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口赤城:環京城市羣協同發展下的新機遇

隨著京津冀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張家口迅速崛起成為環京城市群中的價值熱土。在京津冀“一核、雙城、三軸、四區、多節點”為骨架的空間佈局裡,張家口屬於“四區”中的冀西北部生態涵養區,區域內的自然、人文及旅遊資源豐富。北京聯合張家口成功申辦2022年冬奧會之後,張家口崇禮備受各界關注,而同樣地處張家口並與崇禮相鄰的赤城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歷史發展機遇。

張家口赤城:環京城市群協同發展下的新機遇

赤城位於河北省西北部,張家口東部,是內蒙古高原到華北平原的過渡地帶,與北京山水相依,是河北省14個環京縣之一,至北京中心城區的直線距離為110公里,是連接京津冀蒙的交通紐帶,與北京接壤150多公里,被譽為“首都北大門,北京後花園”。赤城依靠其獨特的區位優勢和稀缺的生態資源,構建獨具特色的產業集群,為環京城市群的經濟增長貢獻著不可小覷的力量。

赤城的經濟結構正逐年優化。 據官方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年,赤城地區生產總值完成67億元,其中:一產增加值25.8億元,二產增加值19.2億元,三產增加值22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為38:29:33。赤城經濟發展由高速度向高質量轉變。

張家口赤城:環京城市群協同發展下的新機遇

從區位來看,赤城是京北的重要樞紐與中轉之一。2015年,張唐鐵路建成通車,成為我國東西客貨兩運主要幹線和出海通道;2016年,延崇高速開工建設,是2022年冬奧會期間賽場之間轉換的主通道,通車後從張家口到北京的路程時間僅需1個小時;2019年,京張高鐵將竣工開通,北京至張家口的路程時間將縮短至50分鐘。房產和旅遊等產業的發展都會受到積極的影響。

以水源涵養功能區和生態環境支撐區為定位的赤城,在生態維護和綠色發展方面表現不俗。先後實施了京津風沙源治理、21世紀首水、京冀生態水源保護林、退耕還林等生態工程,新增造林276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57.57%,躍居張家口市第一位。赤城的空氣質量寄極優,PM2.5平均濃度31微克/立方米,處於河北省前列。

張家口赤城:環京城市群協同發展下的新機遇

赤城正大力推動文化、生態、旅遊等資源的深度融合。目前,赤城旅遊資源單體共有85處,涵蓋了地貌景觀、水域風光、生物景觀、氣象景觀、建築與設施、遺址遺蹟、旅遊商品、人文活動等八大類型。並結合自身優勢發展高端休閒旅遊業,引進了一批生態旅遊項目,包括新雪國旅遊度假區項目、海陀小鎮旅遊度假區項目以及黑龍山文化生態旅遊項目。

其中新雪國旅遊度假項目規劃面積116平方公里。據悉,新雪國正以“滑雪”、“航空”、“醫療”、“教育”四顆種子為核心,積極促進發展金融、科技、文化、藝術等產業,規劃用10-15年時間種植一個以四季居旅為特色的城市典範。

赤城作為環京城市群的一員,正以驚人的速度向前邁進,積極促進首都經濟圈的的健康發展。未來赤城定將創造出更多的可能性,成為環京城市群中獨具價值的潛力股。


分享到:


相關文章: