且還是三害之首,危險程度居然高於老虎和蛟龍這兩害。

清代一個惡霸,目不識丁,被人所瞧不起,不到兩年就上了二品大員

周處後來殺了老虎,斬了蛟龍,徹底改過自新,參軍入伍。最後,他英勇地在戰場上死去,成為歷史上的偉人。在清朝也有一個人,他的故事和周處很相似,也是一個流氓,大家都討厭他,但是後來他卻悔悟了,成了朝廷的官吏,他便是晚清的張曜。

他的祖上雖然一直都生活在浙江上虞,但他卻是在吳江同里長大的。他年輕的時候,也是武功高強,但他卻沒有一個正經營生,而且也沒什麼文化不認識字。每天放蕩不羈,經常在他的家鄉作惡,所以臭名昭著,成為每個人都看不起的流氓,每個人看到他都會趕緊躲藏。

他的惡行都被史書給記載上了,可以看到當時他的名聲有多糟糕。如果他繼續這樣下去,他的人生也就被毀了,也許他可能哪天犯下了重罪,被抓去斬首示眾了。

清代一個惡霸,目不識丁,被人所瞧不起,不到兩年就上了二品大員

這時他的一個親戚看不下去了,決定把他拉回正道。他的這個親戚陳某,是他的長輩,史料上沒有他的名字。陳某曾在他任性的時候,當眾狠狠地打了他幾下,並狠狠地訓斥了他。張曜過去常都是用鼻孔看人的,他怎麼能受的了這種待遇,但陳某是他的長輩,他無法回手,只好泱泱地離開。

被打的張曜感觸很大,他深思熟慮後,覺得自己不能那麼任性,不然他的一生都混不出什麼成就。他也為自己以前的表現敢帶遺憾,決定重新做人。

然後他便離開了家鄉,去外地投靠他的姑父蒯某了。蒯某是河南的知府,可以說很有來頭。但他認為張曜在年輕的時候就是個小混混,非常鄙視他。只是因為親戚的關係,才讓他做了一個小兵吏,每個月只給他幾兩銀子來維持生活。

但是張曜塊頭很大,胃口更大,一頓飯吃幾個人的食物,所以每天在官府里根本吃不飽,不得不到街上買食物吃,但一個月幾兩銀,根本不夠花,所以他也過著非常貧窮的生活。因此,他也是衣衫襤褸,他也決心改變這種情況。

清代一個惡霸,目不識丁,被人所瞧不起,不到兩年就上了二品大員

當時,清代腐敗,太平天國起義。政府命令所有地方戒嚴。各地鄉紳也開始組建隊伍。當時,張曜所在地區的鄉紳隊伍中,缺乏一個教頭。張曜便主動申請任職。

他的姑父蒯某也欣然答應了。他也從那時起成為當地的教頭。後來他率領軍隊,駐紮在城外。沒多久一直敗逃的捻軍來到了這裡。。當他聽到這個消息時,馬上帶領軍隊進攻,贏得了勝利。捻軍也只能從這裡撤退。

那時僧格林沁還待人來救援,張曜就跪在路邊迎接他。他聽說張曜率領他的部下擊敗了捻軍,喜出望外,授予張曜一個五品頂戴。還把張曜收到麾下。張曜也正是在僧格林沁的保舉下,不到兩年就從一個小兵,升到了二品大員。

在不到兩年的時間裡,他就從當地的一個惡棍變成了一個大官。但他政治生涯並非一帆風順,他得罪了一個叫劉劉毓楠的人。此人後來還彈劾張曜是一個目不識丁的文盲,沒有資格擔任布政使。結果張曜還因此被調職。

清代一個惡霸,目不識丁,被人所瞧不起,不到兩年就上了二品大員

他雖然沒有降級,但也感到羞辱。之後他多次立下戰功,在西北地區也幫助左宗棠恢復新疆,被提升為提督,後來他還得到皇帝的信任。之後還去山東救濟災民,人民對他十分的擁戴。

張曜被稱作文盲以來,就把此事當做羞辱。他還專門請來老師教他、刻苦學習、文化素質有了很大的提高,字也寫得很好。他還刻了一個“文盲”印章,隨身攜帶以激勵自己。而劉毓楠後來十分的落魄,張曜沒有積怨,每年都給他一大筆錢,讓他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